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三夫行 于 2014-3-6 08:53 编辑
我最近一批鸡,3800只,11月7日进的雏,网上平育,至今100天,已经室外林地放养;除了育雏期饲喂正大521含有药物添加剂外,做了免疫和驱虫,其他再没有投喂任何药物。这是第三批,前两批也是如此。
最近看论坛,发现疫情比较严重,苗药无效,饥饿疗法盛行;我就想,这样折磨人、折磨鸡的生产还要持续多久?这样的病鸡和鸡蛋就是我们对社会的贡献吗?社会不抛弃我们抛弃谁呢?!
我卖过十年的料,近三年才专心养鸡,养了鸡之后,才发现原来自己在饲料公司时的所谓兽医技术服务,大多不靠谱,养鸡本大利微,一旦得病,即使华佗再世,也是救得了鸡、救不了钱;卖饲料的、卖鸡苗的、卖兽药的,几乎都在异口同声地告诉养殖户,如何上规模,赢取规模效益?个个满腹经纶、口若悬河、仿佛有了他们指点迷津,养鸡赚钱唾手可得;可是,他们为什么不自己养呢?
就是因为他们更明白,目前这种养鸡模式,根本赚不了钱。
1、设施差,想象一下,老牛、破车、超载、在秩序很差的坑洼路面上瞎跑,驾车人还不靠谱,会有什么结果?个人认为,宁可少养,也要把设施设备搞好,少雇人,关键环节自己干,量力而行,自己能管多少就养多少;与其把力量用在管人上,不如用在管鸡上,人(尤其是老弱病残)可比鸡难管多了。
2、环境差,养鸡多的地方,无论大环境还是小环境,问题都很严重;鸡场外,以邻为壑,粪尿横流;鸡场内,很多连必要绿化和排污都没有;每次到这样的鸡场,都为周边的人和里面的鸡难过;在这样的环境里,无论鸡和人的日子都不会好过。
3、迷信免疫、迷信抗体水平,蛋鸡的一生,尤其是在生长发育最关键的育雏育前期这100天时间内,至少要做9次疫苗,也就是说不间断地刺激鸡的免疫系统,让其免疫系统一直处于高应激状态,疲于应付,不断地喊“狼来了”,可是狼真的来了时,免疫系统不是麻痹了、就是无力了;个人观点,免疫应该适可而止,把鸡的免疫系统发育作为饲养管理重点、劳逸结合,各种病毒,做一次疫苗,让系统认识就可以了,一旦病毒来袭,免疫系统能分清敌我,能做到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尤其是新的病毒袭来时,以前做的疫苗根本不管用,唯一有效的防疫是机体自身的非特异性免疫能力,也只有非特异性免疫能力强的机体,接种疫苗,才能有良好的特异性免疫。
4、迷信饲料,我做过十年预混料企业的市场企划总监,我深知饲料企业一直在推行愚民政策,营造科技迷信;我养过一批海兰褐,接的朋友笼育的青年鸡,60日龄开始在山林自由放养,至360天淘汰,没有做一次疫苗,饲喂的饲料,玉米豆粕型日粮,只添加了食盐、较低水平的维生素、较高水平的植酸酶,没有添加蛋氨酸、磷酸氢钙,产蛋率在80以上4个月、60%以上2个月,蛋壳、蛋黄和蛋白质量都非常好;个人观点,现代鸡得的就是现代病,主要原因有三点,一是环境污染,就和北京的雾霾一样,空气环境太差;二是高频度免疫,鸡的免疫系统没有得到休养生息,疲于应付,终将崩溃;三是高营养,使鸡的消化系统不堪重负,脂肪肝、肾肿等时有发生;试想一下,对动物而言,呼吸、免疫、消化三个系统都岌岌可危,鸡群焉有不覆没之理?
5、忽视蛋鸡的肉用性能,所有的蛋鸡都是肉鸡,因此在蛋高峰后淘汰前,应该尝试给蛋鸡育肥。以我自己的鸡为例,平均淘汰日龄360天,产蛋70-80枚,鸡蛋平均售价1.8元/枚,基本可以抵消各项成本,淘汰鸡平均售价80元,利润就在淘汰鸡这里。所以,无论笼养还是散养,淘汰鸡的售价都是决定盈利能力的一个重要因素。
6、尽管我现在的平育加自由放养模式比较小众,但至少可以给同仁们一些启示:
1)平育和自由放养有益鸡群健康,什么药物也比不上机体自身的免疫力和快速响应能力更有效。
2)保护环境,就保护我们自己。
3)不要抱怨社会为我们的产品出的价太低,因为这正是我们自己所追求的,不是吗?我们不是一直在往质差、价廉、量大上使劲吗?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