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feedwang 于 2013-9-5 22:38 编辑
“耙耳朵”王俊:夫唱妇随为发酵冷制粒
2013/09/01
炎炎夏季,东一瓢,西一碗;冷一口,热一嘴的,吃饭总是没有规律。立秋了,该调养肠胃了,也就是贴秋膘的大好机会。于是,就想念起那热辣辣、麻酥酥的川菜来,那真叫一个开胃。说到这里,我禁不住咽了一下口水。
在这个小城市,川菜的饭馆不多。要吃到那么地道的川菜,也不是那么容易。即便是如此,我们这帮吃货,也曾几何时把人家的川菜盘子吃得精光。还搞笑地把空盘子,一个一个地摞起来。哪像青岛,川菜馆,例如老转村,装修得富丽堂皇,让川菜走进大雅之堂。
于是,想起成都来,想起成都的东西宽窄巷子,想起来与成都相关的风里来雨里去的故事。
说曹操,曹操到。这不,就有一位四川人搭乘飞机专访青岛,来看我,来考察我们的发酵冷制粒项目。
与四川眉山的王俊总经理,一位中小饲料企业的老板,交往时间不短了。网上聊,谈模式,聊技术,也是不亦乐乎。但总是,火候达到了九十度,总是没有开锅。要么是推广模式问题,要么是货款问题,总是差那么一点点。
王俊的普通话实在是糟糕。应了那句话,“天不怕,地不怕,就怕四川人说普通话”。王俊的语速很慢,舌头很大,声音老成。谁知道,迎面打招呼的是个帅小伙,还伴随一娇小美女。
这就是年轻有为的王俊夫妇,“耙耳朵”的王俊与其漂亮的掌舵夫人。
实际上,王俊夫妇对于冷制粒模式熟悉尤佳。这次来,他们需要现场观摩加工颗粒,需要研究推广模式,需要探讨货款支持,还有需要了解深度发酵产品。
现场加工,自然是不错。不论是时产800公斤的平模型,还有时产2吨的环膜型。其中的疑问与不解,需要一一掰开来,仔细探讨。
自冷制粒升级到发酵冷制粒,这是一个飞跃。
增加了关键部分,深度发酵产品-谷酵宝,可以改善冷制粒的成型速度与生产效率,更可以改善颗粒料的适口性与动物的肠道健康,增强颗粒料的市场竞争力。
实际上,王俊夫妇早有成型的推广思路,非常不错。
把发酵冷制粒推广到养殖场,效益最大化。
把发酵冷制粒推广到经销商,可以把量做大。
把发酵冷制粒推广到中小饲料厂,可以借用其网络与渠道。
把发酵冷制粒推广到原料贸易公司,可以整合颗粒料公司的市场。
你可能说,为什么我称王俊为“耙耳朵”呢?在四川,耙耳朵可不是北方人说的“怕老婆”那么不堪,而是一种骄傲与自豪的称呼。那是因为自己老婆漂亮,能干,可以助自己一臂之力。
对于王俊来说,其夫人就是这样一种得力的贤内助。她自始至终参入其中,并不时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争取得分。很明显,她起到最重要的幕后决策者的角色,能够协助王俊轻松地完成既定目标。
这样幸福的“耙耳朵”,谁不想当?
我也想,成为这样幸福的“耙耳朵”:吃着火辣辣的川菜,有漂亮能干的老婆鼎力相助,在眉山过着逍遥自在的生活。
祝福眉山耙耳朵-王俊。
该贴已经同步到 feedwang的微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