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窝产仔数 |
后备母猪初配日龄 | 应为210日龄 |
后备母猪初配体重 | 130 - 140 kg |
后备母猪初配体况 | 20mm背膘厚 |
后备母猪第几次发情 | 最理想的是第二次发情之后 |
母猪95kg体重之后的营养 | 自由采食,直到初配。注意,地板饲喂可能造成同群中某些母猪个体无法自由采食。可在饲料表面撒鱼粉,增加蛋白摄入量。 |
后备母猪妊娠饲喂 | 体况评分控制在3.5,否则第二胎产仔数会下降 |
泌乳期采食量最大化 | 泌乳期第18天应达10kg。确保饮水供应充足 |
断奶至配种 | 增加蛋白供应,也就是鱼粉。转出仔猪后可以把母猪留在产房,再喂一顿泌乳料。不要在早晨喂,白天转仔猪,晚上喂。 |
配种后饲喂 | 存在争议 - 标准建议是前14天每天2.5kg饲料,14%蛋白,13MJ能量,0.7%赖氨酸。这个标准在产后头72小时可能略有欠缺 |
饲料质量 | 真菌毒素会降低窝产仔数 - 增加木乃伊胎的比例 |
维生素A | 经产母猪断奶时、后备母猪配种5天前(上次发情记录之后第15天)补充100万单位。采用棕榈酸视黄醇。 |
泌乳期 | 长于17天 |
胎次 | 每胎掉队母猪的比例控制在10%以内。3-5胎最高产。应对母猪更新进行细致管理。确保胎次结构正确。 |
遗传 | 母系方面的杂交优势能使窝产仔数提高1头甚至更多。这窝产仔多的母猪,下窝也倾向于多产仔。特别的 - 梅山效应 |
疾病 | 一定要及时接种细小病毒疫苗。猪流感会影响窝产仔数。肠病毒以及其它病毒会降低总产仔数、活产仔数,增加死胎、木乃伊胎数 |
转移/应激 | 配种时转移,或28天确定妊娠后再转移。着床发生在14天。配种后3至21天当中不要转移母猪或给母猪造成别的应激。 |
空气质量 | 空气温度16-18℃,无贼风 |
公猪受胎率 | 注意猪流感和热应激(疾病与环境) |
配种管理 | 交叉配种。两次配种,一次自然交配,一次人工授精 |
精液操作 | 精液操作、稀释与储存不当有可能影响受胎率以及窝产仔数 |
光照模式 | 配种区尤其需要良好光照,16小时开,8小时关,定时控制。需要500勒克斯的强度。 |
增加后备母猪窝产仔数 | 提高生命期生产性能 |
分娩管理 | 减少死胎,详细记录死胎/断奶前死亡情况 |
来源:英国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