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801|回复: 0

[供应] 猪口蹄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9-2 16:56: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猪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表现为蹄冠、趾间、蹄踵皮肤发生水泡和烂斑,部分猪口腔黏膜和鼻盘也有同样病变。治宜抗病毒、局部消炎。


一、病种特征

口蹄疫是由小核糖核酸病毒科的口蹄疫病毒引起偶蹄兽的一种急性、热性和高度接触性的传染病。临诊上以猪口腔粘膜、鼻吻部、蹄部以及乳房皮肤发生水疱和溃烂为特征。猪口蹄疫的发病率很高,传染快,流行面大,对仔猪可引起大批死亡,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世界各国对口蹄疫都十分重视防疫,此病已成为国际重点检疫对象。流行特点 猪对口蹄疫病毒特别具有易感性,有时牛、羊等偶蹄兽不发病,猪还能发病,不同年龄的猪易感程度不完全相同,一般是越年幼的仔猪发病率越高,病情越重,死亡率越高;猪口蹄疫多发生于秋末、冬季和早春,尤以春季达到高峰,但在大型猪场及生猪集中的仓库,一年四季均可发生;本病常呈跳跃式流行,主要发生于集中饲养的猪场、仓库,城郊猪场及交通沿线;畜产品、人、动物、运输工具等都是本病的传播媒介。


二、流行病学

猪口蹄疫的发生和流行同样离不开传染源、传播媒介、易感猪三者构成的链条,其流行强度、波及范围与病毒株、宿主抵抗力和环境等多种因素有关。

传染源

处于口蹄疫潜伏期和发病期的动物,几乎所有的组织、器官以及分泌物、排泄物等都含有FMD病毒。病毒随同动物的乳汁、唾液、尿液、粪便、精液和呼出的空气等一起排放于外部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形成了该病的传染源。

传播方式

FMD病毒传播方式分为接触传播和空气传播,接触传播又可分为直接接触和间接接触。目前尚未见到FMD垂直传播的报道。

(1)接触传播 直接接触主要发生在同群动物之间,包括圈舍、牧场、集贸市场、展销会和运输车辆中动物的直接接触,通过发病动物和易感动物直接接触而传播。间接接触主要指媒介物机械性带毒所造成的传播,包括无生命的媒介物和有生命的媒介物。野生动物、鸟类、啮齿类、猫、狗、吸血蝙蝠、昆虫等均可传播此病。通过与病畜接触或者与病毒污染物接触,携带病毒机械地将病毒传给易感动物。

(2)空气传播 FMD病毒的气源传播方式,特别是对远距离传播更具流行病学意义。感染畜呼出的FMD病毒形成很小的气溶胶粒子后,可以由风传播数十到百千米,具有感染性的病毒能引起下风处易感畜发病。影响空气传播的最大因素是相对湿度(RH)。RH高于55%以上,病毒的存活时间较长;低于55%很快失去活性。在70%的相对湿度和较低气温的情况下,病毒可见于100km以外的地区。

易感猪感染途径

FMD病毒可经吸入、摄入、外伤和人工授精等多种途径侵染易感猪。吸人和摄入是主要的感染途径。近距离非直接接触时,气源性传染(吸入途径)最易发生。此外,不可忽视其他可能的途径,如皮肤创伤、胚胎移植、人工自然授精等。


三、临诊症状

以蹄部水疱为特征,体温升高,全身症状明显,蹄冠、蹄叉、蹄踵发红、形成水疱和溃烂、有继发感染时,蹄壳可能脱落;病猪跛行,喜卧;病猪鼻盘、口腔、齿龈、舌、乳房(主要是哺乳母猪)也可见到水疱和烂斑;仔猪可因肠炎和心肌炎死亡。



四、预防措施

1、扑杀病畜及染毒动物

扑杀动物的目的是消除传染源,病毒是最主要的传染源,其次是隐性感染动物和牛、羊等持续性感染带毒动物。疫情发生后,可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扑杀动物的范围,扑杀措施由宽到严的次序可为病畜→病畜的同群畜→疫区所有易感动物。

2、免疫接种

目的是保护易感动物,提高易感动物的免疫水平,降低口蹄疫流行的严重程度和流行范围。现行油佐剂灭活疫苗的注射密度达80%以上时,能有效遏制口蹄疫流行。疫苗接种可分为常年计划免疫、疫区周围环状免疫和疫区单边带状免疫。实施免疫接种应根据疫情选择疫苗种类、剂量和次数。常规免疫应保证每年2~3次,每头份疫苗含3PD50以上。紧急预防应将每头份疫苗提高到6 PD50,并增加免疫次数。

3、限制动物、动物产品和其他染毒物品移动

目的是切断传播途径。小到一个养猪户,大到一个国家,要想保持无口蹄疫状态,必须对上述动物和物品的引入和进口保持高度警惕。疫区必须有全局观念,其易感动物及其产品运出是疫情扩散的主要原因。

4、动物卫生措施

疫区除对场地严格消毒外,还要关闭与动物及产品相关的交易市场。


五、治疗措施

现提供近期市场治疗猪口蹄疫破百万销量---   五号特攻产品,以及其公司香港天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的防治措施以作参考

针对口蹄疫的治疗方案:
        五号特攻200斤/套+天宇核酸肽200斤/瓶肌肉注射,一天一针,水泡没有破溃的一针治愈,水泡破的最多打两针
联系方式 18502527192 马经理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4-12-23 06:07,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