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032|回复: 0

[资料] 肉鸡管理手册(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2-3 09:17: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第三节 雏鸡的饲养管理
一、 育雏前的准备
1、育雏时间的选择 主要考虑两方面因素:
其一是季节对雏鸡的发育程度的影响;
其二是市场对鸡肉的需求变化。
2、 鸡舍及饲养用具的准备
①鸡舍 应在上批鸡转走之后就将舍内粪便清除干净,并对鸡舍进行全面的检查和维修,防止漏雨、堵好鼠洞,还要把鸡舍周围打扫干净,喷药消毒。
②笼具 使用笼具育雏工艺时要检好笼具,还有如远红外热源、底网、类盘、挂网等是否具备,如有损坏应及时配齐更换好。
③对照明通风、供暖、供水、供料等系统的线路、管道、闸盒、开关和其它部件进行全面检修,使处于完好状态,以备使用。
④对饲槽、水罐、水槽、添料拌料用具等清洗干净,在鸡舍内熏蒸消毒之前放置舍内。
⑤消毒 鸡舍笼具检修后用高压自来水冲洗,从高到低将顶棚、墙体、笼具、地面冲洗干净,保证无尘、无羽毛、无粪便,自然干燥,温度21—25℃,在密封的鸡舍内从气雾喷洒自来水,使湿度达到60%—80%,然后用福尔马林溶液以每立方米20ml加等量水,加热熏蒸。
3、饲料的准备 雏鸡料必须符合本鸡种的营养标准, 配制好的全价料不要放置太久,最好不要超过两周,以防饲料变质及维生素A、E等的氧化,一般按每只雏鸡1.1—1.5公斤即可。
4、其它物资的准备:燃料、疫苗及常用药物、灯泡等应准备够用,疫苗及药物并按要求妥善存放好。
5、鸡舍预热、试温,在进雏前12天,供暖设备应并试运行,以保证雏鸡到达日子能有足够的温度。采用煤炉、火墙供暖方式应特别注意检查是否有串烟的地方,以防一氧化碳中毒。
二、 雏鸡的接运和注意事项
1、 选雏
①保证雏后来源为健康鸡群;
②选健壮的雏鸡,以保证发病率低,成活率高,健雏的特点为:活泼好动,腿部结实,眼大有神,叫声清脆,绒毛整齐、光滑,腹部平坦柔软,肛脐愈合良好,手握时恩到饱满且挣扎有力。
2、运雏
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养鸡户最好自己押运鸡雏,同时应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和运雏经验。
②事先准备好运雏工具,工具包括有车辆、装雏盒以及防雨、保温工具,其中车辆应采用封闭性能较好的,如面包式客用车辆,短途运输也可采用三轮车、拖拉机等简易工具。
③注意掌握适宜的运雏时间,冬季及早春运雏,雏鸡应尽量在中午启运;夏季运雏应在早晚凉快的启运。
④雏鸡运输过程中,要随时观察鸡群,调整温度及通风,在长途运输时更应注意必要时内外、上下之间颠倒雏鸡盒,防止意外颠簸,以免压死雏鸡。
三、 雏鸡进舍
1、 雏鸡到达时应静置半小时左右,以使雏鸡从运输的应激状态中缓冲过来,同时使其适应育雏环境。
2、 安置鸡雏,将静置后的鸡雏按计划分群安置,分群时应强弱分开,弱雏应放在离热源最近的地方。
3、 初饮:
(1)、初饮时间:在雏鸡安置后1小时内就应给雏鸡饮水;
(2)、饮水配制:可用8%的温蔗糖(白糖)水或5%温葡萄糖水饮用1—2天;
(3)、饮水温度:应不低于18℃;
(4)、饮水器摆放位置:饮水器放在光线明亮之处,并与料盘相互交错,距离不超过1米为好。
4、 开食
① 开食时间:雏鸡开食时间应在初饮之后2~3小时。
②开食饲料:用新鲜的小米、玉米槽等粒料,切不可用过细的粉料,第二天后再用全价饲料,开食饲料可采用干料,也可采用湿料,湿料中料和水的比例为5∶1。
③开食方法:用浅平的料盘,或塑料布、报纸等放在光线明亮处,将料反复抛撒几次,引诱雏鸡啄食,鸡群中只要有少数鸡开始啄食饲料,其余雏鸡很快会学会。
④肉鸡推荐日喂次数:1~3天,喂8~10次;4~7天喂,6~8次;8~14天,喂4~6次;15日龄后,喂2~3次。
四、 断喙
  1、 断喙时间可在初生时或7~10日龄时,初生时断喙可直接用断喙刀片烧烙雏鸡的喙尖部分,不必清除。6~9日龄断喙可切除喙尖1/3左右。
2、 断喙前后的管理措施:
① 断喙前不让鸡吃得太饱;
  ② 断喙时,可将喙的切面在断喙器刀片上烙一下,有较好的止血作用,同时可在断喙的前后2天,在日粮中加入维生素K,用量为每吨饲料5—8克,可避免出血。
  ③ 断喙后,在料桶内适当增加饲料,避免断喙的料槽底,因疼痛而拒食。
① 断喙后鸡的采食量较少,日粮蛋白可提高1%,以保持其生长发育。适宜的断喙孔,6—9日龄断喙时以0.44cm为宜。
五、 扩群
1、 第一次扩群应在8日龄左右,平养鸡群可将围圈撤除;
2、 第二次扩群应在12—18日龄之间,可将鸡群逐渐向空闲处疏散;
3、 第三次扩群约在22日龄左右,可将鸡群扩满整个鸡舍,这次扩群在夏季可适当提前。
六、 细心观察雏群
要养好雏鸡必须经常细心观察鸡群,熟悉雏鸡的动态。
  1、 注意采食、饮水的快慢和数量,并与前一天的采食量、饮水量进行比较,发现问题要及时查明原因,采取措施。
  2、 每天清晨要检查雏鸡的粪便是否正常,正常的粪便为灰绿色,并带有尿碱沉淀的一层白霜,如为黄色浆尿和黄绿色稀粪或粪中带血、稀水等,说明雏鸡有病及时查明原因,采取预防治疗措施。
  3、 夜间雏鸡休息时,要仔细听是否有不正常的呼吸声,呼噜的喉音、甩鼻等。
第四节 其它饲养管理措施
一、腹水症和瘁死症是肉鸡的常见病,为了减少这两种病的发生,保证后期生长更好,可适当进行限饲,具体限饲方法如下:
商品代鸡的限饲方法
日龄
控料时间
控料方式
1—3

自由采食
4—6
盘净后稍控
盘内无料时,清除净后重加
7—10
2小时
14∶00—16∶00将料盘叠起来
11—40
5小时
11∶30—16∶30将料盘叠起来
41~上市
2小时
14∶00—16∶00将料桶提起来
二、 换料
在育雏阶段转向育肥阶段时要进行换料,换料时,要有过渡阶段,一般需七天过渡期,七天中的头3天饲喂2/3前料+1/3后料,后4天饲喂1/3前料+2/3后料的混合料。
三、 肉鸡的上市
  1、 上市前8小时开始断料,将料桶中的剩料全部清除,同时清除舍内障碍物,平整好道路,以备抓鸡;
2、 提前准备,将鸡逐渐赶到鸡舍一端,把舍内灯光调暗,同时加强通风;
  3、 抓鸡时将鸡围成若干小圈,再支抓鸡,抓鸡时,应用双手抱鸡,轻拿轻放,严禁踢鸡、扔鸡。装筐时应避免将鸡只仰卧、挤压,以防压死或者损伤鸡。装好鸡的筐应及时装车送往屠宅场,夏季时,车上应当洒水,以防热死;冬季时,车前侧应用苫布遮盖挡风,以防冻死、压死鸡。
  四、夏季饲养的特殊管理
夏季天气发热,其管理要点是防止热应激的危害,其管理要点有:
  1、 增加鸡舍屋顶及外墙的隔热性,具体方法是在屋顶上撒草或树针,增加屋顶隔热,外墙可结合消毒,用石灰水刷白;
  2、 合理安排风扇,增加舍内空气流动速度,以降低鸡体感温度;
  3、 降低垫料厚度,让鸡只尽量贴近地面,同时更换潮湿垫料,以降低舍内湿度;
  4、 最热时可向鸡舍屋顶,处墙间歇喷水,以降温;
  5、 炎热时可向鸡舍屋顶投放防热应激药,可用维生素C300—500ppm饮水或碳酸氢钠200—800ppm定期饮水;
  6、 天气闷热时,将料桶吊起来,在清凉时喂料;
  7、 应经常注意天气变化,谨防第一次热应激的危害;
  8、 降低饲养密度至6—8只/米2。
五、冬季饲养的特殊管理
  冬季外界气温寒冷,保温、防寒是要点:
  1、 减少屋顶散热,舍内无顶棚时应用塑料薄膜吊制临时顶棚;
  2、 门口使用棉门帘,以防止门缝,墙角等贼风吹入;
  3、 使用天窗通风;
  4、 地面平养可增加垫料厚度1—3cm;
  5、 采用在鸡舍中段育雏,两端留有预温带;
  6、 合理安装炉子,使用烟囱排烟,增加供热量;
  7、 在保温同时,可适当进行早期换气,并严防煤气中毒;
  8、 接出雏前3天,开始预热鸡舍,保证雏鸡到达时温度;
9、 保证舍内温度。
六、肉鸡在用药方面的注意事项
为保证食用肉鸡者的身体健康,确保出口肉鸡无药残,农户在饲养肉鸡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用药规定,对不熟悉的药物,必须经过药残分析,确认无疑并征得技术员同意方可使用。用药注意事项如下:
1、饲养肉鸡禁止使用下列药物:
克球粉(二氯二甲吡啶)、球虫净(尼卡巴嗪)
磺胺嘧啶(SD)、磺胺二甲氧嘧啶(SDM)、磺胺二甲基嘧啶(SM2)
磺胺喹哑恶啉(SQ)、复方敌菌净(含SQ)
螺旋霉素、四环素、灭霍灵
氨丙啉、鸡宝20(含氨丙啉)
枝原净
喹乙醇(快育灵)
2、25-30日龄内可用如下磺胺药物:
复方敌菌净(DVD+SMD)
复方新诺明(SMI)
3、出栏前14天禁用的药物:
青霉素、卡那霉素、氯霉素、链霉素、庆大霉素、新霉素、痢特灵。
4、出栏前14-7天,根据病情可继续选用的药物如下:
土霉素、强力霉素、北里霉素、红霉素、恩诺沙星(普杀平、百病消)
环丙沙星、氧氟杀星、泰乐菌素、氟哌酸。
5、可用以下药物防球虫病,出栏前七天停药:
二硝苯酰胺(球痢灵)
盐霉素
拉沙里霉素(球安)
马杜拉霉素(加福、球杀死)
三嗪酮(百球清)
6、禁止使用人工合成激素。
7、出栏前7天停用一切药物,最后一周所用饲料必须不含药物。
七、减少肉鸡的应激
肉鸡快速生长所造成的娇嫩体质,加之大规模高密度的饲养方式,使肉鸡特别容易产生应激。
应激用通俗的话来说就是使鸡群在生理上和心理上处于严重的紧张状态。
在应激状况下,肉鸡的生理活动不正常,胸腺、法氏囊和脾脏等免疫器官萎缩,体内淋巴细胞减少,采食量减少,消化功能紊乱,生长迟缓,抗病能力下降,严重时诱发各种疾病。
有人指出,肉鸡常见的呼吸道病症是由于在感染某种病原微生物的基础上,又感染了另一种病原微生物,然后加上应激才引发的,环境应激起了相当重要的作用。其公式应该是:
综合性呼吸道病症=(第一种病原体+第二种病原体)×应激
可见减少肉鸡的应激,在生产上具有重要意义,以下因素可以造成肉鸡应激:
1、病原微生物感染和疾病。
2、接种疫苗。
3、投予的药品虽然治病,对身体也可能有一定毒性。
4、饲料中某种营养不足或过剩,或某些物质引起中毒。
5、温度的不适宜或急剧变化,湿度过大。
6、饲养密度过大。
7、通风换气不良,舍内氨气、尘埃过多。
8、噪音。
9、捕捉等等。
对可以避免的应激应尽可能地减少。对诸如免疫之类不可避免的应激,也应设法减缓应激程度,尽量控制在鸡群能承受的范围内。
八、鸡舍微生物环境的控制
减少舍内有害微生物的含量是预防疾病的重要措施,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努力。
1、选好场址,远离污染源。
2、采取全进全出的饲养方式,并做好隔离工作,减少人与物进入时带入病原微生物的机会。
3、坚持每周清扫舍外环境,并用2%的火碱或生石灰浆进行消毒。隔天对舍内进行带鸡喷雾消毒(35毫升)。注意日常的饮水消毒,减少环境中微生物的含量。
4、加强垫料管理,每天下午翻动整理,及时清出潮湿、结块和污染严重的垫料,控制好垫料的水份,减少舍内尘埃。
5、加强通风换气,特别是实施那种敞开全部门窗,短时间内彻底更换舍内外空气的换气方法。因为在远离污染源的情况下,舍外空气中的微生物含量常常只是舍内含量的百分之一。
6、在鸡舍内消毒之后,喷洒EM等有益菌群,让有益菌群占领鸡舍环境,也可以减少鸡病的发生。
九、做好记录工作
正确详实地做好记录,可以使农户比较清楚地把握鸡群的生长状况,也便于日后总结经验改进工作,尽快掌握正确的肉鸡饲养技术。
记录内容大致如下:
1、每日记录实际存栏数、死淘数、耗料数,记录死淘鸡的症状和剖检所见。
2、每日早晨5:00、下午3:00记录鸡舍的温度和湿度。
3、记录每周末体重及饲料更换情况。
4、认真填写消毒、免疫及用药情况。
5、必须认真记录的特殊事故:
(1)控温失误造成的意外事故。
(2)鸡群的大批死亡或异常状况。
(3)误用药物。
(4)环境突变造成的事故等。
(5)记录表格:
注:必须按技术员指导用药,防止出现药残问题
我是久旺小杨  我为自己代言  13371099837  QQ2651511729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2-6 02:55,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