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病因 适宜的温度是猪正常生长、生产的一个重要条件,夏季天气炎热,如果忽视对环境、栏舍及猪体的防暑降温工作,猪场遮阴不良或无遮阴、通风不够好,缺水,猪群密度较大等。猪在夏季炎热的天气,头部受到太阳直射,引起脑膜和脑实质的病变,使中枢神经系统机能严重地障碍,通常称为日射病。在炎热季节,潮湿闷热的环境中,猪新陈代谢旺盛,产热多,散热少,体内积热,引起中枢神经功能紊乱,通常称为热射病。体温散热受影响,引起肌肉痉挛性收缩,这种热射病又称热痉挛。 常见在炎热盛夏,商品猪运输途中猪过于拥挤时发生;或猪体虚弱、大量出汗、失水、失盐过多,引起神经失调而发生;另外体质弱、心脏机能、呼吸机能失调、皮肤出汗过多、饮水不足、缺喂食盐、猪耐热能力低,都容易导致此病的发生和发展。工厂化猪场封闭式产房的哺乳母猪每年都有中暑病例发生,应值得注意。 2、病状 生猪中暑主要表现是:突然发病,精神沉郁,心跳加快,呼吸迫促,体温升高,眼结膜发红,口流白沫,触摸皮肤烫手,全身出汗,步行不稳,流涎呕吐;结膜充血或发绀,瞳孔初散大后缩小。严重的倒地抽搐痉挛、流涎,四肢做游泳状划动。如不及时治疗可在数小时内死亡。有些病猪犹如电击一般,突然晕倒,甚至在数分钟内死亡。 剖检见鼻内流出血样泡沫,肺水肿,脑部高度充血或水肿。 中暑病猪,病情紧急,发展迅速,及时确诊是采取正确救治措施的前提条件。把握高温闷热病因,抓住体温迅速升高、特高的特征,结合其他症状,可以迅速作出诊断。预防猪中暑应做到以下几点: 1、饲养密度要适宜。进入炎热季节,要防止潮湿闷热和拥挤,猪群的饲养密度不能过大,尤其饲养的成年肥猪,一般夏季每头猪所占的面积要大于其他季节。猪舍保持通风良好。常用冷水喷洒猪体,中午让猪在阴凉处休息。 2、采取遮阴办法。在猪场道路两旁、猪舍周围种植树木或藤蔓植物,也可搭遮阴网构成凉棚,使每头猪所占遮阴面积在1.5平方米左右,并注意通风透气,确保空气对流。 3、配种怀孕舍可安装水帘式降温系统或通风喷淋系统,中午可向猪舍地面或猪体喷洒冷水。 4、供给充足饮水。应提供充足 的饮用水,让猪及时喝上清凉、清洁、卫生的水。5、炎热天气用车、船运猪时,应注意通风,要避免装载过多,造成挤压,做好防暑急救的准备工作,防止太阳直射,运输应安排在早晨或晚上为宜,途中定时给猪喷淋凉水。 3、猪中暑的治疗方法: 采用冷水降低体温是抢救的主要措施,体温降下了其他症状得以缓解,对症治疗更易奏效。发现猪中暑,要立即将病猪置于阴凉通风处,用凉水喷洒猪体,给予清凉淡盐水饮服或用之反复灌肠;耳尖、尾尖剪毛消毒后,剪开放血 100—300毫升。与此同时,灌服20ml左右的藿香正气水或十滴水,若猪中暑较重,呈昏迷状态,应静脉注射5%葡萄糖盐水200—500毫升,VC10一20毫升;肌肉注射安乃近10—20毫升。狂暴不安者,肌注2.5%氯丙嗪2—4毫升;心衰昏迷者,肌注10%安钠咖5~10毫升或10%樟脑磺酸钠10毫升。对中暑后还能饮食的病猪提供西瓜等青绿多汁饲料,对病的恢复有一定的帮助。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