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到了2015年,坚持了这么久之后,转机来了。
到15年,基本不需要药物的支持了,尤其年初三七的降价,给我一个内心的希望,9月底终于决定尝试水蛭粉,带了我的转机。服用三七粉半年+水蛭粉2个月后,抽血体检,只有甘油三酯偏高,其它一切正常了。因为13年底的晕倒,倒是养成了我呵护生命的习惯,加上我硕士导师14年90大寿,老人家亲身验证了各种疾病和健康,给了我精神上的信心和力量,我开始心里面有了阳光,就像自己养的一盆花,每天浇水松土,慢慢的,要开花了。
15年春天,系统营养学第八次论坛交流会,我与李斌一起去西安,请教卢先生和诸位同门师兄,知道了乳猪断奶的关键点和系统营养学的精益所在。年初,因为得李安军的推荐,拿到了《断奶仔猪》这本书(我真的是闭门造车,以前居然不知道这本书),通读之后,我基本了解了人类对断奶仔猪的前沿知识。前半年试验了淀粉处理技术,后半年到年底,终于放弃高水分饲料方案,回到20水分以下,在液体部分足够施展的空间内,尽量节约水分,保证成品的稳定性。到12月中旬,我知道,以前在我眼中看到的幻想,终于完成了。
这是很怪异的一条道路,在动手之前,就知道有这样的可能性:断奶第一周平均采食450-500克/天,然后,开始走这条道路,不知道山高水深,道路迂回黑暗,走到最后,内心里面只是机械的坚持了。居然,最后成了。
回想这个产品,要感谢我周围的很多人,他们甚至在自己不知道的背景下,给了我关键的帮助,我把大家的观点综合起来,筛选可行的方案,去验证。如果没有大家的支持,我做不到,因为这需要不少相关学科的支持,一个人全部掌握这些学科,生命不够的。
我知道,完成了这个产品,就看得见液体仔猪料了,未来,没有教槽料,没有保育料,只有仔猪料。猪场全场料肉比2:1时代,看得见了,回应很久以前论坛里的一个帖子:旧话重提---一窝风母猪饲养模式。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畜牧人2015年开始重新积累元气,到年底,重新收回了.cn域名,规范了公司章程,摸索出了一条新产品、新技术、新方案小型推广会行之有效的道路,总共举办了接近30场,因为这个小会,为上游企业打开了市场,为下游客户改良产品,提高竞争力,以前的纯粹纸上谈兵,到了这个推广会,就开始落地生根了。
我们国家的畜牧业在快速变化,相关的各类产品研发处于井喷时期,这时候需要高效快速的推广,这个工作,畜牧人责无旁贷,最近几年。要做好这个工作,继续为行业提供我们的支持。
我们也在关注物联网时代的进展,一直没有落下对动态营养配方系统的追求,未来,远程连接让每一个人更近,畜牧人,因为聚集了一帮志同道合的畜牧业朋友,必然在未来的时代发出自己的光彩,畜牧人这个平台,会以每位朋友为骄傲,网络时代,已经不是个人时代了。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