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602|回复: 1

[猪场管理] 如何提高冬季母猪繁殖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12-30 22:13: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做好母猪冬季繁殖管理工作,提高其产仔成活率,是实现母猪高产高效的关键所在。



1 加强妊娠后期管理。提高仔猪初生重

研究表明,胚胎到妊娠80 d以后,才开始迅速发育,至110 d完全成熟。而初生重的大小,直接关系着仔猪生后的成活率及生长。所以,为了促进胎儿快速发育,提高初生重,保证母猪泌乳期的营养储备,在母猪妊娠80 d后,需要增加饲料的质与量。原料选择上要重点考虑富含钙质、蛋白质及脂肪的饲料。熟制大豆是母猪饲粮成分的最佳选择,既是优质蛋白质的来源,又是脂肪供给的途径。母猪日粮中添加脂肪,可提高其血浆中生酮物质的水平,并以葡萄糖分配效应的方式增加母猪代谢物,供胎儿的发育利用,同时增加胎儿的能量储备,从而提高仔猪存活率。在妊娠后期及泌乳期给母猪饲以补充脂肪的日粮,可以提高泌乳量及初乳与常乳中的乳脂水平,从而能提高仔猪存活率与断乳重。


2适当应用激素制剂,诱发母猪白天产仔

生产实践中,70%以上母猪在晚上产仔。晚上产仔,在管理上有许多困难,不少养殖户因管理不善而导致仔猪伤残过半现象发生。如果母猪能在白天产仔,既便于监控管理,又易于提高舍内温度,对提高仔猪成活率有明显的作用。氯前列烯醇是前列腺素类似物,具有强烈溶解黄体作用,同时兴奋母畜子宫,舒张宫颈肌肉,对诱导母猪产仔成功率达95%以上。


3控制舍内温度,创造母仔舒适小环境

仔猪和哺乳母猪所要求的环境温度是不同的,新生仔猪的最适温度在32℃以上,而母猪的最适温度在15~18℃。如果简单地使舍温升到30℃以上,虽然适应了仔猪的要求,但一方面加大了增温保温的费用,另一方面,给母猪的泌乳、采食也带来了负面影响,同时也增加了舍内有害气体含量。所以,如何形成母猪15~18℃,仔猪30℃以上环境,且通风良好,光线充足,是做好母猪管理工作的重要举措。在此方面,各地都摸索了不少经验。有的给猪舍生火炉,有的在舍内通火墙、挂灯泡等,都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最适于农村应用的简便而经济的措施是塑料大棚加仔猪保育箱式的方法。具体要求:猪舍尽可能坐北向南,采光好,背风向阳。为了增加采光面积,大棚要有一定弧度,选择无滴膜温棚用塑料,在舍内较干燥方便的一角置保育箱。箱内80 cm×80 cm,用250~500 W远红外线灯泡或红外线取暖器供暖。以取暖器距地面高低而调节温度,注意取暖器线路必须贴墙固定,以防母猪拱咬触电。当舍内母猪存栏量少、体散热少时,可适当用炉火添热;舍内饲养量足时,可靠体散热供暖。实践证明,在东北地区舍饲15头左右的产仔舍,仅靠完善的大棚塑料保暖,在无热源补充情况下,单凭母猪自身热量舍内温度可维持在10~16℃,保育箱内温度可调控在30℃以上。衡量仔猪温度适宜度的方法:温度适宜时,仔猪吃完奶后自动回到保育箱内,分散睡卧,不扎堆。温度过高时,仔猪头伸出保育箱外或拥挤在出口处。温度过低时,仔猪重叠在热源下,争夺热源直射位置。


4科学安排母猪饮食。提高泌乳量

母猪泌乳量的高低,是饲料质量与饮食方式共同作用的结果。对农村养殖场户的调查表明,母猪产后粥样喂比干湿喂效果要好,日喂4次比日喂2次效果好。一般原则如下:产后第2天开始增料,至5日龄时给到常量。在此之前切忌一次吃得过饱而伤胃,待其功能逐渐恢复后再行加料。日采食风干料量应大于4.5kg以不浪费饲料为原则,日喂3~4次,要尽可能提高母猪采食量。泌乳高峰期,采食量最好达到6 kg以上,断奶前2~3 d逐渐减少日喂量至3 kg左右。泌乳期日粮中粗蛋白含量≥l7%,赖氨酸≥10.85%,消化能≥3.2MJ/kg,若能添加4%左右的油脂,或l0%的熟化大豆效果更好,可提高乳脂率。


5及早控制常发疾病,确保母仔健康发育

5.1 产后恶露不尽,是母猪产后厌食或产后无乳综合征的主要诱因之一。预防和及早控制产道炎症,是产仔母猪管理中的首要工作。具体做法为:产仔结束或开始排胎衣时,肌注长效青霉素l20万单位2支/l00 kg体重,安痛定l0~15 mL,地塞米松磷酸钠l0 mg,催产素20~40 IU。产后3 d内母猪厌食或食欲不佳而又无恶露排出时,选用:①速效开胃增食灵5~10 mL,复方胆汁A注射液10 mL,分别肌肉注射,l日2次,连用3d;③复合VB注射液5 mL,比塞可灵注射液5 mL,混合1次肌注,l日2次,连用3 d。如产后3 d内仍有恶露现象时,可选用:①l0%浓盐水清洗子宫,而后注入庆大霉素l6万IU,或环丙沙星注射液10 mL;②0.1%高锰酸钾水溶液冲洗子宫,排出冲洗液后注入抗生素药物。

5.2初乳中蛋白含量很高,其中有60%~70%是免疫球蛋白,由于仔猪出生时没有先天免疫力,只有吃到初乳后,才能获得免疫力。仔猪出生时,肠道上皮处于原始状态,具有吸收大分子免疫球蛋白的机能,6 h后开始下降,l2 h后几乎失去此项功能。所以,早吃初乳,吃足初乳,是提高仔猪抗病力的有效措施。实践中,常常将仔猪身上、口中黏液擦拭干净,脐带消毒处理后,即辅助哺乳,要使每头新生仔猪都吃足初乳。对个别体质弱小力量微弱的仔猪,要先将其口中黏液掏净,身上胎液擦干,滴服50%温葡萄糖液l0~15 mL。然后置于35℃热源中烘烤,待其精神状态良好后,再吃初乳。以后几天内都应人为协助吃足乳汁。固定乳头,是实现仔猪均衡发育的有效方法,也是预防仔猪打架争乳的有效措施。固定乳头应当顺从仔猪意愿适当调整,仅对个别弱小仔猪定位,其他仔猪以不争食同一乳头为宜。弱仔一般选择固定在前两三对乳头上。

5.3及时补铁,及早预防黄白痢。3日龄时,要用含硒牲血素进行及时补铁。方法:在腿内侧皮下注射l mL,可预防仔猪缺铁性贫血及腹泻。如果场内有黄白痢威胁时,此时可同时肌注治菌磺(长效磺胺制剂)0.4mL/头,3 d后再注1次O.5 mL/头,一般可安全渡过危险期。

5.4 适时补料及早补料是提高仔猪断乳重的一项有效措施,科学的补料时间应从7日龄开始,但需有耐心。逐头扒开口腔将料糊抹在舌根处,让其品味诱食,l日数次,待其食欲旺时可将补料盛于补料糟内让其自由舔食。母猪于产前2 d开始减食,至产仔当日,仅喂1/3平常料量。产后当日,喂以淡盐麸皮汤。


6适时断乳。提高母猪年产窝数

母猪断乳时间的迟早,直接影响着生产繁殖力的大小。但断乳太早,易造成仔猪死亡率增高及生长发育缓慢等。断乳过迟,又降低了母猪的繁殖力。所以,适宜的断乳时间是调节养猪经济效益的一个支点。在农村饲养实践中,断乳日龄的确定,最好根据出生时间与仔猪个体重来确定,要求30 日龄以上,体重应小于8 kg。如果以上各项工作都比较扎实,一般35日龄即可实施断乳。断乳时务必赶母留仔,使仔猪在原圈过渡l周时间,再行转圈。

广州华农大实验兽药有限公司  养猪MBA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发表于 2014-1-21 14:11:58 | 显示全部楼层
方法不错,捡操作性强的去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2-7 02:05,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