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种误区:现在无论养殖户或者猪场普遍存在引种误区。认为自己培育的不如其他猪场的种猪。结果是有一定规模的猪场去引种,因为没有合理的隔离群体净化导致品种引进的同时疾病也引来了。比如支原体、蓝耳病、鼻炎、链球菌等等。导致疾病损失惨重。而散养户普遍存在的问题有是不仅仅是“花钱买病”,因为品种优良,自己的饲养管理和营养水平却不到位,导致不发情,产仔少,蹄只病多。刚引的种猪可能不到一年都淘汰没了。最后还觉得自己管理还行,品种太差。结果是赚了点钱就去改善品种,扩大规模,年年都看不到“回头钱”。怎样走出引种误区?什么品种最适合自己?答案很简单,能给自己赚钱的猪最适合自己。国外为什么生产水平极高?平均一头母猪提供20头以上的育肥?就是高淘汰率换来的,说国外的环境多好都在其次。再好的环境没有淘汰率跟着成绩也不会高。淘汰猪卖不上价,老板不愿意卖。配种员配了3次还在想下次也许会配上。国外是断奶7天不发情就淘汰。别说过2个情期不发情了。最终的出路我们应该自己培育母猪,产仔多,奶水好的母猪采用轮回杂交生产成绩也不错。主要是公猪需要2-3年更换一次。国外的母猪基本上自繁,除了饲养试情公猪不饲养配种公猪。精液都是人工授精站提供。自己留种的好处一是成本降低,二是生产性能得到保证。有些猪场虽然规模很大,育种却没有多少技术含量。基本都是是母就留,与其花高价卖这样的猪不如自己培育,生产性能好坏自己清楚。 二、通风误区:无论多大规模的猪场通风保温是最大的问题。特别是管理不到位的猪场。比如很多猪场饲养员要通风老板怕通风猪着凉腹泻或感冒。如何保证环境质量?原则是通风永远比保温重要。为了保温而不去通风是最愚蠢的做法。特别是母猪舍,母猪的脂肪很厚,如果在25度以上的环境下必定会造成采食下降。产房会导致母猪采食下降泌乳减少或出现脂肪奶造成哺乳仔猪腹泻,黄色粘稠或带泡沫稀粪。用抗生素治疗效果差。妊娠舍严重的会导致高热引起的流产和后期缺氧胚胎死亡。母猪的脂肪层好比羽绒服,如果一个人在25度的环境下还穿羽绒服会是什么感觉?会有食欲么?大猪不怕冷,哺乳母猪猪舍温度在18-20度比较合理。有资料说最高25度,如果达到这个温度母猪采食量会明显下降。仔猪断奶重也会减少。妊娠舍温度16-18度更合适。即使冬季舍内温度在10度左右也必须要通风。我见过一家养殖户为了保温把所有的猪都养在一个舍,密闭所有的窗户,一开门热气腾腾,人在里面眼泪直流,几分钟就有窒息的感觉。这猪真是有苦难言啊。只要不上冻,必须通风。通风可以分自然通风及机械通风。最简单的通风方式就是在屋顶做几个排气孔,在房梁下开几个20cm左右的进气口。温度不重要,关键是温差。当春天来临的时候,我们可以在天气晴朗的时候逐渐通风,在早晚减少通风。晚上及阴雨天关闭窗户。 三、消毒误区:无论哪种消毒方式,最简单最有效的方式就是空舍消毒。空舍清洗后可以清楚90%以上的病菌,消灭病菌滋生环境。带猪消毒不是一点作用没有,效果很差。定期空圈空舍清洗是消毒的前提。否则不如把卖消毒药的钱用来买水喝。在定期空舍的情况下夏天每周两次,冬天每周一次足矣。饮水器和水箱也要定期清洗消毒。最好加过滤装置和增压装置。水上最便宜的营养。缺水会增加料肉比。舍外消毒通常用生石灰,而用喷雾消毒效果却不理想。很多猪场在卖完猪用喷雾消毒处理场地,阳光照射下可以说不起一点作用。有人说进口消毒药浓度高,能渗透地下几米,我就不相信2分钟都干透了怎么去渗透?空圈后地面消毒最好是火碱浸泡。针对不同环境采用不用消毒方式才会达到效果。否则就是掩耳盗铃。 四、治疗误区:有病治病是最大的损失。死猪是最大的浪费而不是从饲料上偷工减料用便宜饲料。任何一种病无论是外来的还是猪群本身存在的都需要一个发病条件。疾病的三大要素是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动物缺一不可。如果通过消毒减少了传播途径会发病么?如果饲喂全价的日龄和合理的免疫会有易感动物而发病么?如果不频繁引种,分阶段饲养会有传染源么?所有疾病都不是突然来的。要反思自己的饲料、环境消毒。 五、防疫误区:疾病不是依靠疫苗就能解决所有问题。很多猪场因为注射疫苗而发病的不在少数。特别是蓝耳病和圆环病毒。总以为用来疫苗会提高生产成绩而不去解决管理、营养和环境的问题。母猪流产死胎没有超过5%不要用蓝耳病,仔猪没有明显的副猪,淋巴结肿大,死亡率不超过10%不要考虑圆环疫苗。母猪要重视伪狂犬、猪瘟、口蹄疫,后备猪要重视细小病毒。育肥猪要重视猪瘟和口蹄疫。其他的根据情况去选择,不要轻易用苗。如果需要可以考虑部分猪群试验对比。 待续 孙洪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