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人 猪口蹄疫
猪口蹄疫概述
  口蹄疫(Foot-and-mouth disease,FMD)是由口蹄疫病毒(FMDV)引起的以患病动物的口、蹄部出现水疱性病症为特征的传染性疫病。口蹄疫的特点是起病急、传播极为迅速。除通过感染动物污染的固性物传播外,还能以气溶胶的形式通过空气长距离传播。发病率可达100%,仔猪常不见症状而猝死,严重时死亡率可达100%。该病一旦发生,如延误了早期扑灭,疫情常迅速扩大,造成不可收拾的局面,并且很难根除。控制和扑灭猪口蹄疫的有效措施是扑杀病猪和怀疑染毒猪,限制动物移动和肉品上市,因此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口蹄疫发生后,不但疫区和非疫区间的活畜和畜产品交易受到严格限制,更为严重的是畜产品国际贸易会立即断绝,从而使有口蹄疫的国家或地区外贸收入和经济发展遭受重大损失。 国际动物卫生组织(OIE)将该病列在15个A类动物疫病名单之首,我国政府也将其排在一类动物传染病的第一位。

猪口蹄疫病毒特点
  小RNA病毒科,口疮病毒属,有O、A、C、亚洲1型,南非1、2、3等7个血清型,各型间无交叉保护,每个血清型内有许多抗原性有差别的病毒株,相互交叉免疫反应程度不等。
  病毒的形态结构:呈球形,无囊膜,粒子直径28—30nm,放大150万倍像小米粒大小。完整的病毒由衣壳包裹一个分子的RNA组成,衣壳呈二十面体结构。
  各血清型之间不能产生交叉免疫,感染某型病毒后的康复动物或免疫某型病毒疫苗后的动物,仍可感染其他型病毒。
  寒冷条件活性较强,50℃以上逐渐失活;pH<6.0或>9.0时可失活;在2%氢氧化钠、4%碳酸氢钠和2%柠檬酸下  失活;
  该病毒对外界的抵抗力强。本病通常发生远距离跳跃式传播。酚、酒精、氯仿等药物对该病毒不起作用。酸碱对口蹄疫病毒作用强。
  在pH中性的淋巴结和骨髓中存活较久,但在pH<6.0肌肉中失活。在污染的饲料和环境中存活1个月以上,但存活时间与温度和pH值有关。
猪口蹄疫发病机理
猪口蹄疫预防措施
针对猪口蹄疫的详尽诊断及其防治
  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偶蹄动物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以口腔黏膜、蹄部和乳房皮肤发生水疱和溃烂为特征。病毒寄生广泛,易通过空气传播,传染性强,易变异,毒型多,且各型免疫原性不同。发病率高,幼畜死亡率高。接触病畜产品的人, ... [详细]
猪口蹄疫控制技术
  口蹄疫被世界兽医卫生组织(OIE)列为A类传染病,现在修改为“法律报告性重大传染病”。是动物传染病中危害最大的、能造成跨国界暴发流行的恶性传染病,有时能造成世界范围的大流行。我国农业部也把口蹄疫列为一类传染病,口蹄疫对畜牧业的危害很大,是防控的重点。 ... [详细]
规模化猪场如何有效控制口蹄疫
  近年来,口蹄疫给世界各国的畜牧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据联合国的资料显示,仅在2000年和2001年,在欧洲、亚洲、非洲和南美洲的36个国家,包括中国台湾,都发生过口蹄疫,其中菲律宾有736起,伊朗有455起。目前,口蹄疫的危害仍然十分严重,2005年俄罗斯、秘鲁、蒙古、 ... [详细]
猪口蹄疫治疗方法
猪口蹄疫图片展示(二)
蹄踵、蹄叉部红肿

蹄踵、蹄叉部红肿

蹄踵部红肿,蹄叉部溃疡,蹄壳开始脱落

蹄踵部红肿,蹄叉部溃疡,蹄壳开始脱落

蹄踵部水泡破裂后露出出血的皮下组织

蹄踵部水泡破裂后露出出血的皮下组织

蹄叉蹄踵部溃疡,蹄壳开始脱落

蹄叉蹄踵部溃疡,蹄壳开始脱落

猪口蹄疫专题微博互动
专题制作及意见反馈
畜牧人市场部:
联系电话:010-82895186
制作:畜牧人编辑部
联系电话:010-82893169-8002
技术支持:中国畜牧人网站

最新评论

发布主题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4-5 04:52,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