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3年6月11日星期二,《羊城晚报》在第B08版《健康周刊》中刊登了一则以《高温杀不死黄曲霉毒素》为题目的报道。报道当中,记者邀请了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药学部主任药师唐洪梅作为受访专家,并对黄曲霉毒素洗不掉、烫不死、毒性强以及人们对其认识的误区作了比较详细的说明。这则消息不仅普及了有关黄曲霉毒素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让老百姓知道了黄曲霉毒素中毒的预防措施。
黄曲霉毒素,是全球范围内尤其是发展中国家食物中常见的污染毒物之一,是危及食品安全和人类健康的主要因素。黄曲霉毒素是曲霉属真菌包括黄曲霉菌、寄生曲霉菌、集峰曲霉菌、黑曲霉菌和溜曲霉菌等产生的次级代谢产物,是一大类具有相似分子结构和理化性质的化合物,是迄今在自然界中已被发现的理化性质最稳定的真菌毒素。在上述的曲霉属真菌中,黄曲霉菌和寄生曲霉最为普遍,广泛侵染玉米、花生、大豆、棉花、高粱、辣椒和坚果等寄主并能持续产毒,其中玉米和花生最易受到感染。黄曲霉毒素对人和动物的肝脏及中枢神经有很大的毒害作用,一次性大量摄入可引起人或动物的急性中毒甚至死亡,小剂量长期摄入可引起致畸、致突变和致癌。
黄曲霉毒素不仅对人类健康危害极大,它还能通过污染农作物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据联合国粮食与农业组织报道,全球每年约有25%的农作物受到霉菌及其毒素的污染,约有2%的农作物因污染严重而失去利用价值。由此估计,全球每年因此污染问题而造成的直接或间接经济损失高达数百亿美元。近年来,世界各国对黄曲霉毒素的限量标准越来越严格。2000年以来,由于多批出口花生因污染被退货或销毁,黄曲霉毒素已成为我国花生出口贸易的最大障碍之一。然而,我国是世界花生和玉米生产和消费的大国,其产品不仅是主要的食用及畜牧养殖饲料的重要来源,花生还是我国为数不多的具有明显竞争优势的出口创汇农产品。因此可见,降低农作物和养殖业中的黄曲霉毒素污染,是现代农业生产的重要任务之一。
受到黄曲霉毒素污染、积累和残留的粮食和食品,危害着人们的健康,危害着农业、畜牧业和食品工业高效、安全和持续性的发展。因此,正确认识黄曲霉毒素的危害性,降低粮食、动物产品和食品中的黄曲霉毒素污染,具有重大意义。
黄曲霉毒素危害范围广,毒性大,积极防治十分必要。但是众所周知,黄曲霉毒素之所以引起众多养殖户的烦恼是因为它易产生,难消灭,至今尚未发现消灭黄曲霉毒素的特效药。但是,伊美瑞斯蒙脱石对美剧毒素的吸附效果在同类产品中很显著。因此,在饲料中添加一定量的伊美瑞斯蒙脱石很有必要。不论是从效果角度、还是经济角度都是不二之选。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