中国畜牧人会议

【听课笔记】陈代文教授:猪饲料玉米豆粕减量原理及技术要点

畜牧编辑 2024-10-09 11:36 404 编辑 删除
  
  

  9月11-12日,由重庆市饲料工业协会、四川省饲料工业协会联合主办的第首届(2024)川渝饲料科技论坛在重庆举行。


  受大会主办方授权,现分享由成都大帝汉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技术服务部李思勉、祁海云现场整理的会议听课笔记完整版。


  猪饲料玉米豆粕减量原理及技术要点


  陈代文 四川农业大学 教授


  一、背景


  1.总体思路:


  新发展理念,大食物观,提质提效,开源增料


  2.开源增料:


  (1)微生物菌体蛋白:到2025年,新批准1-2种新产品


  (2)餐桌剩余食物:20个以上大中城市开展试点


  (3)优质饲草:2025年,全国优质饲草产量达到9800万吨


  3.技术路径:


  (1)原料改造:生物发酵、高温处理、酶解、原料营养价值参数


  (2)饲料加工:精细加工技术、加工设备核心部件创制、加工特性参数


  (3)饲料配制:精准配制技术、低蛋白日粮、辅助酶制剂、营养代谢调控


  4.行动目标:


  2022年——2025年,豆粕占比14.5%降至13%,年降低豆粕:150万吨


  二、营养学原理


  1.营养结构平衡原理


  (1)传统营养平衡:营养素平衡;现代营养平衡:营养结构平衡


  (2)营养结构平衡:营养素、营养源、营养水平、添加剂四大要素之间的数量平衡及其消化吸收转运和利用速率的同步性


  (3)结构平衡参数:三大参数:饲料化学参数、饲料消化吸收利用动力学参数、精准营养需求参数


  (4)基本特征:动态性、条件性、相对性,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2.营养结构


  (1)四大营养要素之间的数量平衡


  (2)营养素消化释放与转运的同步性


  (3)肌肉蛋白合成时养分供应的同步性


  3.如何实现结构平衡


  (1)原料多样化


  (2)消化利用同步化


  (3)动物生理适配度


  (4)加工、配制、调制


  (5)补短板,去长板


  三、饲料学原理


  1.饲料生物学价值数据库


  (1)化学数据库(组成/结构)


  (2)营养价值数据库


  (3)非营养价值数据厗


  (4)抗营养价值数据库


  2.饲料组成及结构复杂


  3.碳水化合物:最复杂,最重要


  四、动物消化吸收原理


  饲料化学、养分消化动力学、养分转运释放利用同步性、ANF抗营养性


  五、经济学原理


  1.养猪效益:


  (1)技术:全群F/G


  (2)市场:猪料比


  (3)饲料利用率G/F*猪料比*60%>1或饲料利用率G/F *猪料比>1.7


  (4)评估减量替代的指标:单位增重饲料成本=饲料消耗量*饲料单价/体增重


  (5)是否减替/ 减替多少:取决于市场和技术,必要时可牺牲F/G,放慢生长速度


  六、技术要点


  1.低蛋白玉米豆粕饲粮配制技术要点


  (1)降低饲粮蛋白水平2—4个百分点,降1个百分点可降2.5—3个百分点豆粕;


  (2)采样SID体系,平衡氨基酸,增加氨基酸添加量(3-5%);


  (3)增加快消化淀粉,保持与氨基酸同步吸收;


  (4)采样净能体系,适度降低目标净能(50-80Kcal/kg),防止胴体变肥;


  (5)合理使用饲料添加剂(酶制剂,微生态制剂,维生素)。


  2.杂粮杂粕饲粮配制技术要点


  (1)饲粮多元化,控制单一原料用量(3%以内);


  (2)不要轻易降低蛋白质水平,采用SID体系,添加氨基酸,保持一定量玉米或碎米;


  (3)采样净能体系和满足目标需要;


  (4)合理使用饲料添加剂(酶制剂,微生态制剂);


  (5)注意适口性,保证充足采食量。


  3.小结


  (1)必要性:时代催人,形势逼人,发展新质生产力、走中国特色饲料养殖道路


  (2)原理:营养需要与平衡、养分的同步有效供给、动物消化利用原理、经济主要技术:


  (3)饲粮配制技术:降低蛋白水平,降低玉米豆粕用量,稳定饲用效果


  (4)液态饲喂技术:克服适口性不良,提高采食量,稳定生长速度生物改造技术:改变化学结构,消除抗营养因子,提高营养价值和饲用价值营养集成技术:系统集成,精准供给,提质增效,降低饲料总消耗


  (5)评估指标:单位增重饲料成本、原料市场供应


  版权申明:笔记记载,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专家版权。感谢所有讲课专家的精彩分享,感谢会议主办单位重庆市饲料工业协会、四川省饲料工业协会。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DDC,用于大家学习、交流。如涉嫌侵犯您的著作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谢谢!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返回顶部
发布主题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4-3 21:36,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