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372|回复: 0

[饲料] 玉米临储政策改革需处理好三大关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7-12 09:10: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国的政府临时存储玉米挂牌收购价格(玉米临储)政策,在保护农民收益、稳定种植预期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这会诱导玉米生产者过度种植,“只看政策不看市场”,以致玉米的“产量、库存量、进口量”三量齐增,政府财政压力与日俱增。2016年4月,东北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玉米开始执行“市场化收购”加“补贴”的新机制,玉米市场开始由“政策市”向“市场市”转变,以使价格反映市场供求关系,调节生产和需求。这一转变事关农民切身利益和农村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在推行过程中需要处理好三大关系。

  玉米与替代物的比价平衡

  玉米由“政策市”走向“市场市”,首先要解决的是农民种植抉择问题。此次四省区玉米临储市场化改革,预计调减玉米播种面积1000万亩以上,重点是调减我国东北冷凉区、北方农牧交替区、西部风沙干旱区、太行沿线区及西南石漠化区,即我国“镰刀弯”区域。借此契机,进一步优化农业种植结构,提高农业资源配置效率,也是当前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出路。为此,首先要搞好玉米与替代物之间的比价平衡。四省区(主要是黑龙江和内蒙古地区)玉米替代物的最佳选择是大豆。然而,我国大豆的综合收益仅为玉米的一半左右。因此,要提高大豆的种植面积,必须提高大豆的目标价格,即提高大豆玉米的比价,缩小农民的心理预期差距,保障种植大豆的收益。同时,根据目标价与市场价之间的差额,对豆农实施直接补贴,提高种植大豆的积极性,使我国的大豆重新占领国内外市场。其次,鉴于东北地区是马铃薯种植优势区域,要根据2016年农业部《关于推进马铃薯产业开发的指导意见》,加强对马铃薯主粮化的宣传和引导,全力推广马铃薯的种植,加强技术和产品创新,努力推进马铃薯的加工转化,延伸产业链条,增加其附加值。要建立健全覆盖马铃薯生产、加工、流通整个产业链的产业支持政策,推动马铃薯成为我国主粮之一。最后,落实《全国种植业结构调整规划(2016—2020年)》,在东北玉米非主产区以及干旱地区因地制宜发展耐寒的杂粮、杂豆、青贮玉米、花生等经济作物,积极推进粮改饲、玉米与大豆轮作和启动耕地轮作休耕制度,推进种植业与畜牧业、种植业与养殖业的协调发展。

  政策退出与保障农民利益

  玉米由“政策市”回归“市场市”的转变,使玉米价格面临较大的下行压力,农民将损失一定的种植玉米收益。农民是农村发展的主体,保障农民的切身利益和种粮积极性尤为重要,这事关农民的生存和发展,关乎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稳定。在玉米临储政策退出过程中,首先要探索其改革的利益补偿机制,在一定范围内对农户直接进行补贴。对玉米生产者的补贴方案要遵循“谁种补谁”的原则,简化政策操作,据实补贴到实际生产者。可以考虑按玉米种植面积进行直接补贴,补贴标准根据改革过程中价格调低后种粮收益减少情况确定,并随价格调低逐年提高补贴标准。政府可以设定一个目标价格,市场价格与目标价格的差额,由政府直接进行补贴。据测算,我国一吨玉米的库存成本为250元左右,可以以低于玉米库存成本一定比例的标准进行补贴,比例标准要根据我国的财政收支情况科学确定。其次,地方政府应采取有效措施驱动市场,妥善解决玉米的“销售难”问题。通过政策倾斜、资金投入,大力支持粮食收储企业收购玉米,并积极搭建玉米营销平台,疏通玉米销售的各种渠道。四省区还要尽快构建“北粮南运”现代物流体系,使其常态化、经常化,逐步形成产区多产粮、销区多存粮的良好局面。最后,政府要出台相关产业政策,解决玉米产业链下游消费问题。积极拓宽玉米的加工转化需求,尤其是加大对国内非转基因玉米深加工企业的扶持力度,鼓励大型农产品加工企业到东北布局生产基地,大力推广燃料乙醇加工、淀粉加工等,进一步合理调整玉米主产区供需关系。

  去库存与保障粮食安全

  玉米由“政策市”回归“市场市”转变,还要处理好去库存与保障粮食安全之间的关系。据统计,截至2016年1月底,仅东北国储玉米收购量累计8155.79万吨,中国玉米库存量已占全球总库存量的45%以上。玉米高库存导致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分割的“水坝效应”,国内外玉米价格严重倒挂。因此,去库存就成为此次玉米临储政策改革的应有之义。去库存的同时,必须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尤其是口粮安全,确保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应在坚持“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的前提下,循序渐进地进行粮食供给侧去库存。首先,在取消玉米托市收购之后,短期内应该继续保持对稻谷、小麦的临储政策,维持农民的粮食种植预期,做到稻谷和小麦实现完全自给,保障我国粮食的供给能力。其次,在提高国内粮食产能的同时,积极参与粮食的对外贸易。建立全球粮食进口供应网络,拓宽粮食进口渠道,加强与国外粮食生产的投资与合作,保障我国粮食进口来源的稳定可靠。最后,还要充分利用国外市场,引导我国大型涉农企业尤其是竞争力强的农业资本集团,对外开展直接投资,建立全球农业资源供应链,稳步推动农业“走出去”。要谋划建立全球大宗农业商品交易中心,为我国在国际大宗农产品交易上争取更大的话语权。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侯荣娜)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4-11-15 12:19,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