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994|回复: 1

[课题] 蛋鸡脂肪肝的防治措施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9-15 08:06: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蛋鸡脂肪肝的防治措施

  脂肪肝出血性综合征是一种营养代谢疾病,是由长期的脂肪代谢障碍所引起的。蛋鸡一旦患上该病,一般需要较长时间的治疗与调整才可见效,这样往往给蛋禽生产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因此,该病应以预防为主,发病时辅以药物治疗。常用的防治措施主要有:

  坚持育成期的限制饲喂。育成期的限制饲喂至关重要,一方面,它可以保证蛋鸡体成熟与性成熟的协调一致,充分发挥鸡只的产蛋性能;另一方面它可以防止鸡只过度采食,导致脂肪沉积过多,从而影响鸡只日后的产蛋性能,同时增加鸡只患脂肪肝出血性综合征的可能性。因此,对体重达到或超过同日龄同品种标准体重的育成鸡,采取限制饲喂是非常必要的。国外有报道认为,蛋鸡在8周龄时应严格控制体重,不可过肥,否则超过8周龄后难以再控制。

  严格控制产蛋鸡的营养水平,供给营养全面的全价饲料。处于生产期的蛋鸡,代谢活动非常旺盛。在饲养过程中,既要保证充分的营养,满足蛋鸡生产和维持的各方面的需要,同时又要避免营养的不平衡(如高能低蛋白)和缺乏(如饲料中蛋氨酸、胆碱、维生素E等的不足),一定要做到营养合理与全面。

  当确诊鸡群患有脂肪肝出血性综合征时,应及时找出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通常可采取以下几种措施:

  平衡饲料营养。尤其注意饲料中能量是否过高,如果是,则可降低饲料中玉米的含量,改用麦麸代替。另有报道说,如果在饲料中增加一些富含亚油酸的植物油而减少碳水化合物的含量,则可降低脂肪肝出血性综合征的发病率。

  补充“抗脂肪肝因子”。主要是针对病情轻和即将发病的鸡群。在每千克饲料中补加氯化胆碱1 000毫克,维生素E10000国际单位,维生素B12 12毫克和肌醇900毫克,连续饲喂3~4周,或每只病鸡喂服氯化胆碱0.1~0.2毫克,连喂10天。

  调整饲养管理,适当限制饲料喂量。在不改变饲喂次数的情况下,将日饲喂总量降低1/4~1/5,鸡群产蛋高峰前限量要小,高峰后可相应增大。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楼主| 发表于 2017-9-15 08:08:01 | 显示全部楼层
更多禽病咨询:18053621905
公司专业技术团队免费帮你解答
山东潍坊玖玖牧商兽药厂家、与广大养殖户携手共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2-2 10:55,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