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文辉
近10余年,预混料行业发展迅速。截至2005年,企业数量已达3064家,为饲料企业总数的19.7%。同时,产量上升也很快,2001年才为228.6万t ,2005年就有了473.8万t,平均增幅20%,并且势头不减(表1)。相比同期配合饲料(6.1%)、浓缩饲料(15.1%)的表现,其风光远盖过后者。
表1 2001-2005年预混料企业数量、产量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数量(个) |
2579 |
2899 |
2848 |
2971 |
3064 |
产量(t) |
2286016 |
3162819 |
3258352 |
4055999 |
4737664 |
这个现象,分析原因,主要有三: 其一,我国饲料工业发展水平低所决定。如果生产配合饲料时不额外添加预混料,产品营养的“全价”很难达到。
其二,预混料行业进入门槛低,两三杆枪、两三万币子、两三套配方就能支起一个滩子。满足了特定时期业内精英自主创业的需求。
其三,饲料行业处于快速成长期,市场的迅速扩容带动了预混料的高速发展。
20世纪90年代是国内预混料企业发展的黄金时期,业内精英多数混迹于其中。天津正大、北京康地、大北农、禾丰、伟嘉、挑战、德佳……无一不是在业内大名鼎鼎。
但在进入21世纪后,随着行业的发展,预混料企业的发展遇到了瓶颈。产生瓶颈的原因是什么?笔者认为,有以下6点: 第一,高科技帽子褪色,生产配合饲料的企业或车间,对外购预混料的依赖性降低。 第二,卖方市场转向买方,预混料企业达到了几千家之多。 第三,行业壁垒低。大量小企业涌入,业内龙蛇混杂,使得市场混乱。 第四,运营成本高。预混料的特点决定了企业的营销、物流费用高。稍具规模的企业营销费用都不低于15%,物流费用也不低于5%。而预混料的利润却在下降,并且趋势是继续下降,这让企业倍感压力。 第五,企业难以做大。大北农是目前最大的预混料生产企业,一个月也不过1万余t,一年也就13万t左右,年销售额距10亿元都还远。而企业不大,在业内的影响力就不会大。影响力不大,就会失去许多资源的支持。 第六,预混料说白了只是配合饲料的一部分,预混料企业只是为生产配合饲料的企业服务。从国外的发展经验看,作为独立行业长期单独存在的可能性,让人信心不够。
因为这些原因,虽然至少近10余年预混料发展势头仍会强于浓缩饲料和配合饲料,但从长期看,笔者并不看好预混料企业的发展。
不过,与此立场相反的人更多。他们认为,作为饲料行业的高科技,专业化生产预混料生产具有广阔空间,是市场发展趋势,而不少规模养殖场使用预混料的事实是其重要论据之一。
然而,事实虽然是事实,解读却有偏差。笔者认为,预混料之所以有市场,而且近些年越来越大,根源是配合饲料的利润高。如果外购配合饲料的价格比养殖户用预混料自配的饲料价格更低,预混料会有市场吗?我们来看一下广东,这个国内领先的养殖、饲料强省,它的预混合饲料产量占总产量的2.1%,而全国预混料产量占总产量的比例是4.4%,这其中反映出的问题说明了什么?
时代在变,养殖户也在变,当因为竞争使得商品配合饲料的成本接近自配料,质量信誉大大提高,加上配合饲料厂家又有原料采购、品控、设备、工艺等优势,这种情况下,又有哪个养殖户会去选择——自己跑到粮食市场去凑足配料的原料,购置一套小型加工机组,做简单的破碎和混合,而配出来的饲料成本差不多,效果又达不到商品料的水平,又何苦呢?
事实上,由于是基础制造业,饲料生产逃脱不了低利润的“命运”,作为配合饲料的一部分,又要从配合饲料的利润中分一杯羹,预混料的发展是先天不足。
再看看专业化生产的可行度。专业化生产的前提是很高的技术门槛,这样才能建立技术壁垒,预混料行吗?蛋氨酸全球就那几家生产,可预混料,中国就有几千家在生产。预混料高科技,哄哄养殖户也就行了,可别连自己也哄了。
目前,之所以不少养殖场倾向于用预混料,除了图个安心外,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算不清性价比,而被预混料销售人员忽悠了。
那么,问题该如何解决?
第一种选择是转型。
主要是指企业利用做预混料时积累的资源把经营重心转向配合饲料、养殖业甚至生物制品等。这种选择,志在行业有更靓丽表现的大中型预混料企业比较适合。譬如禾丰,成立之初是以预混料为经营重心,但在近年转向以配合饲料为重心。禾丰能被称为“北禾丰”,并成为中国饲料工业协会副会长单位,与其配合饲料产量迅速接近百万万吨有密切关系。 不过想要预混料企业转型并不容易。这是因为:首先积累资金不易,而要进行经营转向,需要大笔真金白银的资金支持,钱从口袋里往外拿,心疼;其次,心里没底,经营转向后,自己的竞争力会怎样?对自己信心不够,从而患得患失. 但对于这些企业而言,要想发展,把企业做强做大,做成业内有影响力的领袖企业,这又是必由之路。看看今天的饲料10强,没有一家是上世纪90年代那些大名鼎鼎的预混料企业,不管其背景多么显赫。相反,那些默默的以配合饲料为主业的企业以及积极转向以配合饲料为主业的预混料企业,却有不少做大了。 如果你是觉得现在切入配合饲料实力不够,那也没关系。笔者认为,至少10年内,预混料的增幅还会业内第一。你可以先积累,现在做预混料是为了赚钱,但双眼要盯住配合饲料,一旦有适合机会,迅速切入。
第二种选择是退出。
有些预混料企业没有大的追求,只求赚钱,而且赚钱求短期,对饲料行业也没有什么留恋。在他们看来,配合饲料竞争也激烈,利润还要低,而且预混料高增长期还有一段时间,利润率也还过得去,先赚着钱再说,今后的事以后再说。 这类企业,笔者的看法,不管其主观上如何想的,但客观上走的是退出路,不如干脆以退出为企业之计。在未退出前,一是降低盈利预期,二是提升经营效率,三是骑着马找马,只要抓住这3点,企业还是有饭吃的。
第三种选择是“卖身”
至于既不想转型又想将来继续在饲料行业混的预混料企业,可以考虑与大型的饲料商或养殖商结成合作伙伴,让你的预混料企业成为他们的预混料车间。当然,这首先要战胜自己,中国几千年“宁做鸡头,不做凤尾”的心理桎梏不是那么容易突破的。另外,你还得要有让他们亲睐的实力。
总之,不管怎么做,练好内功,才能有较好的结果,至少能卖个好价。行业形势既已变化,预混料企业策略的调整就要快速跟上,商机转瞬即逝,再等个三五年,那些有想法的大中型预混料企业,要再图改变以求在业内领先企业群体中谋一席之地,那可就难上加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