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349|回复: 0

如何应对仔猪营养性腹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4-25 09:17: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乳仔猪腹泻是集约化养猪生产条件下的一种典型的多因素性疾病,是目前最严重的仔猪疾病群之一,也是引起仔猪死亡的重要原因,据调查,仔猪因腹泻死亡占仔猪死亡总数的39.8%。30kg以下的仔猪,全年平均发病率46.5%,死亡率10.3%。乳仔猪腹泻在养猪业危害中居首位,严重威胁着养猪业的健康发展,导致饲料报酬率较低、仔猪成活率下降、生长缓慢、生长发育停滞(即所谓的僵猪),甚至死亡,从而给现代养猪也带来巨大的损失。

基础营养因素导致腹泻乳仔猪腹泻原因:

    营养因素主要包括乳仔猪消化机能不健全、日粮抗原过敏、营养缺乏等。
    乳仔猪消化机能不健全(日粮营养浓度高或不平衡):断奶仔猪由于胆汁酸分泌的不足和消化系统发育不健全,此时又为了乳仔猪的快速生长我们将饲料的营养浓度做的过高,远超出了仔猪本身的消化能力,本来仔猪以母乳的乳蛋白和乳脂提供营养为主,而对植物性的蛋白和脂肪吸收利用率较低,加上断奶应激,降低了消化酶的水平,消化不完全的饲料为肠内致病性大肠杆菌及有害微生物的繁殖提供了有利条件,最终因消化不良而腹泻。
    日粮抗原过敏:胃肠黏膜中存在大量的淋巴组织,通过体液和(或)细胞免疫对抗进入胃肠道的抗原物质。仔猪由于消化道及其酶系统尚未发育健全,尤其是蛋白酶、脂肪酶活性在6—8周龄前很低,在采食饲料时,饲料中的抗原物质,包括无害的蛋白质通常可激发系统的免疫反应,在获得免疫耐受之前,通常要经历一段过敏时期,即饲料抗原引发仔猪发生细胞介导的超敏反应(迟发性超敏反应),导致小肠损伤。主要表现为小肠绒毛萎缩、隐窝增生,进而引起功能变化而腹泻。此外,由于肠道组织的损伤,病原微生物可乘虚而人,加剧腹泻病程。断奶仔猪在进食固体饲料或变换饲料后,一般3—5天出现腹泻,在无病原微生物的参与下,一个星期左右病情得以缓解。
    营养缺乏:仔猪缺乏维生素(如叶酸、烟酸、泛酸)、矿物质或其它必需的营养物质(如微量元素锌、硒、铁、铜),导致抵抗力降低而出现下痢。病仔猪排淡黄色、白色、灰绿色糨糊状或水样恶臭稀粪。


营养性腹泻的应对措施:

    1、对于饲料中蛋白过高时可以适当的补充能量和胆汁酸,使能量和氨基酸得到平衡从而蛋白质和脂肪都能得以吸收利用。对于能量过高的情况导致的脂肪性腹泻可以适当的补充胆汁酸。
    2、在哺乳母猪饲粮中添加脂肪和提高母猪免疫水平的植物提取物 ,提高母乳的质量和免疫水平,从而间接提高乳猪的抵抗力。
    3、仔猪出生后,让其及早(15分钟内)吃上初乳,获得被动免疫保护。同时,在断奶前后的仔猪饲料中适当胆汁酸、微生态制剂、酶制剂等可弥补其内源性胆汁酸和消化酶分泌的不足、保持胃内酸度,提高脂肪酶、胃蛋白酶活性,提高饲料蛋白质和脂肪的利用率,促进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加快仔猪生长发育,有效地预防和降低仔猪腹泻。仔猪出生后及时补铁、硒和维生素E可有效防治仔猪营养性贫血和硒缺乏症,但补硒和补铁应间隔7天以上,以防两者拮抗。
  4、加强管理,减少各种应激反应。仔猪自身神经调节和体温调节机能尚不完善,对各种应激因素的刺激适应性较差,易造成消化机能的紊乱引起腹泻。因此,保持舍内温暖和一定湿度(50%一60%)、避免温度骤然升降,加强环境卫生消毒工作,保持分娩舍、保育舍清洁、卫生、干燥;逐步断奶(白天将母猪隔离,夜间母仔合并,最后去母留仔),保持断奶前的饲喂次数和方式;逐渐更换饲料。避免能引起仔猪腹泻的各种应激反应对预防仔猪腹泻至关重要。必要的情况下可以使用一些天然的抗应激、清除自由基的产品(如植物提取物、微生态制剂等)
99副本.jpg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4-19 18:02,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