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大肠杆菌病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传染病。 该病因鸡的品种、年龄、抵抗力及病菌的致病力、感染途径的不同,而出现不同的症状和病理变化。 病鸡常出现败血症、肉芽肿、喉头综合征、气囊炎、腹膜炎、输卵管炎、卵黄囊炎、滑膜炎、眼球炎和脐炎等,其中以出现急性败血症和卵黄性腹膜炎为多。
& d% {+ j. f2 y( p8 M
& i. h. X8 M4 v) _/ a0 `发病情况+ ^0 N; w' H0 F" {8 J/ J7 n0 F
某鸡场购进 3 000 只肉鸡苗进行饲养, 购入 的鸡苗精神状况良好, 并接种了鸡新城疫疫苗。鸡苗饲养到 30 日龄时出现发病,发病第 2 d 死亡20 只,第 6 d 达到死亡高峰,共死鸡 210 只。
! t& u- ^" B6 C8 ~: ~( J2 n& `* a) j$ w: A2 _; D( Q
! m! g# u$ H' N4 i; z
临床症状$ e; ?% S. H. g/ w
病鸡精神沉郁、不爱活动、两翅下垂、羽毛松乱、闭目呆立、呼吸困难、少食或不食、体温升高,鸡冠萎缩、发白,腹泻,排灰白色的水样粪便,肛门周围被粪便沾染,有的鸡泄殖腔红肿、外翻,腹部膨胀,眼球凹陷,且眼角处有干酪样渗出物,部分病鸡衰竭而亡。2 p) g) ` Q* Z+ E0 a- G
0 R2 v6 J) |% }* }- z
, @3 F: A! q$ L. ]( P( J药物治疗
8 u L6 h! p3 Z$ s/ G: ? 采用敏感药物对病鸡进行治疗,可用壮观霉素混饮,1~2 g/L 水,连用 3~5 d,丁胺卡那霉素,5~7.5 mg/kg 体重肌肉注射, 连用3~5 d。 鸡场应加强通风,并淘汰症状严重的病鸡。6 `7 u& k6 D5 f' D
. T4 X, [4 {2 C
9 l% F# _# |" I8 P$ h3 { s/ x
消毒 % H* V; B2 }) h/ h4 C7 I( u5 S
病鸡由专人饲养,彻底清除舍内的粪便、垫草和垃圾。 加强鸡舍消毒,舍内用 0.5%百毒杀和0.3%过氧乙酸交替消毒,每天消毒一次,连续消毒 7 d,以后每隔 2 d 消毒一次。 饲槽、饮水器和用具用 2%的烧碱溶液彻底洗刷后,用清水冲洗,最后在太阳下晒 2 h 以上再用。9 w2 H' V; l7 G
7 l" C5 ?- q% y8 T, d
6 }7 M- Q# h5 x0 C3 e加强饲养管理 ! j. }, e/ r- R/ J5 g8 y8 M3 c' N
改善饲养环境,避免鸡发生应激。 合理搭配饲料,保持饲料、饮水清洁,保持舍内空气流通,降低舍内二氧化碳、氨气、硫化氢等有害气体浓度。: { N' K: i$ [; ^$ w( v0 v
降低饲养密度,降低湿度,避免骤冷骤热,减少各种有害刺激。 对患鸡进行隔离治疗,病死鸡进行无害化处理。7 [& y6 p9 R! w7 }/ U7 h
% W) t0 m4 b1 ^% h2 D: v) R
: I; d1 ^+ W/ H# u) l( i 禽源性大肠杆菌的耐药性复杂,各地不同时间分离的菌株的耐药性有较大差异。 尽管大肠杆菌血清型复杂,但用药仍是控制鸡大肠杆菌病的重要手段。' m* U7 z% |* Y) U# x
防治本病应遵循以下原则:选用高度敏感药物治疗本病,避免盲目用药,无条件进行药敏试验的鸡场,应选择平时不常用的药物或新药对本病进行治疗,同时避免选用单一的原粉,而尽量选用复合性药物治疗本病;治疗本病时,用药剂量和疗程应足够, 并应选择合适的给药方法,但应避免用药量过大,以防引发中毒。
V! @0 f4 j: }4 g. h2 b! `* b 大肠杆菌病常常会导致继发感染或混合感染, 故治疗时要注意对原发病或混合感染的防治。; ~, P( z P+ J( s$ {. u! c7 D. P
5 N+ ]* U4 E9 _/ w# g1 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