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鸡腺胃炎的科学诊断与治疗方案
一、致病因素分析
1.非传染性因素的致病作用
(1)饲料中的生物胺:日粮原料如劣质鱼粉、玉米酒糟蛋白;变质的饼粕、脂肪、肉粉和肉骨粉等,往往由于蛋白质的微生物发酵而含有高水平的生物胺类和肌胃糜烂素,其中最重要且毒性最大的是组胺和酪胺。在禽类,生物胺可以降低饲料转化率和诱导腺胃体积。有资料表明饲料中0.2%组胺或各0.1%的组胺和腐胺可以使腺、肌胃连接处直径增大14%~16%;使腺胃重量相对增大21%~36%;提高肌胃糜烂和腺胃溃疡的发病率,使腺胃乳头的高度降低9~108%。
(2)霉菌毒素:发霉的玉米、饼粕也被掺入到饲料中,其中霉菌毒素的含量很高,甚至含有多种霉菌毒素。T-2毒素和二醋酸熏草镰刀菌烯醇是其中腐蚀性最强的霉菌毒素,可引起严重的肌胃糜烂,因为它们对肌胃角质膜具有腐蚀作用。
(3)硫酸铜中毒:硫酸铜对家禽胃肠粘膜可产生强烈的刺激作用。250ppm的铜即可导致肌胃损伤,并随着浓度的增加损伤进一步加重。
(4)维生素B6缺乏
2.传染性因素的致病作用
(1)禽腺病毒样病毒:属于腺病毒科,禽腺病毒属,其中大部分属于条件性致病原,也有一些属于原发性致病原,如引起包涵体肝炎、心包积水综合征、呼吸系统疾病、坏死性胰腺炎、病毒性肌胃炎等。
(2)病毒性腺胃炎:2007年美国学者Guy JS、 Smith LG等利用从病鸡分离的腺病毒样病毒在SPF蛋雏鸡和商品代肉雏鸡复制出了腺胃炎病变,表现为腺胃显著肿大,腺上皮变性、坏疽;导管上皮增生,淋巴细胞浸润;没有观察到其它器官的损伤性病变,故称为传染性病毒性腺胃炎(Transmissible viral proventriculitis ,TVP)。
(3)病毒性肌胃糜烂。有资料报道:腺病毒可以导致蛋鸡、肉鸡和鹌鹑肌胃糜烂。
(4)腺胃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病原为冠状病毒科、冠状病毒属的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的变异株,表现为鸡体极为消瘦,腺胃极度肿胀,严重增生的复管状腺;腺胃粘膜有出血和溃疡,腺胃乳头平整融合,轮廓不清,可挤出脓性分泌物。
(5)此外还有一些可以垂直传染的病毒性疾病,如呼肠孤病毒的感染、禽网状内皮增殖症病毒、传染性贫血病毒的感染都可以导致腺胃的肿胀、出血。
3.其他病毒因素的影响 。
4.细菌在肌胃糜烂中的作用
二、腺胃炎病理变化比较
1.外观症状:过料、拉稀,或者排黄白色稀便;
2.注意嗉囊、腺胃、肌胃病理性变化; (1)白色念珠菌:嗉囊毛巾状,腺胃粘膜有很厚的粘液假膜。
(2)饲料霉菌毒素或者劣质蛋白:腺肌胃交界角质膜溃烂,腺胃乳头扁平,角质膜下出血。
(3)硫酸铜中毒:导致食道下部和嗉囊有凝固性坏死,引起肉鸡中毒;胃粘膜卡他性炎症,呈淡绿色并有出血点,严重时导致肌胃糜烂;肝、肾也有明显的变性坏死。 (4)腺胃型传支:腺胃壁严重肿胀,浆膜面可见增生的复管状腺,腺胃乳头肿胀,甚至溃疡、呈火山口状。肾脏严重花斑(5)马立克氏病:腺胃严重肿胀,粘膜出血、乳头溃疡,其他器官可见肿瘤。 (6)传染性贫血:腺肌胃粘膜出血,肾脏高度苍白褪色,肌肉出血。
(7)网状内皮增殖症:腺胃肿胀,腺胃壁增厚,乳头肿大,周围一圈出血。 3.肝脏病变
(1)白色念珠菌:轻症变化不明显,重时肝脏肿胀、有坏死。
(2)饲料霉菌毒素或者劣质蛋白:肝脏肿胀硬化、脂肪变性或者癌变组织内有大块的性出血。肾脏肿胀有一定量的尿酸盐沉积。肉鸡可加重腹水的出现。
4.一般都会出现股骨头坏死现象。
5由于免疫抑制可以出现各种继发感染或疫苗免疫失败
三、原则
1.保肝护肾——保肝护肾散
2.改善饲料原料质量,减少硫酸铜的添加,添加匈牙利进口八大博士牌霉菌毒素分解酶——敌毒素。
3.抗病毒、抗菌,保护和修复胃粘膜,提升免疫力——安博林产腺胃康(乳酸氧氟沙星) 4.健胃促消化,养肠胃——常欣卫(健胃散)
联系人:任经理 联系电话:18695817700 qq:1130087701
一、致病因素分析
1.非传染性因素的致病作用
(1)饲料中的生物胺:日粮原料如劣质鱼粉、玉米酒糟蛋白;变质的饼粕、脂肪、肉粉和肉骨粉等,往往由于蛋白质的微生物发酵而含有高水平的生物胺类和肌胃糜烂素,其中最重要且毒性最大的是组胺和酪胺。在禽类,生物胺可以降低饲料转化率和诱导腺胃体积。有资料表明饲料中0.2%组胺或各0.1%的组胺和腐胺可以使腺、肌胃连接处直径增大14%~16%;使腺胃重量相对增大21%~36%;提高肌胃糜烂和腺胃溃疡的发病率,使腺胃乳头的高度降低9~108%。
(2)霉菌毒素:发霉的玉米、饼粕也被掺入到饲料中,其中霉菌毒素的含量很高,甚至含有多种霉菌毒素。T-2毒素和二醋酸熏草镰刀菌烯醇是其中腐蚀性最强的霉菌毒素,可引起严重的肌胃糜烂,因为它们对肌胃角质膜具有腐蚀作用。
(3)硫酸铜中毒:硫酸铜对家禽胃肠粘膜可产生强烈的刺激作用。250ppm的铜即可导致肌胃损伤,并随着浓度的增加损伤进一步加重。
(4)维生素B6缺乏
2.传染性因素的致病作用
(1)禽腺病毒样病毒:属于腺病毒科,禽腺病毒属,其中大部分属于条件性致病原,也有一些属于原发性致病原,如引起包涵体肝炎、心包积水综合征、呼吸系统疾病、坏死性胰腺炎、病毒性肌胃炎等。
(2)病毒性腺胃炎:2007年美国学者Guy JS、 Smith LG等利用从病鸡分离的腺病毒样病毒在SPF蛋雏鸡和商品代肉雏鸡复制出了腺胃炎病变,表现为腺胃显著肿大,腺上皮变性、坏疽;导管上皮增生,淋巴细胞浸润;没有观察到其它器官的损伤性病变,故称为传染性病毒性腺胃炎(Transmissible viral proventriculitis ,TVP)。
(3)病毒性肌胃糜烂。有资料报道:腺病毒可以导致蛋鸡、肉鸡和鹌鹑肌胃糜烂。
(4)腺胃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病原为冠状病毒科、冠状病毒属的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的变异株,表现为鸡体极为消瘦,腺胃极度肿胀,严重增生的复管状腺;腺胃粘膜有出血和溃疡,腺胃乳头平整融合,轮廓不清,可挤出脓性分泌物。
(5)此外还有一些可以垂直传染的病毒性疾病,如呼肠孤病毒的感染、禽网状内皮增殖症病毒、传染性贫血病毒的感染都可以导致腺胃的肿胀、出血。
3.其他病毒因素的影响 。
4.细菌在肌胃糜烂中的作用
二、腺胃炎病理变化比较
1.外观症状:过料、拉稀,或者排黄白色稀便;
2.注意嗉囊、腺胃、肌胃病理性变化; (1)白色念珠菌:嗉囊毛巾状,腺胃粘膜有很厚的粘液假膜。
(2)饲料霉菌毒素或者劣质蛋白:腺肌胃交界角质膜溃烂,腺胃乳头扁平,角质膜下出血。
(3)硫酸铜中毒:导致食道下部和嗉囊有凝固性坏死,引起肉鸡中毒;胃粘膜卡他性炎症,呈淡绿色并有出血点,严重时导致肌胃糜烂;肝、肾也有明显的变性坏死。 (4)腺胃型传支:腺胃壁严重肿胀,浆膜面可见增生的复管状腺,腺胃乳头肿胀,甚至溃疡、呈火山口状。肾脏严重花斑(5)马立克氏病:腺胃严重肿胀,粘膜出血、乳头溃疡,其他器官可见肿瘤。 (6)传染性贫血:腺肌胃粘膜出血,肾脏高度苍白褪色,肌肉出血。
(7)网状内皮增殖症:腺胃肿胀,腺胃壁增厚,乳头肿大,周围一圈出血。 3.肝脏病变
(1)白色念珠菌:轻症变化不明显,重时肝脏肿胀、有坏死。
(2)饲料霉菌毒素或者劣质蛋白:肝脏肿胀硬化、脂肪变性或者癌变组织内有大块的性出血。肾脏肿胀有一定量的尿酸盐沉积。肉鸡可加重腹水的出现。
4.一般都会出现股骨头坏死现象。
5由于免疫抑制可以出现各种继发感染或疫苗免疫失败
三、原则
1.保肝护肾——保肝护肾散
2.改善饲料原料质量,减少硫酸铜的添加,添加匈牙利进口八大博士牌霉菌毒素分解酶——敌毒素。
3.抗病毒、抗菌,保护和修复胃粘膜,提升免疫力——安博林产腺胃康(乳酸氧氟沙星) 4.健胃促消化,养肠胃——常欣卫(健胃散)
联系人:任经理 联系电话:18695817700 qq:1130087701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