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肝综合症 是产蛋鸡在产蛋高峰期常见的营养代谢性疾病,主要特征是肝脏脂肪(基本形式是甘油三酯)积聚过多。临床主要表现是产蛋率降低或达不到高峰;发病鸡躯体肥胖,一般会超过正常体重的25-30%;采食减少,站立不稳,喜卧,冠髯增大、发白;严重者嗜眠、体温升高。脂肪肝综合症是一种慢性疾病,发病初期并无临床表现,随着脂肪在肝脏中的不断聚集,随后才逐步表现出临床症状,如果未及时发现,会出现大面积死亡。
解剖发现肝脏一般易碎且肥大,肝脏呈棕褐色到淡黄色不等,边缘钝圆,表面油腻,常伴随有出血点、血肿或坏死灶。本病多因肝脏功能障碍或肝脏血管破裂出血致死,所以又称为脂肪肝出血综合征( FLHS)。脂肪肝发病较为普遍,群体性发病较多,死亡率一般低于5%,但有时会高达20-30%,由于脂肪肝早期阶段不易察觉,容易被养殖户忽视,一旦临床表现出来,则已经是较为严重的后期阶段,给养禽业造成巨大损失,应予以密切关注。
发病原理
肝脏是鸡体内重要的脂肪代谢器官,产蛋鸡 90%以上的脂肪代谢发生在肝脏。其合成脂肪的原料来源于胃肠道吸收的脂肪及碳水化合物的分解产物,其中,碳水化合物是最主要的来源,据计算,通常产一枚蛋约需要6g由饲料中的碳水化合物转化而来的脂肪。在产蛋高峰期,肝脏合成脂肪酸的能力大为增强,脂肪酸可以与α-磷酸甘油反应生成甘油三酯(TG),肝脏内因此会积聚大量的TG。在正常情况下,TG会与载脂蛋白、磷脂、胆固醇及其酯等构成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后,通过血液循环运送到生长中的卵母细胞和其它肝外组织加以利用。但在遗传、营养、应激、毒物、激素等各种因素的影响下,如果蛋鸡肝脏合成的脂肪增多,肝脏分解脂肪的效率降低或者转运不及时,都会导致脂肪在肝脏聚集,使肝细胞肥大并且增殖,继而因压力增大导致肝细胞破裂,脂肪外溢到细胞间隙引起细胞变性,肝功能严重受损,同时因为肝细胞毛细血管的破裂,导致肝脏出血点、血肿和坏死灶增多的临床表现。
发病原因
脂肪肝综合症( FLS)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现已明确的有遗传、营养、毒素、激素、饲养管理制度等几类因素。
遗传因素
产蛋鸡脂肪肝综合症发病率因鸡的品种、品系不同而有很大差异,有人通过遗传分析证明,该病的发生与特定的遗传相关性是很强的;鹅肥肝的生产实践证明,朗德灰鹅合成脂肪酸的能力远远高于波兰白鹅,若想生产鹅肥肝,应首先选用朗德灰鹅。因此,进行产蛋鸡的品种选育时,应注意将 FLS的发生率作为重要的选育指标。
营养因素
(1)能蛋比失衡。在自由采食的饲养条件下,饲喂高能低蛋白饲料,很容易使能量摄入过多。过多的能量被吸收后,就会在肝脏内转化成为脂肪贮存起来,同时,由于蛋白摄入相对不足。脂肪转移因子活力受到影响,卵巢发育受阻,原本用于产蛋的脂肪无法排出体外,必然在肝脏内积聚;另一方面会使转运脂肪的载脂蛋白减少,也会促进TG在肝内积累,导致FLS。
(2)矿物质、维生素和其它营养物质缺乏。日粮中Ca含量过低,会使产蛋减少或完全停止,而鸡群采食量仍然会维持正常水平,过剩的营养就被转化成为脂肪沉积于肝脏中。Zn、Se、Cu、Fe、Mn等矿质元素和叶酸、VB12、生物素、VC、VE等维生素以及胆碱、蛋氨酸、丝氨酸等营养物质,也直接或间接地参与肝内脂肪的转运过程,这些物质缺乏,同样也会TG积聚并引发FLS。
毒物因素
饲料发霉后,容易产生毒素,这些毒素对机体是有害的,特别是黄曲霉毒素和镰刀菌的 T2毒素,最容易使肝脏受害而致肝功能障碍和脂蛋白合成受阻,从而引起肝脏脂肪沉积和血管变脆而出血。现已证实,产蛋鸡饲料中存在的红青霉毒素也是引发FLS的一个重要因素;饲喂未经脱毒处理的菜籽饼,也会诱发FLS。
四环素是一种代谢抑制药,在发挥抑菌作用的同时,也可以抑制肝脏载脂蛋白的合成,进而影响肝内脂肪的转运,造成肝内 TG堆积。其它药物或毒物如环己烷、蓖麻碱、砷、铅、银、汞等,均可通过抑制蛋白质的合成而导致产蛋鸡发生脂肪肝。
激素因素
雌激素、生长激素、胰岛素等激素,都可以通过影响脂肪代谢,糖代谢和蛋白质代谢来间接影响脂肪肝的发病。比如胰岛素可以增加糖代谢,加快脂肪的合成,促使大量的碳水化合物转变成脂肪、增加游离脂肪酸的产生、抑制脂肪酸的氧化,使肝脏脂肪的沉积增多。雌二醇则可以使卵巢发育加快,脂蛋白的合成快速增加,加快脂肪的转运和体内脂肪的消耗。因此,脂肪肝的产生与激素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一旦内分泌紊乱,势必会造成代谢障碍,对产蛋鸡的脂肪代谢产生巨大影响。
应激因素
据研究, FLS一般多发生于高温季节或高温之后。因为鸡在高温环境中会产生热应激,使机体代谢紊乱,再加上诸如捕捉惊吓、通风换气的影响、突然停电、接种疫苗、动物惊扰、饲料突然更换等应激因素,很容易诱发FLS。
饲养制度
笼养鸡比散养鸡容易发生 FLS,原因是前者活动量少,脂肪更容易沉积。饲喂以玉米为主构成的日粮,不采取必要的限饲制度等,都会使FLS的发生率明显升高。
防治措施
产蛋鸡脂肪肝综合症是一种代谢性疾病,它完全可以通过加强饲养管理进行控制,生产上应针对该症发生的主要原因,积极进行防治。
加强日常管理
减少养殖密度。笼养鸡、网上养鸡饲养密度要小,要给鸡只足够的活动空间,地面平养鸡要经常清除粪便,保持鸡舍清洁;高温阴雨天气,料槽要及时清理;认真做好饲料保管工作,防止饲料发霉、变质。
控制应激
产蛋鸡的日常管理中,一定要注意减少各种应激反应,特别是在产蛋高峰期,尤其需要注意饲料更换、转群、分舍、高温、疫苗注射、清理鸡舍及各种噪音带来的应激反应。热应激是引起 FLS的重要因素,为预防热应激反应,高温季节应加大VC用量,可在饲料中添加0.04%的VC或0.4%的NaHCO3,同时用0.01-0.02%的VC饮水。
采取限饲制度
有人通过试验,得出结论,降低日粮代谢能( 12.13-10.45MJ/kg),可降低肝脏中脂肪含量而对产蛋量没有明显影响。鸡群产蛋高峰期前限食量要小,高峰后限食量可大,小型鸡种可在120日龄后开始限饲,一般限喂量为8-12%。
完善饲料营养
(1)严禁使用发霉变质的饲料;菜籽饼的用量不应超过配合饲料总量的5%。
(2)营养全面化。要按照鸡群生长要求,在饲料中配齐各种营养成分,尤其是蛋氨酸、丝氨酸、氯化胆碱以及叶酸、VB12、生物素、VC、VE等。育成鸡从16周龄至鸡群产蛋率达5%这一时期,要饲喂含钙2.0-2.5%的后备鸡日粮。
(3)饲料多样化。黑麦具有降低肝脏中脂肪含量的特性,以小麦、黑麦、燕麦、大麦为基础日粮的鸡群,亚临床FLS的发生率比以玉米为基础日粮的鸡群明显偏低。建议在产蛋鸡日粮中添加适量的麦类代替部分玉米,同时使用适量的鱼粉、苜蓿粉、酵母等。据试验,日粮中添加亚麻籽(100mg/kg)、亚麻油(40g/kg)、n-3脂肪酸(100g/kg),能降低产蛋鸡的体重和肝脏中脂肪含量而不影响产蛋,有条件的地方不妨一试。
(4)控制好能量蛋白比。日粮中能量蛋白比过高是导致产蛋鸡FLS的根本原因,因此,应适度降低产蛋鸡日粮能量水平、提高蛋白质含量。试验证明,给产蛋鸡饲喂高能量蛋白比日粮(66.94),FLS的发生率为30%,而饲喂低能量蛋白比日粮(60.92),该病的发生率为0。另外,产蛋鸡对钙的需求量特别大,为防止因需求钙而过量采食饲料导致FLS的发生,应在产蛋期补饲高钙饲料如碎贝壳、脱脂骨粉等。
(5)及时治疗。因为FLS病鸡的初期症状不明显,所以,在临床上不易诊断和治疗,一般只能采取被动淘汰的方法,但如果诊断确切,早期的FLS完全可以治愈。治疗时主要是采取改善能量蛋白的比例,适当降低能量。还可采用在饲料中多补充氯化胆碱、蛋氨酸、VE、烟酸、肌醇等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