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标准缺失带来监管漏洞:饲料的安全限量是多少,禁药期应多长,没有大量的试验佐证。
发达国家是不吃内脏的,我们的生活水平还低,消费习惯不同饲料的安全限量应更低,禁药期应更长,这需要试验。但没人去做这些工作,科技含量低,发不了SCI,科研业绩和评价体系的原因。为什么这么多年,一直在提育种,但没有真正的品种或品系能搞出来,因为专家们都在搞高精尖了,基础性的科研工作没人做。为论文而论文。我们的科研成果是世界第一,但真正有用的很少。
2、监管不力,不做为。瘦肉精在双汇只是冰山一角,早已是行业的规则,没人去问,没人去管,业内人都知道。专家没有管的职能;监管部门是民不究,官不问;养猪户和猪贩子是利益最大化,消费者是不知情和无知。还肉色的正常色都不知道,还会买肉,当然瘦肉多的好。
3、政府干涉的极端化。一棍子打死,什么三聚腈胺,瘦肉精不得检出。地方畜牧检测部门的检测能力也有限,我们的公共仪器资源也得不到很好的利用。出事后,卖液相的厂家都活跃了。
4、食品安全知识宣传不到位。什么样的肉色是正常的,排酸是怎么回事,没有多少人知道,消费误区带动了瘦肉精事件的发生。膘越薄,越有可能添加的瘦肉精多,这是最简单的常识了,消费者不懂专业,如何分辨,他们认为是好的,更重要的一点,都是去膘肉了,去的脂通过高标价精瘦肉分割再找回来。因此,我这个专业的人都不会买肉了。想买带皮的买不着。 |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