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水泡病 本病是由猪水泡病病毒引起猪的一种接触传染性的病毒病。临床特征是在蹄、鼻、口腔粘膜和母猪的乳头周围出现水泡。临床上很难与口蹄疫、水泡性口炎、猪的水疱疹区别开,易发生误诊。此病在70年以后相继在国内不同省区屡有发生。 诊断要点: (1)流行特点 只是猪感染,各种年龄、品种、性别的猪一年四季都可发病。在潮湿天气,特别是猪群密度大、卫生条件差、调 运频繁等情况下易发病,发病快,发病率高,可达70~80%,而病死率很低。 (2)临诊特征 有三种类型: ①典型的病初体温升高至40~42度,在蹄冠、蹄叉、蹄踵出现水泡,水泡约米粒至黄豆大小,数目不等,经1~2天破溃,露出红色的破溃面,病蹄局部有热疼,踊行。若有细菌感染、局部化脓严重的可使蹄壳脱落,病猪趴卧。另外,约有5~10%病猪的鼻盘、口腔粘膜、齿龈有水泡和溃疡。部分母猪房有水泡出现。本病一般经10~15天多趋自愈恢复。 ②轻型的只有少数猪,仅在蹄部发生几个水泡,全身症状轻微,传播缓慢,不易察觉。 ③隐性型的猪不表现任何临床症状,但是,血清学检查,有滴度相当高的中和抗体,能产生坚强的免疫力,这种猪可能排出病毒,对易感猪有很大的危险性。 (3)实验室检查 尽快将病料送至有关检疫部门,进行动物接种,病毒分离培养与鉴定,血清学的补体结合试验、反向间接血凝试验和免疫荧光试验,以便及时确诊。 防制方法: (1)无本病的非疫区,禁止从疫区调入猪只与肉产品。尽力做到自繁自养。 (2)受威胁区和疫区要进行定期的免疫接种。 ①猪水泡肾传代细胞弱毒苗,用于预防接种,对大小肥猪,均可在股部深部肌肉注射2毫升,注苗后3~5天,可产生坚强免疫力,免疫期暂为6个月。该苗也可在发病疫区进行紧急接种,可迅速控制疫情。 ②猪水泡细胞毒结晶紫疫苗;对健康的断奶猪、育肥猪远亲中肌注2诧,免疫期暂定为9个月。 (3)对病猪要隔离,加强护理,对症治疗,防止继发感染,大多可自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