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452|回复: 0

云上牛:平凉颉岭村养牛大户马畔单以后请叫他马文忠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12-26 11:22: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据甘肃日报报道 ( 记者 惠程华 ) 崆峒区峡门回族乡颉岭村常湾社回族兄弟马畔单现如今成了村里的养牛大户,前来参观、学习的人多了,接受记者的采访也多了,马畔单就想着把自己的“学名”叫出来。

  马畔单为啥要把自己的“学名”叫出来呢?这事儿还得从双联行动和精准扶贫攻坚战说起。

  颉岭是峡门乡最偏远的南部山区村,没水吃、路难走,村民住的是土坯房和土窑洞。乡党委书记朱建民一句话道出了颉岭村贫困的过去——颉岭人有三件宝:“鞭杆、雨鞋、烂棉袄。”村里的耕地全部散落在七沟八梁上,种地靠牛,拉水也离不开牛,鞭杆不仅能吆牛,还能上山爬沟做拐杖。村民长年累月走的是羊肠小道,天阴下雨,泥泞的山道几天都干不了,出门走山路离不开一双雨鞋。颉岭村高寒阴湿,一件烂棉袄常年披在身上。

  村子穷,人就思谋着往外走。马畔单的父亲早年因为家里穷,入赘到了宁夏回族自治区的泾源县,土地承包到户那年才回到家乡。38年前,马畔单出生时恰逢周四,他父亲就随口取了这个“经名”。因为家里穷,马畔单没有上过一天学,给他起的“学名”自然也就没有人叫过。打小马畔单就跟着父亲放牛,也没有啥技能。后来成家立业,马畔单住进了父亲分给他的两间锅头连炕的土坯房和一间灶房,养了一头牛耕地拉水,靠着种植的15亩山地过日子。

  马畔单爱牛如子,从放养1头牛到4头牛,他家的日子也一天天好起来。山上草场面积大,马畔单就想着多养一些牛,可是山里缺水,加上电力不足,铡草机也发挥不了作用,他的这个愿望一直没能实现。

  双联行动和精准扶贫攻坚战开始后,乡里实施了移民搬迁,马畔单随着村里人一起搬迁到了靠近公路沿线的移民新村,这里不仅水、电、路、有线电视齐全,而且还有专门修建的养殖小区,马畔单一口气包下了两个温棚,养了16头牛,铡草机也派上了大用场,农用车在平展展的水泥路上“撒欢子”跑呢。在兰州大学专家的指导下,马畔单种植了6亩墨西哥玉米,专门用来喂牛,他说,墨西哥玉米产量高,青贮后牛爱吃,肯上膘。过去咱没有文化,就是凭老一辈人的经验养牛,加上条件差,生活没有盼头、日子没有过头、前程没有想头。现在,全家搬进了移民新村,在专家的指导下,村里成立了利民养殖合作社,牛产业越做越大,大家生活有了劲头,日子有了盼头,前程有了奔头。

  村主任马文成说,马畔单家的变化就是颉岭村精准扶贫工作的缩影。过去村里的“老三宝”换成了现在的铡草机、农用车、摩托车“新三宝”。眼下,马畔单还有一个最大的愿望就是要大伙儿叫他的“学名”——马文忠。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1-21 09:39,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