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疯狂的饲料:饲料添加剂大起底
本报记者 党艳 成都报道
双汇瘦肉精事件后,饲料行业是否借此机会完成了自清自新?完全不是。
7月23日,《华夏时报》记者以某新建饲料厂销售经理的名义来到成都市崇州市锦江乡几个饲料销售门市部“洽谈业务”,可当对方得知本人推销的猪饲料催肥期超过75天时,纷纷拒绝代理本人推销的饲料。“我们现在卖的饲料催肥期一般都不超过70天,你那饲料没市场。”一门市老板奉劝记者道。
记者又打电话想实地采访一些饲料生产厂家,不出意料的是,百分之百遭到了拒绝。“我们的配方要保密,不便采访。”本是一家普普通通的饲料生产企业,在瘦肉精事件后竟成了“保密单位”。
记者驱车来到了位于成都附近的一家饲料厂,厂区附近的居民向记者反映,这里经常闻到一股股恶心的臭味。记者从相关专家处得知,这家工厂是在生产一些鱼粉、骨粉或药品。
生产饲料的不吃“饲料肉”
“饲料添加剂比食品添加剂危害更大,危害时间更长,而且是让人类在不知不觉中‘慢性自杀’。”一位从事了近30年兽医及饲料行业的专家王杰(化名)对本报记者称,饲料添加剂的滥用、乱用已经危害了几代人的健康。
王杰,上世纪80年代西南某农业大学畜牧兽医系毕业,从事兽医和饲料工作20多年,曾任国内两大饲料品牌的大区经理。
王杰称,双汇瘦肉精事件其实只揭开了中国养殖业和肉品加工业黑色产业链的冰山一角。
“中国在2001年就成为世界产肉第一大国,但在这快速增长的背后却隐藏着不为人知的巨大危害,这样的超速增长在很大程度上是靠一些化学促长剂来支撑的。”王杰说,在“速度等于金钱”的原则指引下,形成了这样一条养猪产业链:催长剂→饲料添加剂→饲料→猪仔→肥猪→市场。“化学催长剂的应用使得各个生产环节的经济效益大为提高,只是苦了消费者,就因为要吃肉,他们可能每天都在慢性中毒。”
王杰介绍,农民养猪除了自己吃的以外,几乎都是用饲料进行饲喂,饲料喂的猪一般不到150天就可以达到200-300斤,而不喂饲料的要300天甚至365天才能到150-200斤。这两种猪肉在市场上卖同样的价钱,不喂饲料既费时间又耗粮食。“如果你是养殖户,无论从时间还是经济效益来考虑,你肯定都会选择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的。”
“猪加速生长主要靠两个因素:一是品种;二是各种营养的平衡搭配。后者依靠饲料配方来实现。但如今正常的饲料配方已经不能适应家畜快速生长和市场竞争的需要,超量使用添加剂,滥用、乱用化学催长、催肥剂由此成为了行业的普遍潜规则。”
王杰的判断在成都郊县养殖户骆玉处得到了证实。骆玉养猪已经快30年了,她指着小圈里的两头70-80斤的猪说,这是供自己家和城里的亲戚吃的,不喂饲料,一点都不肯长,简直就是“铁猪儿”。另外一个大圈里的6头猪则是要喂饲料的。她告诉记者,这些肯长的猪从生下来就要先喂仔猪饲料,这样小猪不容易生病,长到2个月至2个半月左右就要用催长饲料,也即用100斤粮食拌20-30斤“精料”(即添加剂)。没有“精料”,猪一点都不肯长。当记者说按说明书“精料”最多只能加20%时,她却说,农村哪里有那么准确,估计着加就行,加少了不起效果。
骆玉介绍,小猪从10斤长到50斤,吃仔猪料,平均每天可以长约1斤肉,开始加“精料”喂后,猪每天要吃2-3斤饲料,并开始大量喝水、嗜睡,每天可以长1.8-2斤肉。这种猪不到250斤左右时就必须卖掉,否则,不少猪这时候已经站不起来了。她还偷偷告诉记者,一些养殖户在猪长到100斤以上时,除了加“精料”外,还在饲料中加入一些化肥(如尿素),据说这样不仅可以催肥,而且能使猪皮毛光亮好看。
骆玉给记者算了一笔养猪账,现在购买加入“精料”的饲料大约每斤3元,目前毛猪收购价为9元左右,除去小猪(约600元)和饲料成本,5个月养一批猪大约每头能赚500-700元。“现在猪价行情变化太快,如果再不用‘精料’催肥,肯定是要亏大钱的。”
在骆玉眼里,好饲料有四个特点:一是吃了长得快的;二是吃了马上就睡的;三是吃了长得皮红毛亮的;四是吃了后粪便是黑色的。
王杰说,所谓长得快其实就是额外加了一些催长的化学物品,如激素、喹乙醇等,长期食用这种催肥的猪肉,容易产生性早熟、基因变异、致癌等;猪睡得香其实就是在饲料中加入了镇静剂,如氯胺酮、苯巴比妥等,氯胺酮是制“K粉”的原料,其危害不言自明;长得皮红毛亮是在饲料中加了一些砷制剂,而砷是一种剧毒品,猪皮红毛亮其实是一种轻微的中毒症状;猪正常的粪便是黄褐色的,变成黑色其实就是在饲料中过量加高铜(如硫酸铜)和高铁产生的,过多地食用高铜不仅能促使人体细胞癌变、加重糖尿病、引发神经病变,还严重污染环境。
王杰还告诉记者一个行业的秘密:饲料生产厂家和相关销售人员大多数是不吃“饲料肉”的!
添加剂是何方神圣
“神奇”的饲料添加剂究竟是何方神圣?畜牧类教科书上写道:饲料添加剂是指在饲料生产、加工、使用过程中添加的少量或微量物质,在饲料中用量很少,但作用显著。
在西南大学(微博)荣昌校区动物医学系从事了30多年畜牧兽医教学的林义明副教授告诉记者,饲料添加剂是饲料工业中极为核心的部分,在上世纪80、90年代,饲料工业快速发展,添加剂在我国成为饲料大国、产肉大国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林义明介绍,目前饲料添加剂主要有三类:一是营养性添加剂,主要是添加氨基酸、维生素、矿物质;二是药物添加剂,主要是抗生素、激素、驱虫剂、抗菌促长剂、镇静剂等;三是改善饲料质量添加剂,主要有抗氧化剂、防霉剂、调味剂等。
“问题主要出在第二类,即化学药物添加剂上。”林义明介绍,瘦肉精、三聚氰胺、痢特灵等造成的动物源性食品安全事件的罪魁祸首就是化学药物,因为化学药物会产生毒副作用。
目前,我国批准使用的饲料添加剂大约200多种,允许使用的药物添加剂达到近60种,不允许使用的药物添加剂已近80种。
“市面上使用的饲料添加剂,特别是药物饲料添加剂要比这200多种多得多,粗略估计也有1000多种。”林义明直言,由于添加剂配方的保密性,实际情况要比人们想象的复杂得多,混乱得多。
7月25日,记者来到了位于成都东面静渝路的兽药市场(西南最大的兽药市场,有近500户商家)。一位姓肖的老板如数家珍似地谈起了各种各样的饲料添加剂:高铜九二零、喹乙醇、阿瑟酸……
肖老板介绍,要说催肥效果好的还是激素类添加剂,3年前这里到处都是激素添加剂,但现在不敢在市面上卖了,风险太大,不过不少商家仍然在偷偷卖激素类饲料,但要不是老熟人不卖。“明文规定的违禁药物是不敢做了,如瘦肉精,要抓人,但一些不怎么致命的违禁药物仍然在生产和销售,如痢特灵,现在1500元/吨,还不好买。”
据肖老板透露,他不仅卖兽药,也卖植物上用的化学制剂(如膨大素等),一年下来,这个10多平米的小铺子能给他带来50万-60万元的收益。
王杰告诉记者,不少饲料企业的技术部门或研究中心专门研发促长技术,然后用于配方之中。这些部门也成为饲料企业最为保密的部门,有关人员必须与公司签订保密协议,即使离职后也不能透露促长配方的秘密。
据介绍,在上世纪90年代末,药物饲料添加剂中仅有不到20种化学药物被禁用,而到今天,卫生部和农业部于4月23日发布的禁止在饲料、动物饮水和畜禽水产养殖过程中使用的药物和物质就达80多种之多。
与此同时,添加技术、反检测技术也日新月异。王杰介绍,饲料添加剂中超量使用高铜、高铁,促长效果显著,但容易被检测出来,于是就有将添加的超量铜、铁变成鳌合物,这样检查难度就大大增加了。其它如在畜禽饮水中加添加剂,在猪生长过程中加添加剂但在出栏前15天停药,饲料生产厂家在获得检验合格后加添加剂等,添加手段五花八门,让检查部门防不胜防,无从监管。
一些饲料厂家目前打出了绿色饲料的牌子,声称没有激素等有害物质,对此,王杰指出:“如果它的催长效果好,那只能说明其找到了一种或几种目前还未检测出来的新型促长剂,绿色只是一个概念而已。”
“‘魔高一尺,道高一丈’,饲料行业却相反,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王杰说。
催肥剂之殇
在所有的添加剂中,催肥剂喹乙醇是至今仍然没有被完全封杀的药物饲料添加剂之一。
喹乙醇,又名快育灵、倍育诺。分子式:C12H13N3O4,淡黄色结晶性粉末,微溶于水。作为饲料添加剂,它有三大神奇的作用:一是可快速催长,还多出瘦肉;二是对多种细菌具有抑制作用;三是价格便宜,每斤大约在15-17元左右。这三大优点使其在饲料添加剂中大量使用。
但是,喹乙醇一旦过量使用,会引起蓄积性中毒,不仅能使动物中毒或死亡,而且在肉中的残留会对人有很大的危害,可使基因变异致畸形、致癌等。上世纪末期,美国和欧盟已全面禁止使用喹乙醇,我国也于2001年规定禁止使用于水产和家禽等养殖中,仅可用于仔猪(70斤以内)饲料,而且规定添加量为50ppm。
“然而,正是因为还为喹乙醇留下了仔猪料这一小口子,使得其光明正大地流入各个饲料环节。”王杰称。
记者在有关喹乙醇的生产厂家和饲料添加剂销售网上,随处可见到这样的介绍:喹乙醇可应用于猪、肉牛、鸡、鸭、鱼、虾等的养殖,毒性小。有的还特别提醒,猪、牛屠宰前35天停止给药。
7月25日,记者以养殖场老板的名义来到成都东边静渝路的兽药市场,以下是一段精彩的对话:
记者:有喹乙醇卖吗?我们养猪场想用。
一兽药店女老板:卖完了,要过几天才能到货。
记者:听说它只能用于35公斤以下的仔猪,不知大猪和鸡、鸭能不能用?
女老板:都能用,为啥不能用?我们的客户就数饲料厂最多,不管是猪饲料、鱼饲料、鸡鸭饲料都要加的。
记者:据说加多了要出事。
女老板:一般不会,我的客户一般都按规定的最高上限再多加一些,这样催长的效果好些。当然,你若加得太多,会中毒的。
记者:你见过喹乙醇中毒的情况吗?
女老板:见过,我的一个客户是养鸭的,喹乙醇加多了(超过正常量的3倍),结果鸭子的嘴长得跟鸡一样,偏偏倒倒的,走几步就倒下死了。
记者:为什么喹乙醇这么好销呢?
女老板:便宜呀,每公斤零售才33元,如果量大价格还可以少些。
记者在该兽药市场发现,喹乙醇的广告牌被很多商家放在最显著的位置招徕顾客。
2009年,江苏连云港(9.25,-0.11,-1.18%)某公司生产的鱼饲料因含有喹乙醇,造成鲤鱼大量死亡。
“因过量使用喹乙醇而导致的畜禽、水产中毒的事件比比皆是,连云港事件不过是小意思了。”王杰称,喹乙醇应该早就被列为违禁饲料添加剂,因为很多养殖户根本无法正确地控制其用量,不知相关部门为何没有禁止。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