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来中国猪肉进口量增长较快,总量不到国内总产量的1%,但是对国内市场的价格影响越来越大。
猪价不会暴跌,进口肉影响越来越大
9月16日-17日,2015国际玉米产业大会于在武汉举行,国家农业部畜牧业司副司长杨振海对当前生猪产业的发展进行了最新解读,以下内容为讲演实录。
首先我认为,今后生猪价格大涨没有基础。因此我今天就跟大家交流一下生猪的事,主要讲一讲中国新兴产业发展,包括三个方面,第一是中国养猪产业发展新特点。
第一,生猪价格进入上行周期。
这一次生猪价格进入上升周期具有国际性,不光是我们国家,比如美国今年五月份以来,猪肉价格涨幅是超过了25%,我们国家从三月份以来,活猪价格累计上涨50%,猪肉价格上涨33%,猪价现在仍处于恢复期。全国猪粮比从2014年到2015年5月,连续71周下降,比价低于6:1,这是一个困难的状态。2014年,每头商品肥猪亏损110元,2014年全国出栏生猪7.35亿头亏损809亿,特别是养猪大省,说猪价再不回升,我们基本上要破产。
从现在猪价恢复的情况来看,生猪和养猪,并未实现高利润,近期的猪价上涨属于长期价格低迷和养殖亏损后的恢复性和补偿性上涨,从历史周期性波动来看,中国的生猪价格进入了一个上行周期,并将维持一段时间。
七月份生猪逐个上涨对CPI影响是8.3%,9月份我们检测价格是降低,一个是活猪价格,还有一个猪价格,所以我们预期的猪价不会大幅度上升,但是在高价位上会保持一段时间。
第二,生猪产能压缩见底,供需平衡基本结束。
我们有4000个检测点,检测生猪出栏环比下降0.5%,同比下降10.4%;能繁母猪存栏3.4%,环比下降0.4%,同比下降14.2%,生猪存栏连续9月下降,比前四年同期平均水平低14%,能繁母猪连续22个月下降,比前4年同期平均水平低19.4%。我们现在的生猪存栏4000多万头,如果我们正常的情况不需要那么多,我们好的玉米可以减少1000,是玉米质量差,导致了母猪生产率降低,中国母猪的繁殖在世界上都是有名的,每头猪一次生产达到20、30头,我们现在平均一头母猪存活率是14,跟欧美国家差8、9,这与我们没有好原料有关系。
本轮生猪调节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2012年10月至2014年10月,我们生猪存栏累计下降9.3%,大家蜂拥而上,导致我们产能增多,到了2014年10月,受经济下行和消费下降的影响,准备到了春节捞一把,但是猪价旺季不旺,存栏累计下浮,跌了差不多11.7%。然后是7月以来生猪存栏连续两个月环比增长,能繁母猪存栏降幅逐步收缩,从生猪价格来看,价格连续上涨,表明生猪产能压缩基本完成,供需已经在回升。
第三,今后一段时期生猪供需总体平衡,不会出现暴跌。
我们从几个方面分析。第一是政府将宏观经济增速下调,原先说7%,马院长说6.5%就不错了,这与2011年GDP增长达9.5%经济环境不同。第二,今年以来生猪疫情平稳,按近年来生猪生产波动规律,如果后期没有重大疫情,生猪出栏不会出现大的波动。第三,跟我们玉米有关的,占饲料成本60%多,成本推动的因素影响很小,2011年生猪价格上涨前,玉米价格是连续三年大涨,2012年玉米总体保持平衡,这段期间,我们价格还是有提有降的。第四,未来产能将逐步增加。
第二方面,是中国生猪产业发展新趋势。今年生猪情况跟前几年不太一样,2008年的时候,我们当年第一次对全国的养猪场所进行检测,部分县市带有普查的性质。当时我们核算的是养猪场户是7千万户,到2014年底不足4千万户,这几年养猪场少了3千万户。
原来的中小养殖户、中小猪场占比大幅降低,因此生猪养殖进入新常态,肉类消费多样化,猪肉消费不断增加,但比重逐步下降。八十年代,猪肉的占比达到了肉类的64%,禽肉占到30%,牛羊肉占到13%。生猪生产的增长量将更多取决于消费需求的增量,同时还面临着资源环境的压力,比如浙江嘉兴黄浦江死猪事件,当时的存栏是650万头,但他的承载量只有150万头,多了500万头,所以导致很多死猪漂到黄埔江。
另外,进口贸易方面,近年来中国猪肉进口量增长较快,总量不到国内总产量的1%,但是对国内市场的价格影响越来越大。来源:新浪财经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