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暑是对日射病和热射病的统称。日射病主要指在炎热的天气,日光长时间的直接照射猪的头部,引起脑及脑膜充血和脑实质的急性病变,导致中枢神经系统机能严重障碍;而热射病则主要由于气候炎热,圈棚低矮,温度高,湿度大,饲养密度大,闷热、拥挤、通风不良,猪产生热能多而发散困难,体内积热或出汗多而饮水不足,引起的严重的中枢神经系统紊乱。
临床症状
中暑猪只表现为突然发病,精神高度沉郁,步态蹒跚,站立不稳,烦渴贪饮,粘膜发绀,血液粘稠且呈暗红色。严重者常卧地不起或表现兴奋不安,口吐白沫,张口喘气,趴地腹式呼吸,体温急剧上升达42℃以上。心率增强,脉搏加快,肌肉震颤,皮肤灼热,呕吐,听诊胸音为湿性罗音。痉挛抽搐或昏迷,瞳孔散大,反射消失,迅速窒息死亡。怀孕母猪中暑后,多由于体温过高,血、氧供应不足而流产。剖检多见肺、脑充血水肿。
防治
1.预防
(1)炎热季节圈舍要有良好的通风排气设施。外搭凉棚等遮荫;降低饲养密度,喷洒冷水或安装风扇、滴水式降温设备;种猪场设有水池供猪自由洗澡,饮水充足。
(2)购买仔肥猪尽量安排在早上或傍晚,长途运输时装载不要太挤,保证通风。驱赶(或配种时),应调整驱赶(或配种)时间,以早晚为主,中午休息。
(3)为了消除热应激,饮水中添加电解多维或口服葡萄糖。育肥猪日粮中添加碳酸氢钠(小苏打),每头每天按4-8克混入饲料喂饲,或按1%的比例加入硫酸钠(芒硝)连喂两周,间歇一周复喂。在母猪产前2周和整个泌乳期日粮中添加1-3%的陈醋,能有效增进食欲,增加泌乳量,防止流产和中暑。
有条件的猪场可于每100kg饲料中加入“夏季保健散”一剂:即(大黄30克、甘草20克、滑石20克、石膏25克、焦三仙25克、槟榔15克、黄芩15克、连翘20克、枳壳20克、金银花25克);或具有清热祛暑功效的“消暑散”:香薷30克、白扁豆30克、藿香30克、薄荷30克、猪牙皂20克、麦冬25克、茵陈25克、石菖蒲25克、菊花30克、甘草20克、金银花60克、茯苓25克。
2.对中暑猪只的急救原则是:加强护理,促进散热,及时补水,调节酸碱平衡并维持心肺功能,防止脑水肿和对症治疗。
(1)发现猪只中暑后,应立即将其移至树下或通风良好的荫凉处,保持安静。灌服“十滴水”或绿豆汤500-1000毫升,内加甘草粉、滑石粉各50克。冷水反复喷淋畜体,头部放置冰袋,并用1%冷盐水反复灌肠。
(2)及时在耳尖、尾尖放血100-300毫升(视猪体重灵活掌握)。针炙:天门、太阳、耳根、鼻梁、山根、八字、滴水、涌泉等穴位。
对于兴奋不安、狂躁不止的猪只,肌注镇静剂,如氯丙嗪2-4mg/kg。对于处在昏迷或休克状态下的猪,外用“通关散”(猪牙皂、细辛各等份)少许,吹入鼻孔取嚏(孕畜禁用)。肌注安钠咖0.5-1克,或樟脑1克。
(3)中药疗法:
a.桅子30克、连翘30克、远志30克、浮小麦150克、水煎取汁、外加蛋清10个,分两次灌服。
b.香薷30克、厚朴30克、金银花40克、连翘35克、麦冬25克、水煎取汁,灌服,方法同上。
c.藿香45克、金银花30克、竹叶30克、石膏(先煎)100克、水煎取汁,服法同上;兴奋不安者,加钩藤30克、蜈蚣10克、全蝎15克,昏迷者加郁金20克、菖蒲20克、天竺黄20克。
(4)a.0.9%生理盐水300-500毫升,碳酸氢钠注射液0.5-1.5克,地塞米松注射液6-12毫克,混合静注;b.5%葡萄糖250-750毫升,安钠咖注射液0.5-1克,VC注射液2克,安乃近3-5克,混合静注。
(5)对于猪只出现呼吸不规则,两侧瞳孔大小不等,颅内压升高等症状时,可用20%甘露醇或25%山梨醇,100-250毫升,静脉注射,每隔6小时注射1次,至脑水肿基本消失为准。
来源:齐鲁牧业报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