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3-2-23 12:55:57
|
显示全部楼层
口蹄疫(五号病) 1.流行特点: 病原是口蹄疫病毒,本病的传染源很广,病猪的各种组织,分泌物和排泄物都有传染性。传播方式复杂,直接或间接均可传播。流行方式多为蔓延式,间有跳跃式流行。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以春、秋季多发,寒冷天气病毒在外界环境长期存活,所以潜藏着天气转暖时大流行的疫原。 2.症状: 本病的特征性症状在蹄冠、蹄叉、鼻镜、母猪乳头出现水泡,水泡内充满灰白色或淡黄色液体,初期水泡仅米粒至绿豆大,后融合于一起达蚕豆至核桃样大,12天后水泡破裂、溃烂或结痂,有的蹄壳脱落,35天后逐渐康复。病初体温40-41℃,减食、出现跛行。 3.剖检可见病变: 剖检可见病变主要在心脏,心包膜有出血斑点,心包积液,心肌切面可见灰白色或淡黄色斑点或条纹。此外也可出现胃肠粘膜出血性炎症。 4.防治: 国家规定,对病猪、带毒猪实行坚决扑杀、作无害化处理。猪场一旦发现周边地区有口蹄疫流行,应采取有效措施,杜绝一切带入病原的可能性。每年9月下旬到来年4月间对所有猪群进行免疫注射。免疫猪群可采取如下方法 : 方案一:制定合理程序,用口蹄疫灭活苗免疫接种。定期用卫康消毒剂消毒 方案二:口蹄疫抗血清0.5ml/kg体重肌肉或皮下注射,局部消炎患处先以队1% 高锰酸钾冲洗,然后涂碘甘油或1%龙胆紫溶液消毒。 方案三:对发病猪场的所有猪用畜禽康肌注,注意一猪一换针头。如有高温,配合长效退热快克注射,效果更佳。配合菌毒快克拌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