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产肝胆综合症是现今养殖中发生最为频繁的疾病之一,范围广,危害大。草鱼、鲫、鲤、鳊、青鱼、罗非鱼、黄颡鱼、黄鳝等摄食配合饲料为主的养殖鱼类都可受到此病的危害。肝胆综合症以肝胆肿大、变色、质地易碎为典型症状。肝脏肿大,失血苍白、发黄或呈有绿色块状,脂肪含量高,质脆易碎;胆囊肿大,胆汁呈绿色或墨绿色。此外,养殖鱼鳞片松动竖立、不耐拉网、运输,对温度变化敏感,抵抗力下降,都可能是肝胆功能与代谢异常的表现形式。春季肝胆综合症引起的鱼类的死亡率高达40—60%。
使用维生素对肝胆综合症的治疗和预防都有辅助作用。一方面复合维生素可以提高鱼体机能、增强抗病能力,促进肝脏损伤的修复和肝细胞的再生;另一方面维生素C又叫抗坏血酸,其酸性物质具有解毒的功效,更重要的是酸性物质可以促进氨的代谢、降解血液中亚硝酸盐的毒性。
中草药制剂只能起到预防的作用,对于已经得病的鱼效果不大。这是由于中药板蓝根、柴胡等对于血氨没有直接的功效,但是能够凉血理气,可用于肝胆综合症的预防和恢复期的辅助治疗。
研究发现,在饲料中添加适量的胆汁酸、甜菜碱、氯化胆碱、肉毒碱、肌醇等,可以促进鱼类肝脏的脂肪代谢,降低脂肪在肝脏内的沉积量,对防止肝胆综合症的形成有明显效果。其中,胆汁酸在防治肝胆综合症方面效果独特,其作用机理是:
 胆汁酸促进血清中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的合成,加速肝脏中的脂肪向各组织的转运,防治鱼类脂肪性肝病。
 结合或分解肠道内的内毒素,阻止内毒素通过肠粘膜屏障经门静脉进入肝脏,减少肠道对内毒素的吸收,防止内毒素对肠道、肝脏乃至整个鱼体的危害。
 促进肝细胞分泌大量稀薄的胆汁,将霉菌毒素、重金属和药物等其它有害物质随胆汁排除肝脏,从而减少有毒物质对肝脏的损害,维护鱼体的肝脏健康。
春季是防治养殖鱼类肝胆综合症较适宜的季节。肝胆综合症的防治除了优化放养密度、定期消毒和调水改底、正确用药、科学投饲外,添加龙昌胆汁酸也是合理规避鱼类肝胆综合症的有效手段。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