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胃肠炎是指胃肠粘膜表层和深层组织的重剧的炎症。以体温升高、剧烈腹泻及全身症状重剧为特征。
一、病因
无论是原发性的或继发性的胃肠炎,其病因都与消化不良的病因类同,只是作用更为剧烈,持续时间更长。主要由于喂给腐烂变质、发霉、不清洁、冰冻饲料,或误食有毒植物及酸、碱、砷等化学药物而发病。消化不良的经过中,由于治疗失时或用药不当等,而使胃肠壁遭受强烈刺激,胃肠血液循环和屏障机能紊乱,细菌大量繁殖,细菌毒素被吸收等,也可发展成胃肠炎。
二、诊断要点
病初精神委靡,多呈现消化不良的症状,以后渐或迅速呈现胃肠炎的症状。食欲废绝,饮欲增加,鼻盘干燥,可视粘膜初暗红带黄色,以后则变为青紫,口腔干燥,气味恶臭,舌面皱缩,呕吐,腹痛。少见便秘,多数腹泻,粪便恶臭,混有粘液、血丝或气泡,重症时肛门失禁,呈现里急后重现象。出血性胃肠炎,可视粘膜苍白,粪便变黑呈柏油状。
三、防治措施
(一)治疗首先应除去病因,着重抑菌消炎,配合强心、补液、解毒及清理胃肠。可在饲料中按比例添加适量的伊美瑞斯高纯蒙脱石。蒙脱石对防治动物腹泻有良好的效果。胃肠炎缓解后可适当应用健胃剂,
(二)预防加强饲养管理,不喂变质和有刺激性的饲料,定时定量喂食。猪圈保持清洁干燥。发现消化不良,及早治疗,以防加重转为胃肠炎。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