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年,FAO与WTO联合专家委员会在关于食品污染的毒性报告中指出,镉是仅次于黄曲霉毒素和砷的食品污染物,联合国环境规划署1984年提出的具有全球意义的12种危害物质中,镉被列为首位。 镉化合物有氧化镉、硫化镉、硝酸镉、氯化镉、氰化镉和硫酸镉等,镉的毒性很大,无论以何种形式进入机体,均可引发中毒,其分布全身各器官,主要储存于肝、肾、肺和甲状腺,主经肾脏排泄;经消化道进入者,92%—98%经肠道排出。镉只能从尿排出,在人体内的半衰期很长,为17-38年。 随着锌在饲料中的大量添加,镉在饲料中的含量也随之上升,饲料中镉超标,已成为危害生态环境和人畜健康最严重的公害之一。 国标(GB13078-2001)中规定了畜禽配合饲料(≤0.5ppm)、米糠(≤1.0ppm)、鱼粉(≤0.75ppm)的限量。目前,国家关于饲料级硫酸锌的规定是≤10ppm。将饲料级一水硫酸锌作为饲料添加剂添加到配合饲料中给动物补锌,是饲料加工业采用的主要方式。但是,因为市场上使用的锌源多为冶炼或化工企业提炼金属铟的副产物,并且,锌、镉属于同族元素,锌矿和镉矿往往也是伴生矿,所以,如果生产和品质管理控制不严格,锌源中往往会存在镉超标的问题。同时,普通锌源中非常规金属(锶、铊等)含量难以掌控,更增加了饲料企业控制难度,导致安全问题的发生。 农业部饲料工业中心张丽英等,连续二年半对承检的63样品检测表明,镉含量≥20mg/kg的样品高达38%,严重超标(含镉100mg/kg以上)达31.7%,约三分之一样品镉含量高于1000mg/kg,最高者达8.4%。如果使用这样的锌源,饲料中镉含量超标,不仅产品质量不符合饲料卫生标准;而且,过量的镉经锌源污染饲料产品,导致动物发生镉中毒,采食量下降、生产性能降低。 由以上结果可以看出,普通硫酸锌中镉超标,对饲料企业安全生产和应用,均会产生不利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