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山东龙昌亮哥 于 2014-10-15 10:07 编辑
山东龙昌动物保健品有限公司王建民 2014年上半年,受养殖行情持续低迷,H7N9流感疫情等因素影响,饲料需求减少,饲料总产量同比略降。中国饲料协会信息中心近日通报,据180家重点跟踪企业数据预测,2014年上半年全国饲料总产量同比下降3%,饲料企业利润也同样下降很多,有的企业出现负利润。 在充分竞争的市场环境下,原料、人工、管理、运输等综合生产成本全面上涨,饲料企业承担高成本压力,行业平均利润水平下降。大家知道,饲料费用占整个生产成本的60-80%。目前,饲料行业逐步趋向于质量同质化、利润一致化。如何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尽量降低配方成本,是每个饲料企业追求的目标。配制饲料的关键是考虑降低成本、降低代谢能、改善动物肉品质。笔者在生产实践中探索并积累了点滴经验,愿与同仁商榷。 一、降低成本 优化饲料成本的首要措施应该是正确的选择和使用饲料原料,不把饲料原料的价格作为最主要的选择目标,而是饲料原料的利用价值。以饲料中最为常见的豆粕为例,我们很多饲料企业在肉鸡配方中选择43%蛋白的豆粕,并认为43%蛋白的豆粕便宜。但是我们忽略了几个重要的因素:首先,43%个蛋白的豆粕和46%蛋白的豆粕主要的区别是豆皮的含量不同,而豆皮是很难被家禽消化的,同时豆粕中含有含量很高的甘露聚糖,影响肠道对葡萄糖的吸收。46%蛋白豆粕的消化率要高于43%蛋白粕,而且在配方中会节约配方空间。在肉鸡饲料配方中,配方系统会自动选择46%蛋白的豆粕,而我们只采购了43%的豆粕。这无形中增加了饲料成本,同时降低了饲料的品质。因此在一些大型的饲料企业,在肉鸡生长肥育期日粮中,只能使用高蛋白豆粕。棉粕的选择是同样的道理,建议使用高蛋白棉粕,因为低蛋白棉粕和高蛋白棉粕的区别就是多了棉绒和棉壳,棉绒和棉壳只会影响饲料蛋白质的消化率。 有不少人认为,饲料配方不变饲料就稳定,可以说这是一个错误的观点,因为饲料原料的来源和营养指标是在变化的,饲料价格也是在变动的。如不同季节采购的玉米水分不同,代谢能值不同,如果配方比例不发生变化则饲料品质发生了变化。正确的方法是:每个周(根据原料的变化周期),根据每批饲料原料的水分、蛋白、灰分、纤维等指标,调整原料数据库,在保证饲料原有营养值和饲料外观等因素的前提下进行配方的微调。这样才能使饲料的品质和效果更加稳定。
二、调整代谢能 现在大多肉鸡养殖户和肉鸡一条龙企业还是只关注料肉比,没有太多关注“造肉成本”,养殖的最终目的是用最少的饲料投入来得到最多的肉,而不是其他(脂)。饲料中的能量或粗蛋白质水平合适与否往往对饲料成本起决定性的作用。现在很多饲料企业为了降低料肉比把饲料代谢能做的很高,料肉比是降下来了但是肉鸡的腹脂很多,屠宰时都被剔除,然后再让油脂加工厂买去炼饲料油。下面是不同代谢能的饲料所做的实验结果:
降低饲料成本
从上面实验结果看,试验组每公斤鸡肉所耗饲料成本比对照组节省0.6元,为什么出现这样的结果,分析如下: 对照组所用原料为玉米、豆粕、DDGS、蛋白粉都是容易消化的原料,而试验组所用原料为玉米、豆粕、DDGS、蛋白粉、花生粕、棉粕、羽毛粉、生物蛋白粉,难消化的原料偏多,这些难消化的原料为后肠道中的微生物发酵提供基质。这种旺盛的微生物生长可在家禽中产生各种不良影响。如果微生物是病原性的,会出现疾病。如果繁衍的是非病原菌,营养素对家禽的效力也会损失,这种情况无疑会导致“过料”。非常规原料中大多都含有抗营养因子,也是造成腺胃炎的病因之一。
三、改善动物肉品质 上面试验中配方成本高的主要原因是设置的营养指标高,特别是代谢能,用此类饲料喂出来的鸡腹脂率高,而肌间脂肪含量低,屠宰时要把腹脂去掉,胴体率就低,导致造肉成本偏高同时也影响肉品质;另外,非常规原料中含有很多抗营养因子,会造成吸收不良和各种应激反应,肉的品质和口味也会大幅度下降。 从上面可以看出要想生产出品质好的鸡肉且造肉成本低,必须从饲料原料的选择和配方营养指标的设定入手,降低饲料代谢能,使企业养殖成本更低,鸡肉品质更好。
该贴已经同步到 山东龙昌亮哥的微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