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754|回复: 0

家禽养殖的两大隐患:免疫抑制与霉菌毒素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4-20 16:30: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近几年,肉鸡、蛋鸡的疫苗免疫密度虽然不断加大,但疫病的保护率、临床治愈率越来越低,生产性能逐年下降,应激反应也越来越大,死淘率逐年上升,呼吸道病、肠道病久治不愈。大家都在不断的思考,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实践证明,免疫抑制和霉菌毒素的污染,是导致家禽上述现象的两个重要的因素。

  一、免疫抑制及免疫抑制病

  1.病症

  ①出现应激反应。给鸡正常防疫时,机体不能产生应有的免疫应答,抗体均匀度差;接种呼吸道疫苗时反应强烈,不接种时没有呼吸道症状,接种一两天后即出现呼噜、甩鼻、咳嗽等呼吸道症状;蛋鸡接种油苗,出现产蛋下降等。

  ②生产性能降低。如肉鸡生长发育不良、体重参差不齐、羽毛发育差,出现部分“僵鸡”,尤其以幼雏为重;生产性能差,如肉鸡料肉比高,蛋鸡产蛋率低、产蛋高峰期维持短。

  ③抵抗力降低。疾病多发,感染疾病时引起较严重的病状,如支原体、大肠杆菌、球虫病等。

  2.原因

  近年来,临床上多种病毒性疾病病原毒株发生变异且感染力不断增强,新病多发且难以控制的现状越来越明显。为保障养殖成功,养殖场在疾病防控方面必须通过增加免疫的次数和剂量来应对。以蛋鸡禽流感防疫为例,原来不需要防疫,现在一般鸡场对H9要做两次免疫,H5做4次免疫,个别地区为保证免疫效果,又人为地加大防疫剂量,再加上其他正常疾病防疫、新发病的防疫,使鸡的免疫应答系统由原来的正常工作状态转变为长期的超负荷状态,机体即出现了“免疫抑制”。

  当前,临床上鸡的主要免疫抑制病有:呼肠孤病毒、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法氏囊炎、马立克氏病、J-亚群白血病、传染性贫血、真菌感染等。

  3.防治措施

  ①加强饲养管理,强化生物安全防御措施。使用全价营养的饲料,尽量减轻或避免风、光、冷、热、湿度、噪音等应激因素对鸡群的影响;建立良好的生物安全体系,保护鸡群不受或少受外源病原微生物的侵袭。提倡后备鸡与产蛋鸡分别饲养,调整结构,进一步分工;实行全进全出的饲养管理制度。

  ②正确使用药物。根据病情,合理选择使用药物。使用药物时疗程要适当,避免长期使用;严格按照使用范围使用糖皮质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尽量避免使用甲砜霉素等对免疫抑制作用强烈的药物,以防造成免疫失败。在免疫前或免疫的同时,适当使用免疫增强剂如左旋咪唑等,可提高机体免疫功能,避免免疫抑制的发生。许多中草药也可以提高机体的抗体水平及免疫力。如补益类中药大多具有多糖类成分,如人参多糖、黄芪多糖、党参多糖等,能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清热解毒类中药如板蓝根、鱼腥草、黄连、黄芩、黄柏、穿心莲等也有增强鸡的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该类药物还可有效地抑制病原菌的繁殖,可用于传染性疾病的防治。

  ③正确选择疫苗和生物制品。加强对种鸡群病毒性免疫抑制病的免疫,将母源抗体提供给后代,使子代鸡在低日龄内得到被动保护,防止鸡群出现早期的免疫抑制感染,有效防制疾病的发生。

  但在免疫时应根据养殖场的具体情况,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加强抗体监测。而对于禽白血病和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病毒,在当前仍缺乏有效疫苗预防控制的情况下,只能凭借敏感的诊断方法检出阳性鸡后进行淘汰,所以更需要加强诊断与疫情调查,做到及早发现,及早淘汰带毒病鸡,净化种群。

  在使用弱毒疫苗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生产厂家的鸡胚原材料的来源,严格禁用非SPF来源的弱毒疫苗,防止由于疫苗污染而人为造成鸡群的感染。制造家禽疫苗所用的SPF鸡胚必须经过17种病原(13种病毒病、2种细菌病、2种支原体)的检测,结果阴性方可使用。非SPF鸡胚由于蛋中含有抗体,抑制病毒增殖,致使疫苗抗原量不足。生产疫苗用的鸡胚污染了外源性病原,尤其是蛋传递的病原,如果鸡用活疫苗中也就污染了外源病原。这些蛋传递的病原污染的疫苗可能会随着疫苗的使用引起免疫抑制或免疫失败,或使免疫鸡群发病,人为地造成疾病的传播。

  二、霉菌毒素的污染

  1.病症

  ①肉鸡。近几年,肉鸡生长缓慢,临床上肌胃炎、腺胃炎病例多发且久治不愈;腹泻现象严重,球虫肠炎反复发作,大肠杆菌易感性增强;养殖场户不敢停药,增加了药费投入,严重影响饲料报酬和正常生长;出现了严重的免疫抑制,疫苗免疫后,鸡体内的抗体不能达到应有的滴度,饲养后期非典型新城疫、禽流感等病毒性疾病的易感性大大增强,养殖风险越来越大。

  ②种鸡。产蛋量、受精率、死胚率、孵化率降低,蛋壳质量下降,免疫抑制病高发。

  ③蛋鸡。产蛋量、蛋壳质量下降,严重影响蛋鸡群的生产性能。

  2.原因

  ①饲料原料价格上涨对霉菌毒素中毒的影响。蛋白饲料原料中,菜籽粕、棉籽粕、花生饼、向日葵仁饼、椰子粉和棕榈仁粉等,比传统的蛋白饲料原料如豆粕,更容易污染霉菌毒素。当传统饲料原料的价格上涨的时候,饲料生产企业就会选择使用豆粕的替代品,而这就增加了霉菌毒素中毒的几率。同样,玉米价格的上涨,也会迫使饲料加工企业寻找其他能量饲料原料替代品,包括米糠和麦麸副产品等;副产品和饲料原料替代品的使用增多,虽然能降低饲料成本,但也使得引入污染霉菌毒素的原料的几率大大增加了。

  ② 饲料原料发霉变质。饲料原料中的玉米、豆粕、鱼粉等发霉变质,是导致鸡群霉菌毒素污染甚至中毒的直接原因。全球气候的变化,为霉菌生长繁殖提供了很好的条件。玉米在收获季节雨水过多,收割前在地里可能已经发霉,收割后不能及时晾晒,导致发霉变质。霉变玉米产生的毒素主要有黄曲霉菌、赤霉烯酮、呕吐霉素等。豆粕和鱼粉在保存过程中也会污染霉菌,并产生霉菌毒素。制霉菌素对以上霉菌毒素效果显着。

  ③垫料污染。地面养鸡的垫料主要有花生壳、稻壳、麦秸、木屑等,在高温高湿环境下,这些垫料容易发霉。在养殖中采食垫料或者掉在垫料上的饲料,就可以导致霉菌感染或采食入霉菌毒素。

  3.防治措施

  ①搞好饲养管理,尽量排除霉变因素,避免使用发霉的饲料或饲料原料,做好饲料和饲料原料的储存工作。加强鸡舍消毒,防止垫料霉变,更换发霉的垫料。

  ②经常使用具有吸附霉菌毒素、调理肠道的中药拌料;饲料中适当添加伊美瑞斯蒙脱石。肉鸡要添加蒙脱石物进行治疗性预防。

  ③幼雏抵抗力低,因此一定要保证1号料的质量。早期生长的充分营养供应是养好鸡的最大关键。15日龄至产蛋高峰期是敏感时期,一定不要用霉菌污染的饲料。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1-22 18:10,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