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765|回复: 0

蒙脱石的性能和应用机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4-28 16:08: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蒙 脱石成分为(Na,Ca) 0.33 ( Al 、Mg)2[Si4O10](OH)2•nH2O ,水的含量变化很大。颗粒细小,约0.2~1微米,具胶体分散特性,通常呈块状或土状集合体产出。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晶体属单斜晶系,一般呈不规则片 状。颜色为白色带浅灰,有时带浅蓝或浅红色,光泽暗淡;莫氏硬度2~2.5,比重 2~2.7,堆积密度为1-1.1g/mL。具有很强的吸附能力和离子交换能力 。同时还具有高度的胶体性、可塑性和粘结力。吸水性很强,加水膨胀,体积可增加几倍到十几倍。

⑴、蒙脱石具有较强的吸附性能
蒙脱石在水介质中可分散呈胶体状态。蒙脱石受热自由水很快失去,100~200℃脱去吸附水,500℃时大量晶格水开始逸出。

⑵、强大的比表面积(覆盖能力强)
蒙脱石表面积可达800-900m2/g 。

⑶、蒙脱石具有电负性
蒙脱石具有电负性,对胶体性质和流变性能影响很大。电负性主要来自三方面:晶格置换连同内部的补偿置换形成的晶格静电荷,每个晶胞约为0.66;破键产生的电负性;八面体片解离形成的电负性。

⑷、有较强的阳离子交换性能
蒙脱石以其层间可交换阳离子的种类、含量划分属型,当某一阳离子的含量超过阳离子交换容量(ΣEC)50%时,即以该阳离子命名,例如钠基蒙脱石  (ENa+/ΣEC≥50%)、钙基蒙脱石(ECa2+/ΣEC≥50%)、铝基蒙脱石 (EAl3+/ΣEC≥50%)。当层间没有一个阳离子含量超过50%交换容量时,则以含量最多的两个阳离子命名,如钙钠基蒙脱石、钙镁基蒙脱石等。

蒙脱石((MxnH2O)(Al2-xMgx)[Si4O10](OH)2)的晶体结构属于单斜晶系C2/m空间 群,a0»0.523nm,b0»0.906nm,c0值可变,当结构单位层之间无水时c0»0.960nm,如果结构单位层之间有水分子存在,则c0值 将随水分子的多少以及层间可交换的阳离子不同而不同,Z=2,为2:1型层状结构。在铝氧八面体层中,大约有1/3的Al3+离子被Mg2+离子取代,为 了平衡多余的负电价,结构单位层之间有其它阳离子进入,如Na+、Ca2+等离子以水化阳离子的形式进入结构,但水化阳离子和硅氧四面体中O2-离子的作 用力较弱,在一定的条件下这些水化阳离子容易被交换出来,因此,c轴可以膨胀以及阳离子交换容量大是蒙脱石的结构特征。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4-3 07:29,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