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节决定成败,这句话在肉鸡养殖中尤为适用! 养殖中的每一项工作都是细节,养殖就是关注和把握细节的过程! 通过细节管理,用心将与肉鸡生长活动相关的每一项工作做完善,为肉鸡打造舒适的生活环境。 1、温度是否均衡? ①炉温:锅炉送温温度应在60~110℃为宜。切记最低温度不能低于55℃,强制降温温度设在130~150℃。 ②温度探头的悬挂:高度与鸡背持平,随鸡背增高而升高,并在探头上绑上温度计进行对照,确保温度准确。舍内前后探头温差控制在1.5℃内。 ③关注鸡舍前、中、后;左、中、右,九个点的温度。 ④注意体感温度与环境温度的概念。我们所要的是鸡的体感温度而不是仪器所显示的环境温度。 ⑤温度的降低要循序渐进,温度的调整要兼顾环境的变化,如外界气温、免疫、分群等。 ⑥秋冬季节应在进雏前至少三天生炉提温、加湿。 ⑦每天温度标准。 第1周温度标准见按下表。 自第2周开始:每天降低0.3℃,防疫当天不降温。 几个关键点温度标准举例:14日龄28.9℃;21日龄27.1℃;28日龄25.1℃;35日龄23℃;42日龄20℃。 2、湿度是否适宜? ①对鸡而言适宜的相对湿度在60~70%。 ②采取各种办法,确保第一周湿度65~60%。 ③调节鸡舍湿度的方法: a.进鸡前提前1~2天进行鸡舍地面、墙壁的加湿工作。 b.育雏期用喷雾器人工加湿(墙壁、风道)。 c.热风炉风道加湿;雾线加湿(少量、注意水温在40℃左右)。 d.安装专用加湿设备。 3、通风管理是否到位? ①通风应遵循的原则: a.寒冷季节,保持最小通风量(以AA为例,公斤体重每分钟0.0155立方米换气量)。 b.通风量计算公式算出的数据仅是参考值,具体风机控制应看鸡群的表现和鸡群的状况。 c.根据鸡舍的长度,风机要有足够的开启时间,确保通风换气均匀。 d.采用循序渐进的通风模式。 ②具体操作方法: 第1周:1日龄,依靠热风炉输送的氧气即可满足雏鸡对氧气的需要,不需要额外通风。2日龄,将通风小窗开启2~3cm,利用小窗自然通风。3~7日龄,春夏秋三季,开启远端的小风机(8000~18000m3/h)。通风量:春秋以最小通风量为主,夏季以4~5倍为主,冬季6日龄后开风机为最好。 第2周:通风以侧风机为主,当一个风机通风量不够时,在通风量达到70%时,及时添加第二个风机。本周负压应在25左右为宜,调节好温度探头、小窗、风机、负压表四者的关系。 第3周~出栏:通风以侧风机为主,当两个风机通风量不够时,在通风量达到70%时,及时添加第三个风机。夏季应启动大风机(42000m3/h),以开启两个为宜;其他季节以小风机(18000m3/h)为主。第3周负压应在30左右为宜,之后在35左右为宜。 4、水线、料线的高度随鸡调整了吗? 随着肉鸡的生长,要及时调整水线、料线的高度,并确保饮水与 饲料的清洁。 ①水线的调节。 育雏阶段,水线高度以鸡背和地面的角度成35~45°,即乳头下沿高度与鸡的眼部持平;随着鸡群的生长,水线逐渐提高至鸡背与地面的角度成75~85°,此时肉鸡需要轻微伸展才能喝到水。 ②料线的调节。 料线的料盘要随鸡龄的增加而逐渐调高,调节的高度要不影响肉鸡采食。一般调节到24日龄后维持高度,到30日龄鸡只体重偏大,胸肌丰满不利于抬头吃料时,再将料线下调,以料盘距地面或网面5cm为宜,并在鸡群采食时进行轻微轰赶,以刺激采食。 5、日常保健措施做到位了吗? (1)真正落实肉鸡全程的饲、养、管、理,提升肉鸡综合抵抗力。 饲:指营养,包括饲料、饮水、氧气、光照等。 养:指养殖环境(包括鸡舍、水帘、风机、进气管、水线、料槽、控制器等)和养殖方法(不同季节养殖方法、保健方案、药物程序、免疫程序、饲料控制等)。 管:指养殖的管理制度,包括人员程序化管理制度、鸡舍程序化管理制度、机械调整与检修、安全管理规程等。 理:指养殖理念,包括生态养殖理念、科学合理用药理念、行情预测与分析、天气预测、安全预警系统等。 (2)重视实验室检测,对养殖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科学的分析、解决。 宝来利来公司充分利用公司实验室优势,为养殖场提供抗体检测、药敏试验、水质化验、细菌培养、病毒分离、饲料分析等全方位服务。 (3)注重日常保健,树立养重于防、防重于治、预防为主的理念。 ①疫苗防疫:包括制定符合本场实际情况的防疫程序、有效的对型的疫苗、免疫增效剂的使用等。 ②保健方案:包括微生态制剂、酶制剂、维生素、中药制剂等的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