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6-27日 在成都金牛宾馆隆重举行
接下来 为大家分享由DDC殷继勋、王银星、余淼、刘峰 现场整理的论坛听课笔记完整
主题论坛
《饲料工业转型升级的科技创新》 陈代文教授 四川省饲料工业协会会长、四川农业大学副校长
一、饲料工业转型升级
1. 转型升级的必要性:产业大规模化、粗加工低附加值、劳动密集效益差、资源利用寡、科技弱人才乏、环保安全压力大等这一切导致的不可持续性。
2. 畜禽对饲粮养分利用效率及问题:
3. 最大安全隐患:药物。生产1kg猪肉抗生素用量:美国300mg,日本100mg,欧盟<100mg,丹麦30mg,中国>?Mg。
4. 转型升级的本质是供给侧改革: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
5. 目前产品结构与潜力
6. 降成本方面:
·产业模式:延长产业链 ·产业布局:压缩物流链 ·经营模式:缩短营销链 ·科技创新:提高生产力
7. 补短板方面:
·资源:土地、饲料 ——生产力,饲料原料 ·环境:土壤、空气、水——精准供给,减排 ·安全:人的食用安全 ——原料添加物安全性 ·品质:加工使用品质 ——营养调控 ·效率:生产水平、成本——生产水平、饲料报酬
8. 往哪转?如何转?——三个一批
·转型一批:2.3-2.5亿吨饲料不进入流通延长产业链:饲料—养殖—一体化 ·升级一批:2.5-2.7亿吨工业饲料升级版 理论升级:真核+原核营养 技术升级:营养结构系统平衡 原料升级:设备、工艺、产品 ·淘汰一批:不转不升
二、饲料工业技术格局
1.营养科学转化成饲料技术应该考虑的问题:
2. 目前存在的问题:同质化、瓶颈状态
·理论局限:营养理论、营养研究方法 ·技术局限:配方参数、配方技术、加工工艺、饲喂模式
3. 营养素平衡不到位
4. 加工的营养效应不清楚
·对营养价值的影响 ·对动物健康的影响 ·对饲料安全的影响 ·对饲养方式的关系
5. 技术专家如何破解如下问题:
·相同营养水平的不同配方效果相同? ·同一群动物饲喂同一饲料的个体表现差异? ·纯合日粮与实用日粮的饲喂效果? ·配方养分的可加性? ·饲粮营养价值等于原料价值之和? ·动物营养需要规律? ·营养需要/饲料营养价值研究方法? ·如何评判饲料产品或配方的效果?
6. 迫切需要的理论突破:
·动物营养代谢规律与机制 ·营养素及其来源多样性及功效评估 ·营养组代谢转化及调控机制 ·营养组功效及动物健康与生产 ·营养需要系统平衡与营养源价值。
三、动物营养理论突破靶点
1. 食物链=营养链
2. 饲料科学:原料化学+化学生物学
3. 动物客户:生物学+生命科学
4. 产品科学:产品化学+化学生物学
5. 畜牧学的三大科学黑箱:需要我们多学科交叉融合去解决
6. 几个重要的理论概念:
(1)动物营养=真核营养+原核营养
(2)营养需要=动物需要+微生物需要
(3)动物营养系统理念与关键靶点
(4)母体营养的极端重要性——“胎儿起源”学说
(5)动物营养学方法学问题
(6)传统饲料营养价值评定方法:
四、饲料技术创新要点
饲料技术核心内容: ·营养源改造技术 ·添加剂开发与应用技术 ·饲料配制技术:饲料营养价值参数、动物及微生物营养需要参数、营养平衡技术 ·加工调制技术
1. 营养源开发与改造——饲料工业本质及未来方向 2. 添加剂开发与应用
3. 抗生素问题?影响健康。影响健康机制?耐药性、肠道微生态平衡
4. 无抗饲料:大势所趋
5. 禁抗需要政府、科研机构、行业共同努力
(1).由断奶至25kg体重的时间增加7天 (2)25kg至125kg的平均FCR提高1.5% (3)死亡率提高1.5% (4)每头母猪产仔能力下降4.8% (5)每头猪的治疗药物费用增加0.25美元 (6)额外的猪舍费用大约为14.2亿美元 (7)平均每头猪的费用增加6.05美元(每年6亿美元)
7. 陈老师推算不使用药物添加剂对中国畜牧业影响
8. 抗生素功效与无抗思路
10. 营养平衡——饲料配方配制核心技术
11. 营养平衡:营养结构的系统平衡
营养结构:营养要素间的相互关系
12. 营养平衡的复杂性:能量平衡、氨基酸平衡、矿物质平衡、维生素平衡、纤维物质平衡、脂肪平衡、蛋白质平衡、淀粉平衡。其中最复杂最难解决的是:碳水化合物平衡
13. 营养平衡的本质与全价饲料:同时满足动物和微生物需求、保障动物健康和发挥生产潜力的饲料。
14. 小结:
·饲料工业成就瞩目、问题突出、转型升级迫在眉睫 ·转型升级的目标和任务是供给侧结构改革 ·科技最大短板,理论上必须发展系统营养生物学,技术上必须创建精准营养技术 ·科技突破三大靶点:饲料、动物、微生物
15. 陈老师团队的畅想:
·动物营养目标:表达遗传潜力,实现高效、生态、安全、优质 ·以猪为例: 生长速度:100-120日龄100kg 饲料报酬:1.3——1.5 生产水平:1头母猪终身生产优质瘦肉10吨 废物排放:降低90%,排泄物无污染 猪肉品质:安全、营养、好吃、保健
16. 我们的任务
《现代畜牧业企业成本控制与效益风险分析》 符刚教授 四川农业大学管理学院、四川省农村发展研究中心
首先符教授引用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加速畜牧业转型升级的综述
※“吃肉等过节”已经成为人们的回忆,而“肉盘子”的极大丰富则成为百姓的日常生活。2016年,全国肉蛋奶总产量达到1.53亿吨,肉类、禽蛋、奶类人均占有量分别达到61.7公斤、22.4公斤、26.8公斤,肉类人均占有量已超过世界平均水平,禽蛋达到了发达国家水平,畜牧业发展为经济社会稳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保障13亿人口的肉蛋奶供应,不但吃得上,而且吃的好,吃的安全,是畜牧业的头等大事。畜牧业一头连着百姓餐桌,一头连着生态环境,中间还连着产业结构,牵一发而动全身。党的十八大以来,畜牧业创新发展理念,一手抓供给、促增收,一手抓保环境、护生态,调整优化探索新路径,提质增效实现新突破,转型发展取得新进展,唱响了一曲悠扬的绿色牧歌,引出了以下结论;
农业是事关国计民生的基础产业-吃饱。
畜牧业是农业中事关人民生活质量的行业-吃好。
现代畜牧企业,特别是上市企业,上连千家万户的农户,下连千变万化的市场,上下都连着千山万水的生态。
因此,企业好,则大家好;企业不好,则大家都可能不好。
那么畜牧企业的成本如何?效益如何?风险如何?将来如何发展呢?
符刚教授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一) 我国畜牧业发展的总体情况
1、2006年我国畜牧业产值超过1.4亿元人民币,占农业总产值的34%。十年间畜牧业年总产值不断上升,在2015年达到29780.38亿元,同比上年增长1.1%,占农业总产值的48.93%、GDP总量的4.4%。
2、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目前,我国肉类和禽蛋产量稳居世界第一位,奶类产量居世界第三。2015年,全国肉类总产量8625万吨、禽蛋2999万吨、牛奶3870万吨,年均增长1.7%、1.7%、1%,肉蛋奶人均占有量均超过世界平均水平。
3、2015年,畜禽养殖规模化率达54%;生猪规模养殖场26.7万个。产业化水平快速提升,国家级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583家,占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47%;畜牧业农业专业合作社32.4个,占总数的24.3%。
4、饲料产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年产量100万吨以上的饲料企业达到32哥,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51%。
5、行业生产效率和生产力持续提高,生猪出栏活重118公斤。平均每头能繁母猪提供的仔猪数15头。奶牛平均单产达到6.5吨,年产9吨以上的高产奶牛数量超过150万头。
(二)我国畜牧业上市公司情况
根据证监会2012版分类,共14家公司,如下:
雏鹰农牧、大康农业、福成股份、华英农业、罗牛山、民和股份、牧原股份、天山生物、温氏股份、西部牧业、仙坛股份、新五丰、益生股份。
从2007年-2016年14家上市公司营业收入,年均增长21.73%。但是公司收入差异大,个别企业存在“独领风骚”现象。收入最高与最低比值超过158倍。
(一) 畜牧业上市公司成本
2007年-2016年畜牧业上市公司平均总成本呈明显增加态势,2007年平均为12.97亿元/公司,2016年增长到58.24亿元/公司。
2007年-2016年畜牧业上市公司营业成本占总成本比重,从整体趋势看来,在近十年中随着饲料配方的不断升级、相关饲养设备的发明,营业成本占比呈下降趋势。2007年平均营业成本占总成本比例88.13%,2016年平均营业成本占总成本比例83.94%。
然而,在营业成本占比下降的同时,期间费用占比却有所上升,2016年平均期间费用占总成本比例为13.21%,2007年为11.41%。
(二) 我国主要畜牧农产品成本构成
生猪:
1、 从成本总额看
(1) 生猪养殖成本总体呈上升趋势,在2006年-2015年,每头生猪年均增加102元,增长率为9.38%
(2) 生产规模对养殖成本有明显影响,即生产规模越大、单位生产总成本越低;反之,生产规模越小、单位生产总成本越高。生猪规模化养殖的成本效应明显。大规模养殖比小规模养殖的成本在2006年低5.43%,2015年提高到16.36%。
2、 从成本结构看
(1)生产成本占比很高,均超过99%,土地成本占比不到1%
(2)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张、物质服务费用占比越来越高,人工成本越来越低,土地成本比例越来越高。
(3)2006年-2015年生猪养殖物质费用占比,在波动中略有下降,但是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张,物质费用在总成本中的占比越来越高。
(4)2006年-2015年生猪养殖人工成本在2006年-2008年期间明显下降,随后一直呈上升趋势;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张,人工成本在总成本总的占比越来越低。
(5)仔畜费:2006-2015年生猪养殖仔畜费,没头仔畜费在波动上略有上升。2006年为161元/头,2012年达到最高483元/头。随着生产规模的变化,规模越大,弹头仔畜的成本越高;大规模养殖仔畜费比散养要高出20%左右。
另外2006年-2015年生猪养殖仔畜费占比变化幅度较大,年均占比在21%-38%,2008年大规模养殖仔畜费占比达39.29%;随着生产规模的变化,规模越大,单头仔畜的成本占比明显越高;散养、小规模、中规模、大规模养殖的单头仔畜成本占比分别平均为24.33%、27.2%、28.88%、31。97%。
(6)精饲料费:2006年-2015年生猪养殖精饲料费,单头生猪养殖的精饲料费用总体呈上升趋势,2006年为415.5元,2014年达到925.5元,涨幅达123%。 不同养殖规模的精饲料费用不同,中规模养殖最高,其次是小规模、大规模,最低为散养,平均分别为758元、745元、721元、683元。 2006年-2015年生猪养殖精饲料费占比变化不大,年均在50-60%。不同养殖规模的精饲料费用占比不同,中规模养殖最高,其次是小规模、大规模,最低为散养,平均分别为57.57%、55.88%、55.75%、47.30%。
(7)保险费:从2006年-2015年来看,生猪养殖保险费总体呈上升趋势,但生猪保险费用在总成本中占比极低,不到1%;另外,大中小散养的规模不同,保险费用不同,规模越大,保险支出费用越多。大规模养殖的保险指出平均是散养的7.66倍之多。
肉牛和奶牛:
2006年-2015年肉牛和奶牛总成本
1、肉牛总成本上涨明显,2006年仅2301元/头,2013年涨到8878元/头,涨幅达到286%,年均上涨16.2%。
2、奶牛成本上涨快,2006年-2015年,上涨了104%,年均上涨8.24%。
另外,散养和小规模养殖成本相差不大,但是随着规模养殖的扩大,奶牛饲养成本不断增加,大规模、中规模奶牛养殖成本分别是散养和小规模的1.5倍左右、1.2倍左右。
肉鸡和蛋鸡:2006-2015年肉鸡和蛋鸡总成本(元/百只) 肉鸡平均成本上涨了70%;总体上看,小规模养成成本略高于中大规模成本。蛋鸡平均成本上涨了75.6%;总体上看,大规模养殖成本略高于中小规模成本;
肉羊:2006年-2015年肉羊总成本(元/头)总体呈上升趋势,并且涨幅大,2015年比2006年每头肉羊总成本上涨了254%。
小结
上市公司及生猪、肉牛、奶牛、肉鸡、蛋鸡、肉羊的总成本:相同点—涨字当头,不同点—涨幅不同。
三、我国畜牧业上市公司的效益分析
(一) 畜牧业上市公司的利润
2007-2016年14件畜牧业上市公司营业利润及占比:
1、2013年,我国畜牧业先后接连遭遇黄浦江死猪事件、H7N9禽流感突袭家禽业、WTO裁定美赢得鸡肉贸易官司、奶牛养殖效益低下等一系列打击,导致畜牧行业整体景气度低迷,年平均净利润为近十年来最低点,在国家相关政策支持下,加大宏观调控力度,促使畜牧业净利润快速回升,在2016年平均营业利润达到了12.36亿元。
2、此外,除2013年出现亏损外,营业利润在利润总额中的占比都很高,超过80%。
2007-2016年14家畜牧业上市公司净利润:
1、自2013年后,各上市公司平均净利润明显增长,2013年仅2045亿元,在2016年平均净利润达到了12.53亿元,在温氏股份额带动下畜牧业上市公司进入爆发性增长期;
2、各上市公司利润差异大,2016年,2家上市公司亏损,但温氏股份的净利润超过122亿元,占14家上市公司净利润的69.7%。
(二) 主要畜牧农产品利润
生猪:生猪养殖成本利润波动较大,散养户养殖成本高,利润低。生猪养殖成本利润率在波动中下降,盈利空间越来越小。
肉牛和奶牛:
1、肉牛的成本利润率呈下降趋势,奶牛成本利润率呈上升趋势。十年的平均利润率,肉牛和散养、小规模、中规模、大规模奶牛分别为19.34%、33.41%、31.99%、25.15%、23.43%。
2、不同饲养规模下奶牛成本利润率呈总体上稳中有升,但随着规模的扩张,其成本利润率却下降。
肉羊:
1、散养肉羊的净利润变化呈“M”型,即“升-降-升-降”。
2、散养肉羊的成本利润率一直呈下降趋势,2006年每头肉羊高达31.95%2015年却亏损6.5%。
肉鸡和蛋鸡:
1、无论肉鸡还是蛋鸡,中等规模的净利润都比中小规模的高。
2、肉鸡小规模和大规模养殖的利润变化大,并有较明显的下降趋势;中等规模的净利润变化较小,相对稳定。
3、蛋鸡的净利润变化幅度越来越大。
4、肉鸡的成本利润率波动中呈明显的下降趋势,小规模养殖的下降幅度大。
5、蛋鸡的成本利润率波动中下降,小规模养殖的下降幅度大。
总起来看:上市公司及生猪、奶牛、肉鸡、蛋鸡、肉羊的利润
1、变化不定,有亏有赢;
2、总体盈利,利差较大。
四、我国畜牧业上市公司面临的主要风险分析
(一)市场风险:外部市场(饲料价格变动对生猪养殖成本影响很大;仔畜费占比高、仔猪价格变动对生猪养殖成本影响大;生猪价格变化差异大,存在明显的周期性特征,从2000年1月7日-2017年10月20日期间,最低5.38元/千克,最高为20.98元/千克)
(二)经营风险:内部管理(企业经营管理能力差异大,资产运营效果差异明显)
(三)自然风险:台风、洪水、干旱、地面下降、严寒、酷暑、病虫害、疫情、外来生物入侵。
(四)政策风险:政策的制定、变动或执行过程中有不符合畜牧业发展客观规律的可能性
(五)财务风险:投资融资(上市公司整体资产负债率不高,均值为44.36%,最高为64.6%;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差异大)
五、促进我国畜牧业上市公司发展的一些思考
(一)加强成本管理,增强企业总和盈利能力
1、提高劳动生产率和设备利用率(不断改善生产和劳动组织;采用先进技术;加强职工培训及思想教育;合理选择、购置、使用设备;消灭不合理的停工时间;搞好设备维护修理和技术改造;及时处理闲置设备)。
2、严格控制直接费用(饲料成本、仔畜成本、水、电、气、煤、死亡损失率等)。
3、适度控制间接费用(不断改进和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减少非生成人员和用工;降低行政办公费用;制定合理的物资储备定额;降低利息费用)。
(二)加强风险防范,增强企业风险管控能力
1、市场风险(构建市场风险预警机制,包括价格变化、供需变化;运用现代金融工具降低风险。运用基差交易方式可稳定饲料原料如豆粕的价格)。
2、经营风险(加强自然灾害的预报;重视动物疫病的防治工作;加强畜产品的检验检疫,提高畜产品质量;提高生产的产业化程度和经营的组织化程度;适度规模化生产;延长产业链条,发展畜产品深加工)。
3、财务风险(构建企业的风险防控机制:宣传、培训、审核;创新融资方式,拓宽筹资渠道,通过公开增发、定向增发、整体上市、投资控股等方式扩大再融资规模)。
(三)加快农业大数据建设,推动政企信息一体化
(四)加快财税制度改革,降低企业税费成本
(五)开展困难企业金融精准帮扶(按照“一企一策”原则制定“金融帮扶方案”,防止一刀切;降低困难企业融资担保过程中担保、评估、登记、审计等中介机构费用,清理不必要的资金“通道”和“过桥”环节,切实减轻困难企业正常利息支付之外的负担。)
最后,符教授做了总结
1、时间价值理念:今天的1元比明天的1元更值钱
2、成本控制理念:成本减少1元意味着利润多1元,收入增加1元而利润可能增加1分;
3、风险管控理念:1%的风险,100%的损失。
《饲料行业生产形势和发展趋势》 刘连贵 全国畜牧总站副站长 中国饲料工业协会副秘书长
一、饲料行业发展形势
1. 饲料产量稳中有升: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饲料生产国,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工业体系,支撑了养殖业发展,繁荣了农村经济。为保供给、保安全、保生态、促增收做出了贡献。2016年以来,饲料工业围绕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水产养殖业减量增效,调结构、强支撑,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
2. 产品质量稳步提升:
·2017上半年全国商品饲料抽检合格率96.43% ·商品饲料抽检合格率连续多年稳定在95%以上 ·瘦肉精连续多年零检出
3. 产业集中度不断提高:2016年,有9个省份饲料产量超过千万吨,其中,山东、广东产量超过2千万吨。2016年,年产50万吨以上的企业集团达51家,其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63%,年产100万吨以上的34家,产量占全国的57%。
4. 工业体系日趋完善:
·饲料添加剂:均已实现自主供给 ·饲料原料:保障能力不断增强 ·加工装备: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 ·氨基酸、维生素、全球最大生产国
5. 多元化发展趋势不减:原料生产、饲料生产、畜禽养殖、屠宰加工、金融投资等
6. 饲料工业的中轴产业属性突出:
7. 四川省饲料工业的发展
·2016年产量1070万吨,全国过千万吨省份之一 ·四川饲料工业是推动我国饲料工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四川省饲料工业协会工作成绩突出
二、当前行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1. 产量增长空间有限:“十三五”期间饲料消费年增长400万吨,增速约为1.9%。
2. 原料竞争力不足:如2015年全国蛋白原料总消费量约6750万吨,进口依存度超过80%:大豆5050万吨靠进口、菜籽粕1060万吨30%靠进口,鱼粉150万吨85%靠进口。这需要我们种植业结构调整加快推进,将适度提高自给能力。
3. 扶持政策少:饲料行业市场化程度高,扶持政策少。给予适当的政策扶持,有助于饲料行业竞争力,进而保证粮食安全和保障畜产品有效供给。
4. 科技项目少:“十二五”期间,国家在动物营养及饲料科研领域累计投入3.1亿元,仅占全国科技经费的1/10000,“十三五”国家在饲料领域还没安排重大科技项目。
5.环保压力大。
三、中国饲料工业发展思路与目标任务
总体目标:实现思路产量稳中有增,质量稳定向好,利用效率稳步提高,安全高效环保产品快速推广,饲料企业综合素质明显提高,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通过持续努力,饲料工业基本实现有大到强转变,为养殖业提质增效促环保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
重点任务:四提高一转变
一是饲料原料保障能力:稳定蛋白饲料原料供应、降低能量饲料原料成本、建设现代饲草料生产体系、持续推进秸秆饲料化利用、促进农副资源饲料化利用
二是提高饲料安全保障水平:健全规范标准、健全监管体系、健全监管制度、健全监管机制
三是提高高效环保饲料产品研发能力:加快发展新型饲料添加剂、研发推广安全环保饲料产品、构建精准配方技术体系
四是提高饲料加工转化水平:提升饲料加工装备水平、推广精细加工工艺、加强安全生产技能培训、提高安全生产保障能力
五是转变生产经营方式:推动信息化发展、推动全产业链发展、推动全球化发展、推动创新驱动发展
总之,通过“四提高一转变”,早日实现由饲料大国向饲料强国的转变。
四、《饲料卫生标准》介绍
1. 我国饲料法规体系:1部法规、5个部门规章、若干规范文件、强制性标准。
2. 《饲料卫生标准》修订原则:
·安全性:以保障饲料、环境安全和养殖动物健康为基本要求
·科学性:采用合理、可能、尽量低的原则,集合风险评估和行业实际 ·有效性:坚持源头控制和产品控制相结合 ·协调性:坚持标准工作的公开透明和广泛参与。
3. 《饲料卫生标准》修订的主要内容有七项: ·增加和修改了部分项目的试验方法。 ·标准的适用范围删除了饲料添加剂。 ·修改了总砷的限量,杜绝了砷制剂在饲料中的使用。 ·调整了限量值的列示方式。 ·细化修改和增补了个项目的限量值。 ·扩大了适用饲料种类。 ·新增3个有毒有害物质项目,整体水平与国际一致。
技术论坛 《中国猪饲料原料数据库更新与应用》 刘岭 农业部饲料工业中心
1、影响玉米营养价值的因素:品种、产地与气候、加工工艺和储存条件。降低玉米淀粉沉积的因素都会降低玉米作为饲料的营养价值。
2、品种对玉米营养价值的影响:我国饲料用玉米品种营养价值相似;大部分玉米的育种方向是提高淀粉含量,因此蛋白会降低,有效能值增加;胶质玉米与粉质玉米营养成分相近,但需要根据其特点在不同动物饲料中使用。
3、收获年份对玉米营养价值的影响:由于降雨量和降雨时间不同,收获年份对玉米品质影响很大;在玉米生长后期如果阴雨天气太多,影响玉米淀粉沉积,进而影响玉米营养价值。
4、去皮对玉米营养价值的影响:玉米去掉部分皮后,淀粉含量增加,纤维含量下降,有效能值增加;去皮后的玉米,缺少种皮保护,营养物质更容易变质,应立即使用。
5、膨化对玉米营养价值的影响:膨化玉米水分下降,消化能值相对增加;膨化玉米很多营养物质结构和性质被改变;玉米膨化后淀粉糊化度提高,更易被动物消化吸收,改善适口性;去皮膨化对玉米营养价值全肠道消化率影响较小,但对其回肠消化率影响较大;全肠道消化率不一定能够反映膨化玉米的营养价值。
6、储存过程对玉米营养价值的影响:玉米储存过程经历后熟化、陈化等过程;经历后熟化的玉米营养价值最高;由于内源酶被破坏,烘干玉米没有后熟化过程。
7、谷物饲料储存过程的变化:
收获后:水分高,内源酶活力高,呼吸作用强,需要继续完成内部生理变化,一些营养物质继续合成,不易被消化; 后熟化:各种营养物质趋于稳定,呼吸作用仍在进行,主要进行分解作用,营养价值最高,脂肪酸最低; 陈化:组织细胞老化,有毒物质累积,营养价值较低。
8、种子的呼吸作用:呼吸过程中谷物营养物质损失;未成熟的、不饱满的、损伤的、冻伤的、发过芽的、小粒的、大胚的种子呼吸作用较强。影响因素:水分、温度、勇气、自身状态和仓虫和微生物。
9、谷物储存过程中脂肪的变化:刚收获谷物种子脂肪酸含量较高,在内源酶的作用下由脂肪酸合成脂肪;后熟化后的种子脂肪酸含量最低,脂肪含量最高;陈化种子由于脂肪酸含量增加,抗氧化酶(过氧化物酶等)活性降低,氧化型脂肪酸增加,一些酮、醛等有害物质增加;氧化脂肪酸能够对动物健康造成伤害,降低营养物质吸收。
10、其它养分变化:蛋白质:产生美拉德反应,消化率下降;淀粉:含量下降,直链淀粉增加,淀粉碳链变短,快速消化淀粉,慢速消化淀粉,抗性淀粉;纤维:NDF含量增加,消化率下降。
11、小麦的营养特点:小麦粗蛋白含量较高,80%以上分布在胚乳中,动物利用率较高;小麦可溶纤维占比例较高,可溶性NSP占总NSP的12%,而玉米仅占8%,是否是影响其在饲料中使用的主要因素需要进一步研究。
12、影响小麦营养价值的因素:蛋白和淀粉含量是小麦营养价值的主要因素;小麦蛋白含量较高可能是两种方面造成的,粗蛋白含量较高的品种,子粒饱满,不饱满的小麦籽粒;小麦经历后熟化后营养价值会提高,后熟化过程约2到6个月。
13、高粱单宁含量与猪消化能的关系:高粱单宁含量与其消化能显著负相关;一般来说,高粱的颜色越深,单宁含量越高;很多我国高粱的育种目的不是为饲料所用。
14、高粱单宁含量与粗蛋白消化率的关系:高粱单宁含量增加能够显著降低其粗蛋白的全肠道消化率。
15、高粱单宁含量氨基酸标准回肠消化率的关系:高粱单宁显著降低氨基酸猪标准回肠消化率。
16、酶制剂对高粱消化能和蛋白质消化率的影响:通过酶制剂可以提高高粱蛋白质消化率和消化能值。
17、大麦营养成分之间的相关系数:ADF是影响大麦消化能值的主要因素,ADF与粗灰分显著正相关;大麦和小麦相似,蛋白质主要分布在胚乳中,消化能正相关。
18、去皮后大麦营养成分的变化:大麦去掉皮后,纤维含量显著降低,粗蛋白和淀粉含量现在升高。大麦去掉皮后消化能接近玉米,营养物质消化率均有提高;去皮后大麦NDF消化率显著高于玉米和皮大麦。
《碳水化合物饲料高效利用》
1、多糖和寡糖的研究目前是非常热门的。这些研究大都提示了它们对肠道微生态平衡有着特殊的功能。在研究中我们发现壳寡糖可以通过钙离子通道缓解动物的肠炎,同时还有利于大脑的发育。
2、对白术多糖的研究发现它可以增加仔猪的采食量,提高仔猪生产性能,同时能改善肠道微生物菌群,减少NH3,增加短链脂肪(乙酸和丙酸)的浓度。对细胞免疫也有作用。
大豆多糖与白术多糖一样,可以增加短链脂肪酸(乙酸和丙酸)的含量,减少NH3浓度。
刺五加可以促进肠道健康,提高氨基酸的利用率,提高饲料的会场消化率,决明子多糖也有类似作用。
3、糖基化是研究非常广泛的领域,它对人的老年痴呆、关节炎、肥胖等都有影响,同时,它对母猪是非常重要的,研究中发现,壳寡糖在母猪、仔猪日粮中同时添加,对母猪以及仔猪的抗氧化有很好的效果,但是单独在仔猪日粮中段时间添加效果并不显著。所以,壳寡糖需要更长时间的添加才能够产生效果。壳寡糖可以消除内毒素,如LPS引起的炎症,其机理是通过IkB-α途径起到作用。
4、在谷物类原料中,直链淀粉相对含量介于20~30%之间,支链淀粉介于70~80%之间,抗性淀粉的含量较低(玉米除外)。在块茎类原料中,上述淀粉含量的变异较大。
淀粉在体外消失率随孵育时间的延长而升高,但在孵育之后,升高的幅度越来越低,淀粉在仔猪体内消化率和体外消化率的相关性高。日粮总淀粉不影响淀粉在仔猪小肠各段的消化率,直链淀粉和抗性淀粉的相对含量与淀粉在仔猪小肠内的消化率程负相关。治疗淀粉和可消化淀粉与其呈正相关。
5、小结: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的相对含量是影响淀粉在断奶仔猪小肠内消化率的主要因素。
淀粉在仔猪小肠中的消化速率与其体外消失速率呈正相关性。
6、淀粉消化速率调控断奶仔猪葡萄糖代谢,我们研究了高、中、低淀粉消化率对G代谢的影响,发现高淀粉消化率有利于血液葡萄糖和胰岛素含量的快速升高,高淀粉消化率可以促进葡萄糖转运载体在空肠表达,中淀粉消化率可以促进其在回肠的表达,同样,高淀粉消化率提高了日粮氨基酸在回肠末端的消化率,高淀粉消化率促进氨基酸转运载体在空肠的表达,中淀粉消化率促进其在回肠表达。
7、结构对生长育肥猪的脂肪代谢有影响。玉米淀粉利于沉积脂肪,糯米淀粉利于肌肉生长,土豆淀粉利于骨骼的发育。糯米淀粉改善肌肉强度,糯米和土豆淀粉降低肌肉FA含量,并改变饱和与不饱和FA组成。淀粉也是非常复杂的,需要进一步研究。
《生物饲料的开发与应用》 张日俊 中国农业大学
1、 行业的困惑及突破
养猪业虽然实现了规模化、集团化,但品质改善不大,总体效益下降;总需求趋势:养殖要环保,猪肉要安全又好吃;
2、 突破:体外预消化的发酵饲料是解决安全、环保、品质与效率的最有效和实惠工具。
3、 畜牧业要做好两件事:1动物抗病力:兽医上,用好疫苗;管理好营养和肠道菌群(益生菌、发酵饲料等);2动物消化力:消化道是消化和免疫器官。总消化力=微生物(酶+发酵)消化+宿主(自身酶+物理)消化
4、 改善消化力的方法:体外预消化:发酵、酶解等,如发酵豆粕、酶解蛋白。补充酶制剂、益生菌。生物饲料或发酵饲料(全价、浓缩、原料)
抗病力和消化力都与发酵饲料密切相关
5、 发酵饲料的分类:生物全价饲料:流体:欧共体,抗生素替代的主要饲料途径;固态:鲜湿、干粉、颗粒,将成为抗生素替代的主要饲料途径。非全价生物饲料(国内):生物浓缩料:如牛羊鲜湿或干燥的生物精补料,TMR发酵蛋白原料:发酵豆粕、棉粕、菜粕等;农副水产加工副产物:槽、渣、水产下脚料等+辅料;牛羊秸草生物发酵饲料(秸秆、草+其他=TMR是一种全价生物饲料,对牛羊生产性能改善)
6、 发酵饲料的本质:发酵饲料=菌发酵料,微生物化的饲料。菌群:人工接种后,经发酵扩繁的多种微生物,饲料原料中原有的微生物(如玉米3000cfu/g)也扩繁了(趋好或趋坏),考验核心技术,否则明显(或隐性)发霉变质。代谢产物(多种SCFA、酶、B族维生素)
7、 发酵饲料特点及功能:风味好、适口性好;营养富含微生物菌体蛋白及其代谢产物,如消化酶、有机酸、小肽、醇、醛;易消化、易吸收、利用率高,增强动物的免疫力和抗病力;去抗营养因子:原料中的抗营养因子被有效降解,无刺激作用,并且无抗、无激素和药物残留,降低养殖成本,使用生物饲料,无需额外使用微生态制剂,并可降低酶制剂、酸化剂、治疗药物用量。
8、 我国发酵饲料存在的问题:没有标准、没进“饲料管理目录”,与快速发展不相适应;规模小(小工厂、条件差)、利用低质原料多,误以为生物饲料就是处理低质原料的,不正确;工程化(产业化差)、设备不匹配,大型饲料企业参与不够;质量参差不齐:菌种、营养、发酵技术、出厂质量;多以添加形式出售,没有与真正的工业化饲料融合;专业技术力量不足,将发酵饲料简单化理解。
9、 今后的发展趋势:发酵饲料重点解决:消化力、抗病力、肉品质,即解决安全、环保、品质与效率并重问题。发酵饲料发展的主要方向:生物配合料(粉料、颗粒)、生物浓缩料、原料发酵:发酵豆粕、发酵谷物
《酶制剂研究进展与应用技术》 张克英 四川农业大学
1、 饲料原料短缺,非常规饲料资源丰富综合利用率低。稻米、小麦和玉米加工副产物产量分别为6638、2541和8112万吨。蔬菜加工中叶、茎、根、皮与渣总产量为21200余万吨。
2、 畜禽消化生理缺陷
消化酶分泌不足,或活性下降;微生物菌群不成熟或平衡打破;非消化酶NSP、植酸分解酶缺乏。
3、 饲用酶制剂存在的问题:单酶种类不全,产量活性不足,生产成本较高;
4、 植酸酶对玉米和菜籽饼的能值和养分真利用率无显著影响,可显著提高豆粕的磷和钙真利用率。植酸酶和豆粕、玉米、菜籽饼来源无显著的交互作用。
5、 不同饲料的总木聚糖和水溶性木聚糖的含量不同;木聚糖酶对不同饲料总木聚糖和水溶性木聚糖的降解程度不同;木聚糖对小麦、麦麸、菜籽粕和棉籽粕的总木聚糖的降解程度最大;
6、 在正常营养水平饲粮中,同时添加纤维素复合酶与植酸酶对肉鸡日增重和料肉比与植酸酶单独使用没有显著差异;在低营养水平饲粮中添加纤维素复合酶和植酸酶与正常营养水平饲粮中添加纤维素复合酶和植酸酶对肉鸡生产性能无显著影响。
《菜籽粕去毒研究进展与应用前景》 邹成义 四川省畜科院饲料研究所
1、 四川油菜种植情况:全省5大特色优势作物之一;21市州均有种植;面积约1500万亩,位居全国第三;年产量220万吨,居全国第二。
2、 菜籽粕的饲用价值:蛋白质含量为34-38%,低于豆粕。含硫氨基酸含量略高于豆粕;粗纤维含量达12%左右,有效能值低;钙(0.6%)、磷(1%)高于豆粕。磷以植酸磷为主。
3、 菜籽粕中的抗营养因子:GS降解产生的ITC和OZT、单宁、植酸、芥子碱。
4、 菜籽粕脱毒技术简介:遗传育种、物理方法、化学方法、酶法、微生物法。
《肉猪环保型饲料开发与应用》 杨家豹 四川省畜科院饲料研究所
简单停用抗生素对养猪业及GDP影响:抗生素简单停用造成每头猪养殖效益下降50元;2013年出栏肉猪7.15亿头,产值1万亿;仅生长育肥期间停用抗生素或可造成357.5亿元损失;该损失可占生猪产值的3.57%,2013全国GDP56.8845万亿,因此,简单停用抗生素可能会造成GDP损失0.0628%。
《抗生素减量与替代的一些思考》 汪以真 浙江大学动物科学院
粪污排放量远超环境承载力:
年产10万头的猪场:每小时排放159 kg NH3, 14.5kg H2S, 25.9kg粉尘和15亿个细菌;1头猪年排泄粪便约400kg、尿液约520kg;1头牛年排泄粪便约10吨,尿液6.5吨;一只蛋鸡年排泄粪便约30kg。
环保压力空前巨大,浙江省年生猪存栏量2008-2016年,从1360万头降低到574万头,生猪年出栏量从1659万头降低到1169万头。家禽存栏量从11800万羽降低到6592万羽。
全球“禁抗”趋势
2006-2014:欧盟、韩国已全面禁止使用抗生素生长促进剂,美国已着手限制在畜禽饲料中使用预防性抗生素。
2016-2017:我国停止硫酸黏菌素用于动物促生长,我国制订《全国遏制动物源细菌耐药行动计划》,我国建议停止喹乙醇等作为添加剂在食品动物上使用。
聚焦杀菌功能,开发抗生素替代品,国内外已有10种替代方法进入审批阶段:抗体(预防、抗生素佐剂)、益生菌(预防、治疗)、细胞溶解酶(治疗)、野生型噬菌体(治疗)、工程型噬菌体(治疗)、疫苗(预防)、免疫增强剂(预防、抗生素佐剂)、抗菌肽(治疗、抗生素佐剂)、宿主防御肽(抗生素佐剂)、抗细胞膜肽(抗生素佐剂)。
发酵饲料的应用:
饲料经发酵后,粗蛋白、酸溶蛋白及乳酸含量显著提高。在日粮中添加10%发酵豆粕,可显著提高仔猪日增重及日采食量。添加15%发酵复合饲料可显著提高泌乳母猪采食量,降低背膘损失,减少发情间隔,提高仔猪断奶增重,降低腹泻率。
《饲料霉菌毒素生物降解技术》
计成 中国农业大学
霉菌毒素的污染是困扰畜产品质量的重要因素,因此,去除饲料中霉菌毒素的问题成为饲料加工和养殖企业面临的新的挑战。目前,国内外应用生物学方法讲解饲料中霉菌毒素的应用非常少,仅有一例黄曲霉毒素降解酶添加剂的相关报道。将来的发展方向是通过生物技术及基因工程的手段,将降解酶基因克隆并转化到合适的载体中进行高效表达,以提高霉菌毒素降解酶产量,开发出高纯度、高活性的新型降解酶。
生物降解的优点:
1.生物降解不仅能降解黄曲霉毒素,还能降解玉米赤霉烯酮、呕吐毒素、T-2毒素等霉菌毒素。
2.对维生素、微量元素等小分子有机化合物没有吸附作用。特异性强、降解率高,本身是蛋白质,不影响饲料的营养价值,可以循环降解。 3.降解产物无毒无害,排除体外不会造成环境污染。
4.本身是有益微生物,增强动物免疫力,对动物具有促生长作用,可以替代益生菌。
《微量元素研究进展与应用新技术》 白世平 四川农业大学
微量元素需要量数据研究滞后,我们做了一些列的研究,得出以下微量元素推荐添加量:
微量元素参与蛋壳质量:
1.Zn、Mn和Cu以辅酶的形式参与蛋壳基质的形成过程。
2.碳酸酐酶(Zn)促进碳酸钙的沉积 。
3.聚合酶(Mn)催化蛋壳糖蛋白基质的形成。
4.赖氨酰氧化酶(Cu)催化蛋壳膜的形成。
5.氨基酸螯合微量元素较无机来源对改善蛋壳质量有较好效果。
微量元素与肠道健康:1.Zn调控钙卫蛋白 2.Fe调控Hepcidin,炎症反应。
《蛋白质和蛋白源与草鱼肠道健康的关系及对策》 周小秋 四川农业大学
我国草鱼肠炎发病率最高,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大。那么引发肠炎主要原因:
1.草鱼肠道发育不完善、屏障(物理、化学、免疫)功能弱。
2.草鱼肠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易发生氧化损伤。
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越高越易发生氧化损伤,肠炎发生率和肠道脂质过氧化产物MDA含量、蛋白质氧化产物PC含量相关。
研究发现,氨氮是在生产中引起草鱼肠道发生氧化损伤的重要外因,其作用机理如下图:
蛋白质是氨氮的重要来源,降低日粮蛋白质水平能降低氨氮排泄,但是降低日粮蛋白水平对草鱼肠炎抵抗力有一定的影响。研究表明,日粮蛋白水平降低2%降低了草鱼肠道ROS清除能力,提高ROS含量,破坏了物理屏障和免疫屏障功能,从而降低肠炎抵抗能力。
研究发现,在低蛋白日粮中添加小肽,通过提高草鱼肠道ROS清除能力,增强肠道物理屏障和免疫屏障功能进而提高肠炎抵抗能力。
添加脂肪并提高其利用率,能改善低蛋白降低草鱼肠道健康。提高脂肪利用率可更利于发挥其蛋白质节约效应,外源添加脂肪酶是提高脂肪利用率的有效措施。
1.在低蛋白日粮(28%)中增加1%的脂肪,草鱼肠炎抵抗力与30%蛋白水平无差异,增重和采食量超过30%蛋白水平。
2.提高脂肪利用(低蛋白水平(28%)高脂(+1%至6%)日粮中添加1193U/Kg 脂肪酶)提高了草鱼肠炎抵抗能力和生产成绩。
3.低蛋白高脂日粮+外源脂肪酶提高肠炎抵抗能力与其降低肠道氧化损伤、缓解炎症反应、增强物理屏障和免疫屏障功能有关。
小结:
1.与其他鱼类相比,草鱼肠道发育不完善、屏障功能弱、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易发生氧化损伤是导致其肠炎发病率高的内因;环境氨氮升高,降低草鱼肠道ROS清除能力进而破坏尝到结构是导致草鱼肠炎发病的重要外因。
2.日粮蛋白水平从28%降至26%货全植物蛋白日粮降低了草鱼肠炎抵抗能力和生产成绩,这与其降低肠道ROS清除能力破坏肠道物理屏障结构和免疫屏障功能有关。
3.低蛋白日粮(蛋白水平降低2%)+0.8%酶解蛋白;或+1%脂肪;或+1%脂肪+1193U/kg脂肪酶;+0.15%Met-Met能够提高草鱼肠炎抵抗能力和生产成绩。
4.植物蛋白日粮+297mg/kg Br-DMPT;或+1.08g/kg 牛磺酸,提高了草鱼采食量和肠炎抵抗能力;验证了其通过增强肠道物理屏障和免疫屏障功能提高肠炎抵抗能力的作用机制。
5.当日粮中棉酚含量超过118mg/kg或芥酸含量超过3.2g/kg时,草鱼肠炎抵抗能力下降,其作用机理同植物蛋白日粮相似。
来源:大帝汉克
听课笔记由成都大帝汉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殷继勋、王银星、余淼、刘峰现场整理,内容未经报告者本人审阅,有所疏漏在所难免。 版权申明:笔记记载,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专家版权。文中PPT图片摄于会议现场,尊重知识产权,转载请注明PPT图片版权所有人(讲课专家),感谢会议主办方四川省饲料工业协会,感谢所有讲课专家的精彩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