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1年笔者看到一篇文章提到“母猪使用缩宫素助产百分之百错误”。文中提出几点证据,并且“从专业的角度来分析”,最终得出结论:“母猪使用缩宫素助产百分之百错误”、“缩宫素应坚决杜绝使用”且“缩宫素禁用于母猪助产或解决产程过长“。笔者对文中所写某些观点不太认同。
证据1
文中引用缩宫素的使用说明书”以下情况严禁使用缩宫素:...多胎妊娠...“,因为猪是多胎动物,从而推理为缩宫素禁止用于母猪。其实这个结论是错误的。首先,这个说明书是人用缩宫素的说明书,而兽用的说明书中提到缩宫素是可以用于猪的,所以不能相等同。其次,缩宫素是母猪产仔过程中体内正常分泌的一种激素,而且从缩宫素在国内外猪场的应用来看,效果不错。
证据2
文中指出”母猪分娩时一旦使用或超量使用缩宫素,可引起子宫剧烈收缩,导致所有胎儿的羊膜囊一次性破裂,羊水一次性流出“。据笔者观察,使用缩宫素后,往往还有个别的小猪被整个胎衣包得好好地产出,剖开胎衣,里面还有大量的羊水,这说明并不是”一旦使用“缩宫素,羊膜囊就会一次性破裂,羊水也不是一次性全部流出。笔者发现在没有使用缩宫素时也有上述情况出现。
证据3
文中把猪产出后的脐带断裂、倒生、产道肿胀、多仔同时挤在产道等等都归结于使用缩宫素后的结果。在助产时助产人员的手臂几乎全部伸入母猪的产道,才只能摸到左右子宫角的分叉处,而两个子宫角内的胎儿离外阴的距离远远长于脐带的长度,所以小猪出生后的脐带断裂的现象应当是正常的。1909年Blair-Bell首先发现垂体后叶提取物有促进子宫收缩的作用。后来人们证实,其中起宫缩作用的是缩宫素。动物正常生产时也会出现上述各种现象。
证据4
文中将母猪疼痛感增加、阴户恶性水肿、胎衣碎片滞留、感染增加、初乳丢失等都归结于缩宫素的使用。其实这只能算是缩宫素使用后的副作用或者是不正当使用的后果。当大剂量使用缩宫素或对缩宫素高敏感的动物使用缩宫素后均可造成子宫强烈收缩、子宫破裂等危险现象。难道出现这些情况就全面禁止缩宫素的使用吗?
缩上所述,笔者认为缩宫素仅仅是诸多助产措施中的一种,在生产中对母猪的助产起到了很大的使用。在使用缩宫素的过程中也发现不少的副作用,同时不少猪场对缩宫素的不正当使用和滥用,导致母猪在生产过程中或产后出现各种不利的问题。
如何正确使用缩宫素
(1)分娩顺利情况下(每6-10分钟产出1头仔猪)一般不建议使用缩宫素;(2)在子宫颈口完全打开之前禁止使用缩宫素;(3)在产道阻塞、胎位不正、骨盆狭窄等情况下应慎用缩宫素;(4)缩宫素的生物半衰期为3~10分钟,在高浓度时半衰期更短,所以缩宫素可以半小时使用一次。笔者建议根据子宫收缩及胎儿排出情况可以考虑间隔0.5~1小时重复使用一次;(5)使用缩宫素治疗难产的同时注射适量的苯甲酸雌二醇或己烯雌酚,可提高子宫对缩宫素的敏感性;(6)由于母猪用力过度导致身体极度疲劳、虚弱无力时,最好将缩宫素用5%葡萄糖盐水稀释后进行静脉注射,给母猪补充足够的能量和体液,同时要加强对母猪的护理;(7)切忌注射剂量过高,使子宫处于不利的痉挛状态;(8)缩宫素的应用只是助产的措施之一,所以不能完全代替人工助产。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