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动物福利论坛”上一个基层兽医的发言,大家有什么看法?
在我国推广动物福利应该和畜牧生产相结合。以养猪业中的“高热病“为例,在政府推行蓝耳病强制免疫之前,东台县在动物福利对于蓝耳病的控制方面做了很多的探索,并且得到了比较好的效果,使得东台成为高热病发生的一个“盆地”。其中我们采取了两项措施:一是免疫修复,高热病的发生主要是由于免疫系统受到侵害后,造成的多病原的感染所致;第二是生态修复,生态修复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我们要保障猪有“拱土”的机会(在猪舍中放置“土槽”,并保证其中有土)。在我们保障了猪“拱土”的权利之后,“高热病”的发病率大幅度减少,同时以黄白痢、水肿病为代表的仔猪疾病的发生率也明显下降。 “标准化”畜牧业的发展,将动物置于钢筋水泥之中,而忽视了其本身的生理需求。我们现在推行的“生态”养殖,并没有把动物的天性摆在应该重视的位置,而只是代替动物选择了一个我们认为它们喜欢的环境。在畜牧业生产中,动物福利最重要的体现正是在“动物有表达天性的自由”,而把这些和畜牧业生产结合起来,在动物福利立法和标准的制定方面可能更具可操作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