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6126|回复: 6

[转帖]中国大白猪选育方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10-30 11:48: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为改善适合我国瘦肉型猪生产的种质资源,加速种猪产业化步伐,摆脱重复引进的被动地位,培育出适合我国条件具有中国特色的大白猪(大约克夏)新品系,特制定并实施《中国大白猪选育方案》。这对提高我国养猪企业效益和在世界养猪行业中的竞争能力具有战略性意义,也是我们迎接新世纪及WTO挑战的重要举措。

一、大白猪选育目标
㈠ 总体目标
以培育适应我国饲养环境的母系猪为基本方向,在保持大白猪基本体型、外貌,无遗传缺陷的基础上,以繁殖、肥育和胴体三方面数量性状为改进重点,重视提高和改善猪肉质量。可以探索培育出适应我国条件的、性能优良配套父系。为此,必须保持和提高大白猪的产仔数多、瘦肉多、生长速度快等优良性状,进一步加强后躯腿臀比例、四肢粗壮结实性的选育。

㈡ 具体选育指标
1. 繁殖性状
⑴ 初产母猪:窝产仔数10头以上,活仔9头以上。21日龄窝重50kg以上。
⑵ 经产母猪:窝产仔数11.5头以上,活仔10.5头以上。21日龄窝重60kg以上。
2. 肥育性状
在消化能13.39~13.81MJ/kg、粗蛋白16~17%、总赖氨酸0.8~1.1%的营养条件下,30~100kg肥育期平均日增重850g以上;达100kg体重日龄150天以下;100kg活体背膘厚15mm以下;料肉比2.4:1以下。
3. 胴体性状
100kg体重屠宰胴体瘦肉率:65%以上;平均背膘厚:15mm以下;肉质良好,无异质肉。
4. 体型外貌
被毛全白,体型长,腿臀丰满,四肢健壮结实,适应性强。
5. 不携带应激敏感基因(氟烷基因)。

二、选育原理与方法
应用现代数量遗传学原理,采取个体、家系、后裔综合性能测定技术,实行开放式核心群选育方法,通过合成并配合生长环境的调控改进,实现中国大白猪的选育目标。具体的选育方案是:

㈠ 组群方案
1. 基础群
以本场不同来源的大白猪为基础,根据育种需要引进新品系,充分利用这些不同来源品系猪的产仔数多、增重快、瘦肉率高、腿臀丰满等特点,进行优良品系的纯系或系间杂交合成,通过有效的测定和选择组成300头以上的基础母猪群。

2. 选育群
通过对基础群登记、测定,挑选符合选育要求的公母猪组成选育核心群,选育群血统6个以上、数量为基础群的1/3以上,应用多次选择等一系列有效选育措施,不断提高选育核心群的水平。

㈡ 选择方案
1. 选择原则
⑴ 以选择母系猪为主。母系以繁殖性状为主选性状,兼顾肥育性状。父系以肥育性状和胴体性状为主选性状,兼顾繁殖性状。父母系均应注意体质外型和肢蹄结实度。
⑵ 采用BLUP法,按育种值高低,进行选留与淘汰。
⑶ 加大选择差,提高选择效应,坚持断奶多留,100kg体重精选。
⑷ 为提高100kg体重选种的准确性,对参加测定的侯选后备猪,应创造一致的饲养环境条件,以降低环境方差,有条件的尽量做到公猪个体单栏测定,母猪同栏同条件小群测定。经济条件好的可引进自动计料设备进行个体测定。
⑸ 采取30kg、50kg、100kg体重和配种前4次选择,以30kg、100kg体重选择为主,50kg、配种前选择为辅。

2. 各阶段选育依据和要求
⑴ 30kg体重时采用窝选,选留的主要依据是亲代的繁殖成绩、产仔数、育成仔猪数、发育的均匀度、断奶窝重以及有无遗传疾病和损征。
⑵ 50kg体重时,主要依据个体本身的生长发育进行选择,只淘汰生长发育较差,或有遗传疾患,体型外貌不符合选育目标要求或有严重损征者。从每窝中挑选最优者1♂2♀进行性能测定。
⑶ 100kg体重时,根据个体、同胞性能测定结果资料,运用BLUP法估计育种值,并参考系谱血统和体型外貌进行选留与淘汰,从中挑选公母猪组成侯选群(比世代继代群多10~15%)。
⑷ 配种前,淘汰生长发育差、再现遗传疾患和有繁殖障碍者,根据需要最后选定优良后备猪,更新补充核心群。

三、性能测定方案
1. 肥育性能测定
从30kg开始,对选留的后备猪进行肥育性能测定。
⑴ 测定猪采用单栏或小群饲养,设专人管理,自由采食,计料不限量。
⑵ 按计划称重、测量体尺、活体测膘、结料换料。
⑶ 做好日常管理、消毒、防疫等工作。
⑷ 测定项目:①达100kg体重日龄;②100kg体重时平均背膘厚;③30~100kg平均日增重;④30~100kg体重平均饲料转化效率。
测定采用同体重开始、同体重结束的方法,测定期的环境条件力求一致。体重达100kg时,按每个血统选2窝、每窝2头(1公1母),进行屠宰测定。

2. 繁殖性能测定
全部母猪必须进行繁殖测定,初产与经产分开统计。测定项目为总产仔数、产活仔数、初生个体重、初生窝重、21日龄窝重、断奶转群窝重、个体重和育成头数。

四、交配制度和世代间隔
选育群内实行避免全同胞的随机交配和按家系选配相结合的办法,优良公母猪允许世代重叠,计算世代间隔。

五、营养水平
在整个选育过程中,力求保持有相对稳定的饲养管理条件和一致的营养水平,以最大限度地降低环境偏差,增加选择的准确性。建议不同生理阶段猪的营养水平如下:

消化能(兆卡/kg)

消化能(兆焦/kg)

CP%

赖氨酸(%)

哺乳仔猪

3.3

13.81

20以上

1.3

断奶仔猪

3.3

13.81

19以上

1.1~1.2

生 长 猪

25 ~ 60㎏

3.2~3.3

13.39~13.81

17~18

1.0

60 ~ 100㎏

3.2

13.39

16~17

0.8~0.9

6~8月龄

后 备 猪

3.3

13.81

16~17

0.8~0.9

妊娠母猪

3.1

12.97

13~14

0.8

哺乳母猪

3.4~3.5

14.23~14.65

17~18.5

1.2

种 公 猪

同 哺 乳 母 猪

※:将能量换算成焦耳:4.1845(兆焦/kg)×能量(兆卡/kg)=(兆焦/kg)。
维生素、矿物质、微量元素、抗生素等参考NRC新标准添加(适当高于NRC标准为好),并注意氨基酸的平衡。

六、杂交组合实验
在大白猪选育过程中,为检验每个世代的选育效果和为推广利用提供依据,应进行协作组之间的交流和杂交组合实验。
1. 以大白猪为父、母本,分别与长白猪或杜洛克猪、当地培育品种、地方品种猪,进行二元杂交,在相同的饲养管理条件下,比较各组合后代的肥育性能、胴体品质。
2. 每次杂交组合试验均应设杂交亲本纯繁组作为亲本对照。
3. 杂交的父母本猪来自每个世代的二产猪,每次每组测定4窝以上,测定猪数30头以上。
4. 测定从30kg体重开始,100kg体重结束,每窝屠宰2头(计8头)进行屠宰测定。
5. 其它按杂交试验常规要求。

七、一般育种群
选育群以外的优良种猪群,称为一般育种群。由以下优良种猪组成:调离选育群的一产母猪和同世代的优秀公猪,因失配、流产未列入选育群的鉴定合格猪以及一般育种群选育出的后代等。
一般育种群具有优秀个体的作用,又兼有选育提高与稳定遗传性的任务。
1. 严格选择
当选育群准备转入一般育种群时,应逐头收集整理所获得的资料。将其中最好的猪转入一般育种群继续繁殖。
群内自繁的仔猪6月龄阶段亦应有一定的选择差,并在适宜的条件下培育。同世代猪完全按指数值高低进行选择。构成指数值的性状应以肥育性状为主,胴体性状为辅。
一般育种群自繁仔猪留种,以留母猪为主,所用公猪宜采用选育群转入的优秀公猪。
2. 灵活选配
可根据具体情况,灵活采用同质与异质选配,后期以同质选配为主,在分析个体交配效果的基础上,亦可采用重复选配。
3. 尽可能缩短世代间隔
选育群转来的一产母猪,在此群内也只再用1~2产后或淘汰,或转入基础群,本群内自繁后代,一般也只用三产。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发表于 2006-11-2 08:59:47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06-11-2 20:52:01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06-11-2 23:58:56 | 显示全部楼层

re:可以试办,多花点时间及成本,以后捞回一把...

可以试办,多花点时间及成本,以后捞回一把!
发表于 2008-9-1 20:17:52 | 显示全部楼层
要好多投资阿,一般企业很难实行阿
发表于 2008-9-26 23:17:02 | 显示全部楼层
实际生产中也是这些指标,但选育还是有一定难度。
发表于 2008-11-12 13:56:21 | 显示全部楼层
时间长,企业不乐意敢。
想法伤很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4-12-22 19:28,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