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养母猪应该怎样管理?这个问题的答案值几百万美元,然而目前我们还没有一个确定的答案。
1 根据美国兽医协会(AVMA)的网站,母猪饲养系统应实现下列功能:
尽量减少母猪之间的攻击与竞争行为;保护母猪免受极端环境的影响,尤其是温度;避免母猪接触可能导致伤害、痛苦或疾病的危险;每天为母猪提供合适的
饲料和饮水;每天能够观察个体母猪的采食量、呼吸频率和排粪尿等情况,以及允许母猪表现正常的行为模式。
2 额外的管理策略包括:
一旦小群(4-6头)母猪的群体已经确定,就不要再转进新的母猪;仅对大型组群的母猪进行混群(多于20头);如果需要混群,应安排一个新栏位进行混群,不要在原栏位当中混群;以及如果未采用个体饲喂系统,则应按母猪采食速度进行分组,以便避免咬斗和营养不足的问题。
3 群养畜舍系统需要考虑的因素:
群养妊娠母猪不是简单地把限位栏去掉改成大栏,把母猪养一起养在栏里就行了。尽管很多人简单地认为群养条件下因为母猪可以随意转体,而且能和其它母猪进行社群互动,所以就能提供更好的动物福利,但群养方式也有群养方式的动物福利问题。主要包括混群和饲喂过程中的攻击行为、伤害事件和损伤情况增多,体况评分差异增大,等等。所有这些因素都会受饲喂方式、社群状态、饲养密度、组群规模、遗传,以及管理规程等方面的影响。因此,群养母猪饲养系统的设计、实现过程中就要考虑下列因素:组群规模、饲养密度、组群构成(静态还是动态)、日粮类型与给料方法、遗传、母猪性情等(Levis,2007)。最重要的是,不同的群养系统之间在饲喂方法、组群管理和地板类型等方面存在区别。
4 饲喂系统与管理:
有哪些饲喂系统可供选择?首先饲喂系统可分为个体饲喂与群体饲喂两大类。通过个体饲喂栏或母猪电子喂料器(ESF)可实现个体饲喂。个体饲喂栏:通过个体饲喂栏,可将母猪采食期间的攻击行为降至最低,但有些攻击行为还是会出现,此外,这种方式无法记录母猪的个体采食量,因为母猪是随机进入饲喂栏的。母猪电子喂料器:这种情况下,母猪佩戴射频耳标,进入饲喂站采食,饲喂站识别母猪个体,根据个体供给不同的饲料,每个饲喂站最多可供应40头母猪,母猪可以一次吃光自己一天的日粮,也可以分几次吃。但母猪在等候进入饲喂站的过程中会出现攻击行为(Jensen等人,2000;Anil等人,2006)。电子喂料器有一个动物福利问题是咬阴户,不过通过一些措施可减少咬阴户事件的发生频率。通过喂料器的设计和位置的调整可降低咬阴户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Levis,2007)。
群体饲喂的可选方案,总地来说有三种方法:重力喂料器、连续喂料器,以及地板撒料,这些饲喂系统既可用于6头以下的小群,也可用于100头以上的大群。
地板撒料,将饲料堆在实地板上让母猪直接采食,这种方式母猪采食攻击行为最严重,因为母猪之间会争夺饲料。强壮的母猪采食过多,体型过肥,而温顺的母猪则采食不足,体型过瘦。然而,Salak-Johnson等人(2007)发现,采用地板撒料的饲喂方法,5头一组、饲养空间2.3m2或3.3m2/头的母猪的体重和背膘厚高于5头一组、饲养空间1.4m2/头的母猪,也高于饲养在限位栏的母猪。
重力喂料器,在栏位内均匀布置,每天给料一次。这种系统当中攻击行为更严重,因为有的母猪吃得快,把自己的配额吃完之后会去抢吃别的猪的饲料。Jansen等人(2007)的一项研究中,50头母猪的栏位,采用三个长度相当于栏位宽度的料槽,用32个重力喂料器供料,这项研究当中观察到了咬斗、攻击行为和伤害治疗事件。
连续喂料器是重力喂料器的改进方案,饲料在一段时间内慢速、连续供应。这种系统当中攻击行为似乎有所下降。重力喂料器和连续喂料器都可用于各种规模的组群。最常见的是5-6头/组。
Hulbert和McGlone(2006)报导,不论栏位类型(个体限位栏还是组群)还是饲喂系统(重力喂料器还是连续喂料器)都和母猪的生理应激反应无关。饲喂系统对社群互动或整体活动没有任何影响,尽管在中午12点采用重力喂料器的群养青年母猪的鼻吻行为比采用连续喂料器的母猪更多。然而在24小时当中,不同喂料系统的母猪的鼻吻行为没有区别。采食时间也没有区别,处理之间的行为差异是因饲养密度引起,而不是饲喂系统。
尽管一般认为连续喂料器能减轻母猪的攻击行为,但也称不上完美。采用连续喂料器的组群当中,攻击行为以及体况评分差距大的问题仍很明显(个人观察,2006年11月)。
5 静态与动态组群:
还是那个问题:怎样减轻群养母猪的攻击和竞争行为?最严重的攻击和竞争出现在新猪转入组群(混群)的时候和采食的时候。混群时,母猪相互争斗的攻击性很强,其天然意图是建立新的等级秩序。这个过程的管理目的就是要在尽可能降低应激、减少身体伤害的前提下形成新的社群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