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315|回复: 0

[养猪] 广西陆川推行生猪标准化养殖成效显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9-3 20:03: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广西陆川讯(通讯员 颜国焕)陆川县是全国生猪调出大县,广西特色养殖先进县。近年来,该县大力推行生猪标准化小区(场)建设,生猪养殖环境、设施不断改善,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发展水平不断提高。截止8月份,该县已投入生猪标准化小区(场)建设资金1083.20万元,改扩建猪舍面积12070m2 ,建设沼气池面积3850 m3 ,建设化粪池面积5200 m3 ,改造兽医室、消毒室、人工授精室等辅助生产设施1200 m2。通过项目建设,示范带动了生猪养殖快速发展,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一、改善生产环境,提高养殖效益。通过对旧猪舍进行标准化改造,建成标准化猪舍实现了对猪舍内部环境的人工控制,可以为不同生长阶段的猪只提供理想的温度、湿度、通风换气以及清洁度,减少了疫病的发生,提高了饲料报酬率,每头猪平均养殖利润比常规养殖提高约60-80元。
       二、推行标准生产,促进结构调整。在生产管理过程中,推行封闭式管理、同源引种、全进全出以及科学完整的疫病综合防控措施,提高了生猪出栏率和整齐度。推行标准化生产,提高生猪养殖管理成本,改善生猪养殖环境,促进了种养结合和畜牧业结构调整。
       三、规范生产行为,保障产品安全。猪场实施改扩建时,统一要求各项目单位落实动物防疫达标、规范种畜禽生产经营、建立健全畜禽养殖档案、实施兽药GSP等生产行为。在有效保障市场供给的情况下,减少了养殖业面源污染,对保护生态环境,保证畜产品质量安全。
       四、有效处理粪污,改善民生问题。建场时已把粪尿无害化处理设施同步到位,养猪场的粪尿通过干湿分离,雨污分离;猪场的猪粪及沼渣通过“猪━沼━鱼”高效循环的农业生产模式的应用,实行饲料→猪→废料处理→饲料循环生产方式,实现养猪场污染的“零”排放。粪污科学处理后还田养鱼,提高了土壤地力,促进了种植业、水产业发展。
       据统计,2011年,该县规模养猪场已达658家,出栏1000头以上猪场达250家,出栏10000头以猪场14个,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园区13个。通过项目实施,该县生猪标准化小区(场)年新增出栏肉猪达2.2万头,年新增养猪收入3000多万元,有效地促进养猪业的健康发展。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4-6-22 19:02,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