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禽流感(AI)仍在流行:
流行情况
⑴蛋鸡:
2011年10至今我国北部省份出现致病性强流感病流行,主要感染蛋鸡、种鸡;进入2012年2月后,逐步在我国几乎每个省份传播;不同省份、不同地区由于接种H5疫苗强度和科学与否决定致病性强弱。发病后产蛋率下降速度快、幅度大,死亡率高;控制难度大、行业内没有特效产品应对;在控制过程中使用方案大成本高(2-3元只),疗程在9-10天左右。造成我国大部分省份大量淘汰蛋鸡、种鸡;主要表现在东北三省、河北、甘肃、宁夏、内蒙、广东、浙江、福建、山西、河南等地。
目前我国蛋鸡总体存栏下降30%,部分省份下降50-60%;预计近期我国各种家禽雏苗来源趋于紧张化,蛋鸡市场行情低迷期有望压缩区间,提前进入蛋价高位运行。
⑵白羽肉鸡、肉杂鸡、青年鸡、肉鸭:
这类群体感染此类流感病毒后,对禽群危害更大;因为肌胃炎免疫抑制普遍影响,使免疫功能受限,使最终死亡率高成为主要特点。禽群在30日龄后感染本病的基本都提前出栏,尤其在养殖公司、养殖集团更为突出。由于本病对种禽的侵袭、对商品代感染带来的控制难的存在,导致我国肉鸡市场存栏量不增或补栏不及时等观望现象出现。
2012年2月我国整体白羽肉鸡存栏率在40-50%,进入3月份补栏稍有增加,约为55-60%。
1.应对措施:
⑴必须做好接种免疫
禽流感灭活疫苗不能对禽群有很好的防感染保护,但是它可以降低感染发病后严重程度,防止禽群受到毁灭性打击;因此,即使目前的流感变异株出现,但我们接种的疫苗还有较高的交叉保护性,必须认真做好免疫接种工作。
•肉鸡、肉杂鸡、肉鸭:
7~14日龄时,用H9N2、H5N1Re-4-5亚型禽流感灭活疫苗免疫一次,或者用禽流感-新城疫重组二联活疫苗(rL-H5)初免;
2周后,用禽流感-新城疫重组二联活疫苗(rL-H5)加强免疫一次。
•蛋鸡、种鸡等:
使用重组禽流感病毒H5亚型二价灭活疫苗(H5N1,Re-5株+Re-4株)或选择使用重组禽流感病毒灭活疫苗(H5N1亚型,Re-5株)、重组禽流感病毒灭活疫苗(H5N1亚型,Re-4株)对鸡进行免疫。水禽仍使用重组禽流感病毒灭活疫苗(H5N1亚型,Re-5株)进行免疫。关注变异株H5N1灭活苗的面市,一旦H5N1Re-6株疫苗面市,请首先使用期做接种防范高致病流感的主要疫苗。
建议近期每间隔2个月接种一次,H5、H9同时接种;
经过大量病例 可以看出,接种超过2.5-3个月的禽群,发病后临床症状严重,对生产性能损害严重;
接种及时、正确的禽群发病相对较轻,控制难度较小。
⑵家禽预防保健提升非特异性免疫力:
▪排除AIV的隐性感染:
目前我国AI冻干苗(rL-H5)使用尚没有普及,因此,AI油苗接种即使再科学,也没有100%逃脱AIV感染的可能。抗体滴度在9-10 log2,感染后鸡群可以在临床上不出现典型症状,养户看不到感染AIV迹象。另外,AIV属于潜伏型病毒,有时感染后它不呈一个完整的病毒存在于禽群中或环境中;一旦环境条件成熟,机体免疫力降低,病毒便进行大量快速复制,导致感染禽群出现发病,防不胜防。
▪提升机体免疫力和抗病性:
在做好疫苗,建立好禽群机体的特异性免疫屏障后,我们还要加强禽群的非特异性免疫屏障,只有这“两堵墙”都坚固,才能有效防止病毒的侵袭。因此我们必须定期对禽群进行中药预防保健。如使用“禽畅”和“冰丹”分阶段或长期添加,达到提升加强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屏障的目的,从而降低此病的发病率。 转自:鸡病专业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