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086|回复: 1

[转帖]营销总监:像园丁那样管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11-7 09:17: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06年10月23日 8:27 来源:世界经理人<br>
<br>
[阅读提示] 我把人类文化分为两种:一种是渔夫文化,也可以成为猎人文化;另一种是园丁文化。渔夫文化的特点是崇尚战争和谋略,欧洲的海盗文化可以称为渔夫文化的升级版。但园丁文化不是这样,它崇尚爱。中国历史的主流文化就是这种崇尚爱的园丁文化。我所推崇的管理学,就是这种园丁式的管理学。<br>
<br>渔夫式的管理学认为,管理学的奥秘在于那些军事化的控制方法;园丁式的管理学则认为,管理学的奥秘在于人民的生命意识。毫无疑问,如果每个人都能理解自己的人生,热爱自己的工作,就可以在人们的欢笑中轻松地达到最佳的管理绩效。<br>
<br>可是渔夫们无法理解自己的人生,也无法热爱自己的工作,他们只能热爱通过工作获得的经济利益。但那不是爱,而是占有的欲望。在渔夫的世界里,爱已经成了一种传说的神话。<br>
<br>姜子牙说:“研究管理学的目的,在于培养员工的奉献精神。”如果你是一个贪婪的渔夫,那么,请问有哪一条鱼愿意为你奉献它的生命呢?所以,姜子牙又说:“去看看那些果树吧!在那些果树身上能够找到管理学的奥秘。”<br>
<br>只有园丁才懂得果树的奥秘,懂得园丁快乐成长的每个细节,懂得果树在什么状况下愿意奉献自己的果实。<br>
<br>我认为时下提得最多的“以人为本”包含着下列两重意思:<br><br>第一,管理学最根本的道理,就是对人的理解、尊重和爱护;<br>
<br>第二,就像树木一样,人是一种成长的生命,因此,如何理解人的生命意义也是一个根本性的问题。<br>
<br>在甲骨文中,生命和生长的“生”是一个象形字,意思是土地上长出的一棵树苗。你看看,还真有树苗破土而出时那种生机勃勃的样子。<br>
<br>所有的生命都来源于最初的一颗种子,然后它会生根、发芽、伸展枝叶、绽放花朵、成就果实,经历一段成长的过程。当然在这一段过程中,它也需要土壤、水分、肥料、空气和阳光等等之类的资源。生命的成长是如此美丽,美丽得那样天经地义。作为一种生命体,人的成长也同样如此。<br>
<br>在许多管理者眼中,企业的意义就是赚钱,管理学的意义就是实现企业营业收益的最大化。我表示反对,我认为那不是企业的意义,也不是管理学的意义。反对的理由是,当一个人唯利是图的时候,他就有可能做出任何可耻的事情;同样的道理,当一个企业唯利是图的时候,也仍然有可能做出任何可耻的事情。做唯利是图的企业是可耻的企业,唯利是图的管理学是最可耻的管理学。<br>
<br>在中文里,营业收益(profit)还有一个近义词,人们称之为利润。所谓利润,那就是说,企业经营的目的并非止于赚钱,而是为了用来滋润某种生命体的成长。<br>
<br>这种生命体就是宛如果树一样橙黄橘绿的人类。看看那些可爱的员工,宛如一棵棵树苗,充满了盎然的生机。他们需要企业管理人员的爱护,就好像树苗们需要水分和营养的滋润一样。<br>
<br>所以管理学的意义并不是为了赚钱,而是为了创建一个让员工们快乐成长的天堂公司。而员工们也在这样快乐成长的过程中,用开花和结果的方式,把自己奉献给企业,奉献给这个世界。<br>
<br>爱是唯一的管理智慧。然而,如果你不懂得爱,管理就会沦为某种权谋。这是我的观点。<br>
<br>由于《水煮三国》,我被人们看作是一位能够用管理学的语言来结构《三国演义》的专家。后来《哈佛商业评论》日文版也向我约稿,请我写一写《三国演义》中的管理智慧。<br>
<br>在人们眼里,《三国演义》中究竟有些什么管理智慧呢?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夏侯拔矢啖睛、周瑜的反间计、诸葛亮草船借箭……难道这些都是管理智慧吗?人们从《三国演义》中看到的那些所谓的智慧,其实大都是权谋。<br>
<br>智慧意味着爱。当人们心中充满爱的时候,他们就会爆发出无穷的创造力。于是一个繁荣昌盛的天堂社会就在人们对生活的热爱中得到了实现。现代人的可悲之处就在于,他们总是把智慧与权谋混为一谈。而事实上,智慧与权谋之间有如南辕北辙,智慧指向天堂,而权谋却指向了地狱。<br>
<br>园丁式的管理学士崇尚爱的管理理念。它同样适用于人类社会的管理。这个美丽的世界,其实就是传说中长满果树的天堂,而你就是那个快乐工作的园丁。在这里,每个人都是一棵品种独特的果树,你栽培它们,呵护它们,欣赏它们,和它们分享花儿开放的美丽,分享硕果累累的收成。<br>
<br>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楼主| 发表于 2006-11-7 09:18:29 | 显示全部楼层

re:这个文章以前好像也见过一会,再发一遍,大...

这个文章以前好像也见过一会,再发一遍,大家读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4-11 21:45,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