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297|回复: 0

[饲养管理] 中国奶业将如何走出困境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6-4 10:24: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牛奶_副本.jpg
   今年以来,国际乳制品价格不断下跌,乳制品进口数量急剧增加,对国内市场造成很大冲击,国内乳制品生产和生鲜乳收购受到严重影响。生鲜乳收购平均价格持续下滑,部分乳企限收、拒收次数增多,交奶难问题日益突出,生鲜乳生产成本则居高不下,奶牛养殖效益明显下降,甚至亏损,部分生鲜乳收购站被迫关停。
     一斤鲜奶的价格抵不上一瓶矿泉水,已不是刚出现的新情况,而是从去年国内大型乳品企业实施限收拒收后,一些中小规模奶牛养殖场就已经出现了这种危机。为了弄清我国奶牛养殖场户状况和处境,近日,笔者来到河北某奶牛养殖小区进行采访。
  善良的奶农
  夏老(化名)今年42岁,从事奶牛养殖已有十多个年头。目前他的养殖场存栏奶牛95头,其中产奶牛48头,日产奶1吨左右。说起现在的牛奶行情,老胡用度日如年来形容。他告诉笔者:自去年他所销往的乳品企业开始出现限收拒收后,每月他家牛场的鲜奶有将近一半被拒收或低价出售。目前乳品企业收奶的价格约在1.7/斤左右,如果平摊下来,一斤鲜奶的价格还不如一瓶普通矿泉水。
  “都说家有万贯,带毛的不算,我现在养这些牛,每天要吃要喝,需要不断投入,而养殖成本却居高不下。”夏老粗略的给笔者算了一笔账:为了保证乳品质量他给奶牛喂的都是优质进口苜蓿,价格是3200/吨,饲料价格是1.5/斤,不算人工,平均每头奶牛每天的成本大约在70-80元左右,如果乳品企业按正常收购,奶价格1.7/斤、日均单产45/头计算,他的牛场还基本能维持,可一旦出现限量拒收就只能是亏损了。
  提到困难和担忧,夏老告诉笔者:目前他最大的困难是资金短缺,最担忧的事是鲜奶被拒收。
  虽然牛场持续亏损,可老胡却从未想过放弃。“我现在也40多了,养奶牛也有十多年了,现在放弃了也不知道干啥好,最关键的还是对这份事业有感情了。”夏老告诉笔者,现在就是再难,行情再不好他也要坚持下去,相信行情总有好的一天。看到老胡对未来如此坚定自信,笔者也受到感染,为他喊起加油来。
对于下一步打算,夏老对笔者说,他年前刚上了一台TMR混合日粮搅拌机,来改善奶牛日粮结构,提高产奶量。等行情好转后,他想再新上一个挤奶厅,安装上先进的挤奶设备,让牛场挤出的每一滴奶都是合格放心的奶。采访的最后,笔者问他有什么愿望时,他说:希望国家能尽快出台一些好政策,帮助奶农们度过眼前难关;希望这次低价奶寒流快点过去,让全国奶牛行业都好起来;希望乳品企业不再出现限收拒收的情况,大家都能挣钱过上好日子。
乳品企业一般都用什么理由限收拒收?
乳品企业现在也有困难!既然人家认为不合格,我们还是应从自身多找原因,通过不断改进饲养管理方式,提高乳品质量。”朴实善良的老胡并没对乳品企业的做法产生抱怨,反而提出要用更高的要求、更严格的标准来达到乳品企业的要求。
笔者分析乳企为什么要限奶、不愿意多收奶?
目前乳品消费的市场特征:需求价格弹性系数小,也就是说乳品消费者对价格不敏感,乳品价格的波动对乳品消费量的影响不大。中国的乳品消费者被“三聚氰胺”“毒奶粉”“大头娃娃”等事件吓怕了,宁愿多花些钱也要买放心的好奶粉给孩子吃,所以说“品牌”很重要,乳品企业再广告上的一掷千金也很“疯狂”。虽说市场上乳品消费量在增长,但也是稳定的增长,当原奶的供应量因外部因素猛增时,乳品企业选择的策略有三:一、不大幅扩张产能,免于增加生产、运输成本,因为乳品多生产了也不能多卖出钱来,倘若过期了也只能白白处理掉。二、不降低终端乳品的价格,宁愿以增货的方式处理掉多生产的乳品,因为降价了也不能保障乳品消费量增加,反而使获取利润总额降低。三、利用低价原奶,一句话“有便宜不赚王八蛋”,为何不选用低价、质优的原料生产乳品,这是市场行为,不是在做慈善事业,“表太直白、暴露嘛”。钱要照赚、甚至还要多赚,但乳企是真的想要限奶,不愿多收奶,不逗你玩。
笔者从夏老口中深刻认识到里养殖户的内心忧虑,当行情不好的时候,养殖户应该怎么做?要怎么在险境中生存并获利!
一、采用先进实用技术,降低生产成本,提高鲜奶的质量
    先进技术应用是降低生产成本的关键措施,能够有效提高抵御市场风险能力。要积极采用分群饲养、全混合日粮饲喂、选种选配等饲养管理技术,加强奶牛的分阶段饲养管理,特别要加强干奶期和围产期的饲养管理。积极参加奶牛生产性能测定(DHI),科学利用测定结果指导生产。 (笔者建议:在日粮中添加酵母培养物,提高奶牛产奶量的同时降低体细胞,增强奶牛的抵抗力等,笔者深有体会!)
二、加快养殖小区转型,提升管理水平
奶牛养殖小区生鲜乳收购价格较低,抗风险能力弱,是乳品企业限收拒收的主要对象。因此,现有奶牛养殖小区的业主和养殖户要切实转变观念,主动适应奶牛养殖新形势,采取托管、作价入股等形式,按照改制与改造同步或者先改制、后改造的方式,加快向规模养殖场转型。
三、合理调整牛群结构,保持发展基础
针对交奶难的问题,为减少损失,要及时调整牛群结构,淘汰低产、病残奶牛,合理确定犊牛、育成、泌乳牛的比例。科学制定饲草饲料配方和产奶计划,延长使用年限。要切实保护好现有优质高产奶牛,保持养殖基础和发展后劲。
四、增强遵纪守法意识,保障质量安全
广大养殖场户要增强学法、懂法、守法意识,乳企限收拒收生鲜乳的处理要符合有关规定和要求,对存在质量安全的生鲜乳要坚决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处理,不得对外销售。禁止向生鲜乳添加任何物质,禁止将存在质量安全问题的生鲜乳处理后再次进行销售,保证消费者安全。
    “优质奶是中国奶业的唯一出路”,我也以为然!用品质提升乳品价格,发挥本土优势,鼓励提倡鲜奶消费,抵消原奶价格劣势。但先前政策制定部门的却存在认知偏差,从原来的“禁鲜令”到世界最差的“乳品国标”(原奶细菌数允许200万个/ml,每100g牛奶含蛋白2.8g即可),政策都是向部分常温乳企、散户奶农倾斜。有修订牛奶国标的专家说“如果按照发达国家的标准执行,那么占总量70%的散养户绝大部分就要倒奶、卖牛、杀牛”。昔人已故去,却一语成谶!商海涛涛,纪元更迭,大势难阻,质优者存!须知罔顾乳品消费者的利益,则会让中国乳企信任透支,消费者怕了、躲开了,最终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而当前的乳品国标就是这最另人讨厌的一块石头! 本文出自中国酵母培养物技术创新者,西安爱普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该贴已经同步到 西安爱普安的微博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4-6-26 10:43,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