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
小弟斗胆到这里来发帖出于以下目的:
1 抗生素、化学药物的整个研发、生产、使用研究已经被欧美国家做的差不多了,行业标准是人家制定的,研发的方向也是人家的,我们做的再好也是在别人的思维圈子里面混,做的再多也是给老外锦上添花;
2 微生态制剂有效果,没理论、没数据、没有老外做的很多,很多基础理论和东方的传统哲学能结合到一起,目前各个国家的研究差异不大,应该由我们引领这个行业。
希望能抛两块砖头,引出大家的话题,砖头如下:
讨论方向:
1 微生态制剂的占位机理,通过菌体上那个部位同肠道上那个部位结合,剔除了有害菌的那个部位和肠道的哪个部位的结合点?
2 微生态菌种包括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丁酸梭菌、酵母菌、乳酸杆菌在肠道中是否定植?定值时间、部位、结合点?是否繁殖?
3 微生态菌种是否能杀死有害菌?还是抑制其生长?还是体现生物多样性?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