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维生素添加剂 1.维生素A中毒:维生素A在肠壁与脂肪酯结合成醇通过门静脉进入肝脏,由于其排泄速率不高,若大量作用于机体,就会对肝脏造成损害引起畜禽中毒。 维生素A中毒表现为被毛粗乱,皮肤触觉敏感,腹部和腿部有出血瘀斑,粪尿带血,四肢运动障碍,周期性肌肉震颤,严重者可造成死亡。幼畜维生素A中毒表现为食欲下降或废绝,体重减轻,持续性消瘦,精神沉郁、骨骼变形;妊娠母畜维生素A中毒早期可引起胚胎死亡,后期造成胎儿畸形,使母畜繁殖能力下降。 2.维生素D中毒:维生素D在畜禽肝脏被转化为25-羟胆钙化醇,进入血液循环在肾脏中转化为1,25-二羟胆钙化醇使机体钙的代谢紊乱,引起严重的高钙血症和软组织的广泛性钙化。 各种畜禽均可发生维生素D中毒,表现为便秘或腹泻,虚弱,采食量下降,饮水量增加,易骨折,这主要与心血管、神经、肾脏、肺和消化系统的高钙血症及代谢性钙化有关。 二.微量元素添加剂 目前我国畜禽生产中常用的微量元素添加剂有铁、铜、锌、锰、碘、硒、钴和铜等。主要以硫酸盐或碳酸盐的形式添加于饲料中,尽管用量很少,但其作用极为重要,可防止畜禽缺乏症的发生,但若用量过大或混合不均、或含有其他重金属毒物,则可引起畜禽中毒,出现中毒症状,轻则影响畜禽的生产发育和生产性能,重则造成死亡。 三.畜禽饲料添加剂的管理和使用 饲料添加剂居于配合饲料的核心地位、其用量虽甚大、正确选择和合理使用饲料添加剂不仅可以大大提高饲料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而且可以充分发挥畜禽的生产潜力,改善产品品质,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但若饲料添加剂质量欠佳或使用不当,不仅不能达到预期的饲养效果,反而会造成畜禽中毒。轻则生产性能下降,重则造成大批死亡。为防止畜禽饲料添加剂中毒事故的发生,一方面要严格控制饲料添加质量,另一方面要科学使用饲料添加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