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老牛牛 于 2014-3-29 09:11 编辑
猪周期”变了 过去大家熟悉的“猪周期”是 “赚一年,平一年,赔一年”的周期规律现在已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其特点是: 时间跨度延长:由过去一般36个月上下,延长到48个月左右。由1000多天延长到近1500天,延长50%。 周期波幅变大: 谷峰差由过去的1---2元/斤,上升到5--6元。 年度间小周期明显:年度间谷峰加大形成明显的年间小周期,并且大都数成V字型,包括今年可能也是。 上坡时间段缩短:本期上坡仅仅500天,比上一周期缩短了158天。比第四周期缩短344天近一年。 下坡时间段拉长:自2011年9月4日起开始走下坡路,一路下来至今已有940多天,比前一些周期的下坡拉长160--500天。去年冬至到春节这一阶段的猪肉消费汪季价格不升反而快速下降,是22年来从未有过的反常规,这也是全国大都数人预测出现误差的主要因素也包括本人。西窗月说大牛判断去年是谷底,是的,虽然沒有明确的说,确实有这意念,否则去年最后一个预测帖子年底收尾也不会背道而驰。大周期下坡什么时候到头?天知-----。不过年度间谷底日下月底可能到来。 盈利期缩短亏损期延长:把一年赚,一年平,一年亏变成了一年赚,(2011年)一年平(2012年)二年亏(2013年,2014年)。涨价天数越来越短,降价天数越来越长。见下表
影响猪周期变化因素: 影响猪周期变化因素很多很多,有国家政策干预,疫情,产品库存量、税收、银行贷款、补贴、收储,放储、进出口,银根松紧,大面积生猪饲养量,其它肉食品能代替猪肉的产量,世贸环境,甚至大自然的气象、地震、及世界的战争与和平等等,都能影响到猪周期。 这些因素就不一一说了,也沒这水平说,在这说几句的是,近几年有些专家学者, 养猪规模巨头,行业精英,跑项目弄国补的常发表一些文章说:我国“过山车”式(猪周期)的猪价频繁波动,而且幅度越来越大。是由我国“小散”当猪价高时一哄而起,猪价低时恐慌抛售造成。 所以要大力发规模化养殖逐步烫平“猪周期”,国家要釆取扶持规模大户补贴等组合拳政策,设置提高小散户门槛准入等等文章到处可见。 把猪价不稳定的罪过归咎于“小散”,老牛牛实在是不敢苟同。 从历史上来看,排除计划经济时代的派养,派购,肉价相对稳定外。自取消生猪派养,派购,由计划经济转变为市场经济以来,如1994年---2004年的十年中,小散户占绝对优势的情况下(小散户)。猪价比较稳定见下图 再从六个周期的猪的谷峰价与谷峰差就可以明显看出,随着规模化猪场比例增多而谷峰差幅度加大,长得高跌得低。 以上的对比可见,在养猪规模化程度以大跃进的速度不断提高的近年来,猪价不但没有稳定的迹象,而且波动幅度越来越大,波动周期越来越频繁。请问持“小散户造成猪价大起大落”论的人们,你们的依据何在??? 再变换个角度,从规模和小散各自采用的养殖方式和特点来分析。 大多数规模养殖是自繁自养的模式,猪场设施配套均以母猪饲养规模来定量设计。母猪舍,保育舍,育肥舍,需要多少,生产上也是流水线方式,各阶段饲养都有一定的期限,否则就可能造成存栏拥挤。因此出栏时间弹性较小,市场货源偏紧价格高企时,想增加出栏难;而市场饱和价格低迷时,想延长出栏时间等待价格回暖也难。所以没有主动调节市场的能力,只能机械地按程序上市。每年当第二季度猪肉消费在减少时,而规模大户的生猪上市沒法减少或推迟,就可能造成供大于求而降价。当冬至季节消费加大时又不能增加上市量,又形成供小于求而涨价。而小散猪舎设计灵活多变,留有足够余地,因此出栏时间也没有固定的程式化。这样在消费淡季时,他们可能推迟出栏,客观上起到了调节市场的作用。 近年来随着规模猪场逐年增多,猪价在一年中就能产生大起大落。见下图的最近三年的猪价走势图。
有点离题不多说了,我也不否认规模化生产的优越性,(本人也向规模标准化努力)随着社会发展市场向规模化生产方式过渡是必然的。只是目前我国的所谓规模化不过是政府主导下强行推动的规模化,是一种奇形的规模化。是一种不平等竞争的规模化。 当前猪市: 当前猪市价格暴跌的主要是“产能过剩与需求不足叠加”:简单的说还是供大于求。 产能过大:2011年猪价高峰养猪盈利时开始扩大,2012年继续扩大,2013年部分人抄底还在扩大,[近年来我国有较大一批跑短钱育肥的(或叫专门养牛猪的)在第二季度4.5月份猪价较低时,购买150--200斤商品肉猪做猪苗,距我猪场方圆几十里就有几十家,少的大几百上千,多的几万头,把当时能上市的肉猪改为苗猪,再加上国储,改变了2013年二季(大周期的)深底。改变了2013年猪市淡季不淡,旺季不旺,也政变了猪周期。到目前我市还有几户去年抄底的大猪还压在手上,也不知是难卖还是再赌] 连续三年不断扩大造成2014年产能释放达到顶峰。 消费下降:由于“推广光盘”,反公款吃喝,春节单位分年货压缩等等,大量地缩减了消费,据新牧网调研分析,西南区域腊肉、香肠尚未消费完毕,对鲜肉消费形成一定的替代作用,另外银根紧缩各行各业都也不景气,加上当前的猪肉消费淡季,总消费量比往年大大的下降。 大量进口,雪上加霜:近期双汇进口美国4500吨猪肉引起各界的广泛关注,在猪价下跌、猪肉消费需求不强时,双汇逆市进口猪肉给市场带来恐慌。 据海关数据显示,2014年1月份我国进口量达到56182.48吨,环比增加3668.71吨,增幅6.99%。2013年海关数据显示,进口猪肉在583187.496吨,较2012年增加了13.36%。 这两方面因素叠加导致了猪肉产能严重过剩。 行情走势: 上半年难破盈亏点:自2013年12月13日全国平均猪价拐点向下至今已有近四个月,(到3月27日已有115天)猪价由每公斤15.66元直线下降到10.71元,每公斤下降接近5元。见图。猪粮比价4.5:1,每头猪亏本超过300元。有些人认为当前猪价是底部,加速抄底的人增多,(大猪价连续下降而仔猪上涨) 再赌下半年猪价。但今年与往年不同,虽然猪价看似接近底部,大家可以看看身边的大猪,我这儿专育肥专业户应该去年年底上市的大牛猪,压着几千头,上万头的大有人在。即使有国家收储,这强大的产能不会在短期内消化。所以说在短期内反转行情渺茫,至少要到四月中下旬。再由底部慢慢向上,到6月底特破盈亏点都难。 下一轮“猪周期”今年能否进入上升期: 能否进入下一轮"猪周期"的上升期在我们养猪人手里握着,取决于能不能大批杀母猪。前几天记得E采说过: 大猪跌,小猪涨,集市的黑母猪抢购忙。在猪价大跌的同时,仔猪价格则在上涨。母猪的存栏量就很难出现大幅度下降,过剩的产能就无法及时得到淘汰。而只要过剩的产能没有淘汰,那么还要重复昨天的故事。不说了,发几幅图片给大家参考。
老牛牛
2014.3.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