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434|回复: 3

[饲料] 价格魔杖:1980年代的两次通货膨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8-14 23:42: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源:南方日报报业集团-21世纪经济报道】 【作者:杨 帆】
  第一次通货膨胀

  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邓小平实际上成为党中央的领导核心,党把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来的时候,仍面临重大比例关系失调的现实。因此1979年4月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决定,用三年时间进行国民经济调整,实行新八字方针,即调整、改革、整顿、提高。

随之,进行了一系列的价格改革。

  从1979年起,政府提高了粮食、棉花等18种主要农产品的收购价格;其中,粮食收购价提高30.5%,棉花提高25%,油脂油料提高38.7%。并对粮棉油等主要农副产品实行超购加价政策,扩大议价收购范围。但是在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的同时,没有相应调整其销售价格,致使与农产品相关的副食生产销售严重亏损。继而在1979年11月,国家又提高了畜产品、水产品和蔬菜等8种副食品的价格;并相应给予城镇居民5元/人、月的价格补贴。

  同年4月,政府有计划地提高了煤炭、铁矿石、生铁、钢锭、钢坯和有色金属、水泥等产品的出厂价格;其中,原煤提价30.5%,生铁提价30%,钢材提价20%。而燃料、原料价格的提高,致使与此密切相关的下游产品和高附加值的卷烟、酿酒业等成本上升,利润逐年减少,直接影响到国家税收。在此情况下,于1981年11月,适当提高了烟、酒、竹木制品、铁制品、陶瓷制品和皮革制品的价格。此外,针对第三产业服务品价格偏低的问题,从1983年12月起,提高了铁路货运价格和水运客运价格。其中,铁路运价提高幅度达21.6%。

  同期,中国农村改革在全国推进,包括降低农业税收,提高农产品价格,允许农民承包土地,开放集市贸易等。不仅如此,经济体制改革还从农村向城市扩展,在全国范围内展开。

  在以上多种措施的影响下,1984-1986年中国经济再次进入高涨阶段,1984年GDP增长率已高达15.2%。与此同时,物价水平也开始大幅攀升,零售物价指数从1984的2.8%跃升至1985年的8.8%。归结这次通货膨胀的原因,主要是源于成本推动,即价格改革的因素。这也是中国引入市场手段的制度成本。

  第一次宏观调控

  在集中进行价格改革的时期,如果不能控制总需求,成本推动和需求拉动两种因素同时推动物价上升,就出现严重通货膨胀。而且在总需求持续扩张下,价格改革必然因“比价复归”而失败。在1986年以后,我国就出现了各种价格之间的轮番上升,价格与工资的轮番上升,国内物价上升迫使汇率贬值,人民币贬值则提高进口品价格,以成本推动方式推动国内通货膨胀,出口大幅度增加则是总需求扩张的一部分。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双膨胀,社会总需求超过总供给,中央不能控制地方政府的盲目攀比。

  其实在1985年第一次通货膨胀时,中央就开始经济紧缩。1985年3月《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强和完善宏观经济的有效控制和管理,坚决防止盲目追求和攀比增长速度的现象。

  尽管1980年代全社会对于改革是有共识的,但是对于改革的宏观环境却一直缺乏共识,地方政府和企业总是倾向于高速度发展,无论在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下都是如此;理论界的主流“经济自由主义”热衷于以发展促改革,忽视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尤其是1980年代前期改革的成功,经济的高速发展,中国出现的初步繁荣,大大鼓舞了改革派的信心。而在引进西方经济学的初期,对于市场经济的知识也只是凤毛麟角。当时我们所知道的,也仅仅是“总需求,总供给”而已,现在想起来,如果早知道什么叫“通货膨胀预期”,也许就不会有后来那种“长痛不如短痛”,“价格闯关”的社会动员,抢购风或许就可以避免。

  1986年3月,“七五”计划决定前两年调整。但1986年第一季度工业生产回落,许多人认为经济滑坡,强烈要求放松银根刺激经济。五年计划第一年经济总是要涨,这是当时中国的政治经济学。综上原因,1985年—1986年宏观调控无法到位。

  二次通货膨胀与“价格闯关”

  由于宏观调控不到位,1987年中国经济继续过热,增长率达11.6%,1988年为11.3%,预算外投资膨胀无法控制。1988年7月份,物价上升幅度已达19.3%,创历史最高记录,各阶层群众产生通货膨胀预期。但此时,仍准备进行全面的价格改革。结果成为建国以来最大的一场抢购风潮的导火索。

  8月19日清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发“价格闯关”的消息。当天就出现抢购。有的人一下子买200公斤食盐,买500盒火柴,商店被抢购一空。银行发生挤兑,有的地方银行因不能及时支付,群众在愤怒之下把柜台推倒。大家误以为9月1日物价要全面放开,新一轮大涨价即将开始,在各大中城市掀起凶猛的抢购风潮,在几个方面都堪称共和国历史之最:第一,波及面广。8月中旬始大城市突起抢购风,席卷全国城市和部分乡村。第二,涉及50个大类500多种商品,部分地区抢购粮食食油。大到几千元的高档商品,小到易消耗的便宜货,均在抢购之列。第三,盲目性大。消费者不是为消费,而是为保值,购物时不管品种、不管牌号、不问质量、不讲价格,很多商场积压多年的残次商品,也被一抢而空。第四,各阶层群众普遍产生购物保值心理。第五,零售商品总额增幅高。8月份社会商品零售总额636.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38.6%,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增加13%。粮食增销30.9%。棉布增销41.2%,绸缎增销35.5%,洗衣机增销130%。电冰箱增销82.8%,电视机增销56%。第六,商品抢购风潮伴随挤兑银行储蓄存款风潮。不仅挤兑活期存款,且挤兑未到期的定期存款。8月份城乡储蓄存款减少26.1亿元。其中定期减少27.8亿元,活期增加1.7亿元。

  8月30日。召开了国务院第20次常务会议,重提出“稳定经济,深化改革”的方针,原来政治局会议提出的“五年左右时间”已修订为“5年或者更长一点的时间”。会议保证国务院采取有力措施,确保明年的社会商品零售物价上涨幅度明显低于今年。

  价格改革这一关非闯不可已达成共识,然而对于深化改革的条件认识并不一致。其实,1988年9月份,居民存款只有3000亿元,并不构成抢购的原因。

  再次调整

  1988年9月,十三届三中全会提出,以后两年改革建设重点突出地放到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上来。1989年11月共产党十三届五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治理整顿和深化改革的决定》,提出用三年或更长一些时间基本完成治理整顿任务。1989年增长率降至4.1%,1990年3.8%。这次周期共4年,波动幅度7.8个百分点;上升1年下降3年。实际上这是改革开放10年以来,三次调整的总结果,终于结束了10年以来屡禁不止,愈演愈烈的经济过热与通货膨胀,但必然导致经济过度紧缩,和理论上“计划经济原教旨主义”回潮。

  1990—1992年中央进行全面的经济紧缩,经济增长率下降到4%左右,而价格改革就是在总需求高度紧缩时自动成功的。其机制十分简单,动机十分朴素,就是经济紧缩了,企业效益不好了,地方政府财政困难,在中央政府同意下,取消了许多价格补贴,于是计划价格就变成了市场价格。到1991年底,中国80%以上的物价放开,基本上实现了物价市场化。此时价格并没有引起通货膨胀,而是部分转化为企业亏损,大家所担心的居民储蓄,在3000亿存款规模的时候成为抢购的“笼中猛虎“,以后增加到十万亿,也没有再出过笼。

  (作者系中国政法大学商学院教授)

小马哥:回顾一下最近30年的中国经济变化,我们能加深一些对经济的理解。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发表于 2006-8-15 10:33:37 | 显示全部楼层

re:理解

理解
 楼主| 发表于 2006-8-15 19:19:23 | 显示全部楼层

re:90那次印象比较深,波动到94年在副食上...

90那次印象比较深,波动到94年在副食上表现突出。
发表于 2006-8-15 23:12:25 | 显示全部楼层

re:顶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4-12-22 18:25,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