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3695|回复: 20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简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7-12 08:14: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万水山 于 2011-7-12 08:42 编辑

       2010527103734.jpg nwsuaf.gif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现为国家“985工程”“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设有研究生院。现任党委书记张光强,校长孙其信。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是我国西北地区现代高等农业教育的发源地。在“建设西北”、“开发西北”的时代呼声中,1934年,经国民政府批准,著名爱国人士于右任先生、杨虎城将军选址中国农耕文明的发祥地——杨陵,倡办了国立西北农林专科学校。1999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同处杨凌的原西北农业大学、西北林学院、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水利部西北水利科学研究所、陕西省农业科学院、陕西省林业科学院、陕西省•中国科学院西北植物研究所等七所科教单位合并组建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自建校以来,学校始终坚持“民为国本,食为民天”,以推进旱区农业发展为己任,为我国农业及农业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一代代师生秉承“诚朴勇毅”的校训,心怀社稷,情系苍生,承远古农神后稷之志,行当代“教民稼穑”之为,形成了“经国本,解民生,尚科学”的优良传统,为我国的农业科教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
我校在解放前已是一所在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的知名大学,五六十年代经历了一个新的快速发展阶段。合并后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作为全国教育科技体制统筹改革的重要试验,迎来了发展的辉煌时期。学校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坚持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办学特色,积极推进科教体制改革,各项事业均实现了历史性跨越式发展。
学校现设19个学院(系)、水土保持研究所、思想理论课教学研究部及体育部,设有64个本科专业,涵盖农、理、工、经、管、文、法、哲、史、医、教育等11个学科门类。有植物病理学、土壤学、农业水土工程、临床兽医学、果树学、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农业经济管理等7个国家级重点学科,作物遗传育种、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等2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以及25个部省级重点学科;有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7个部省级重点实验室,25个国家和部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个国家和部省级野外台(站)。拥有12个博士后流动站, 11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71个博士点,18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05个硕士点以及10个专业学位授权点。
      学校现有教职工4564名中,专任教师1543人,其中教授314人、副教授417人,博士生导师275人、硕士生导师773人。有两院院士2人,双聘院士8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1人、讲座教授2人,国家“千人计划”入选者3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3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11人,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1人,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39人,高校青年教师奖获得者3人,高校青年教师资助计划入选者13人。
      学校从1939年开始正式招收本科生,1941年开始招收研究生,形成了从学士、硕士到博士的完备人才培养体系。每年通过“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出国留学项目”派出100余人;学校以培养“知识基础宽厚、素质能力协调发展、具有较强的实践和科研能力的优秀学生”为目标,成立了创新实验学院,并实施本硕博连读计划。有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专业2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12个,省级名牌专业11个;有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3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个;国家级教学名师2人,省级教学名师6人,全国模范教师1人;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精品课程7门,省级精品课程33门,国家级双语示范课程1门,建有校外实践教学基地260多个。学校重视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每年列支100万元资助学生创新项目,2007年被教育部批准为首批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实施试点院校之一。现有全日制本科生21792人,各类研究生7825人,其中学历研究生6432人,成人教育学生8561人。建校70多年来,先后培养输送各类人才10万余名,毕业生遍布海内外,为西北乃至全国农业及农村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学校始终瞄准高新科技前沿,坚持围绕国家和区域性重大战略需求,积极开展面向农业生产实际的应用基础性和应用性研究。建校以来,先后取得科研成果5000余项,获奖成果1800余项,其中国家级奖励104项,培育出我国小麦推广面积第一的“碧玛一号”、长期主导我国小麦品种换代的“小偃6号”、自育苹果品种推广面积最大的“秦冠”等重要成果,科技成果转化产生的直接经济效益累计超过2000亿元。“十五”以来,学校累计取得各类科研成果奖250余项,其中国家级科技成果奖14项,省部级科技成果奖178项,获得国家授权专利221件,审定品种210个,被国际三大检索系统收录论文1300多篇,出版学术著作800多部。特别是在体细胞克隆技术、胚胎干细胞、杂交小麦、生态环境治理等方面取得了一大批重大研究成果。合校以来,科技创新实现快速发展,2009年到位科技经费3.88亿元,20余项成果获得国家和省部级奖励。现有16家农、林、水专业学会挂靠学校,编辑出版20种学术期刊,建有大学出版社。
       学校依托学科优势和人才优势,积极开展科技成果示范推广和产业化工作。在国内率先提出并积极探索以大学为依托的农业科技推广新模式,受到了国家的重视和支持。围绕区域优势主导产业,在省内外建立了农业科技试验示范站8个、示范基地59个、专家大院24个,科技示范和培训工作深入开展,在区域主导产业发展中的示范引领作用日趋凸显,科技成果推广创造直接经济效益200多亿元。学校科技园暨留学人员创业园首批进入国家级大学科技园,创办各类科技企业20家,示范推广农畜良种100多个,开发新产品40多种。
       学校坚持开放式办学,积极拓展国际科技教育合作与交流,提高国际化水平。与美国、英国、加拿大、以色列、德国、日本、澳大利亚、新西兰、荷兰等国家和地区的近100所大学和科研机构签订了合作协议,每年有数百名国外专家来校讲学和进行学术交流;成立了“中美水土保持与环境保护研究中心”、“中加旱区农业科技创新中心”、“中英农业可持续发展协作网络”、“中奥环境保护研究中心”等国际学术交流平台。具有接收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学生资格。2006年创建的“杨凌国际农业科技论坛”,已在国际农业农业科技界产生重要影响。
       学校占地面积45262亩,其中校园占地面积5914亩,校舍建筑面积92万平方米。仪器设备总值6.3亿元,图书馆馆藏印刷本图书203万册,电子本图书100万种,国内外数据库57类。教学科研和生活设施配套齐全,校园环境优良。
学校的建设与发展备受党和国家的关怀和重视。党和国家领导人胡锦涛、江泽民、吴邦国、温家宝、贾庆林、李长春、周永康、乔石、朱镕基、李瑞环、曾庆红、黄菊、吴官正、罗干等先后来校视察,李岚清曾七次抵校视察,对学校改革、建设与发展所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
        建校70余年来,学校始终紧扣“三农”发展的主题,坚持走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办学道路,已从以农为主的单科性大学发展为目前以农为特色,多学科综合协调发展的全国重点大学。当前,按照学校新的规划目标和战略思路,全校师生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正在为实现“突出产学研紧密结合办学特色、创建世界一流农业大学”的历史性目标而努力奋斗!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楼主| 发表于 2011-7-12 08:23:08 | 显示全部楼层

领导致辞

本帖最后由 万水山 于 2011-7-12 08:24 编辑


20世纪30年代,国家风雨飘摇,民不聊生,西北灾荒连年,哀鸿遍野。出于对民族存亡和人民生计的关切,一批有识之士汇聚神农故里——杨陵,承农桑圣地之祥云,拓华夏农耕之文明,开科教兴农之新篇,倡办了我国西北地区第一所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高等农业学府——国立西北农林专科学校。 沧桑巨变,风雨兼程。20世纪末,学校的发展揭开了一轴优美的画卷。1997年,党中央国务院从解决农业干旱半干旱问题和“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全局出发,成立了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为学校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平台。1999年,国家将地处杨凌的七所科教单位合并,开创了西北农林新科技大学建设发展的新纪元。合校以来,我们按照国家组建我校的战略要求,积极推进科教体制改革,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优化科教资源配置,胜利完成了实质性整合,初步构建出教学与科研相融合,产学研一体化的办学新体制。 新的起点,新的希望。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将紧紧把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要求,围绕现代农业发展的重大战略需求,努力将学校建设成为我国高层次农林科技人才的重要培养基地、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高新技术的重要创新基地、现代农业科技成果的重要示范推广基地、国际农业科技教育的重要合作与交流基地,为早日把学校建设成为以产学研紧密结合为特色、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而努力奋斗! 我们真诚希望与海内外大学、科研院所加强交流合作,与有识之士携手共创美好未来!
                                           党委书记:张光强
                                           校        长:孙其信 ldzc_photo_02.jpg ldzc_photo_01.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7-12 08:30:20 | 显示全部楼层

校徽

本帖最后由 万水山 于 2011-7-12 08:31 编辑

校徽.jpg 徽释义:
DNA是构成生命的基本物质,我校因小麦而闻名于世,两条螺旋向上并排的遗传物质DNA链,构成闻名于世的小麦,体现了我校(种植业和养殖业)农业的特点,表达由教学和科研院所合并组建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传承农业文明的重任,肩负解决广大民众赖以生存的粮食问题的历史使命。
图案构成也是成排向上的树木,代表林业。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是学校教书育人的办学思想。

上下翻动的水波,是多向调节水资源的水利。上善若水,厚德载物,是追求完美品德的写照。

一颗金装包裹的绿色种子是在校学生的形象。金色年华的学生,明天就是绿色世界的主人。

校徽由大圆环、中文校名、英文校名、内圆环种子构形及内部两排上升的螺旋图案构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7-12 08:36:41 | 显示全部楼层
校训
xxxbz_pic02.gif
诚:诚实不欺,讲求信誉,做人处事诚实。也就是要忠诚于党,忠诚于祖国,忠诚于人民的事业,有远大的理想与抱负,以诚为本,为人为学,诚心正义,诚信待人,修齐治平。
纯朴、朴实、朴素。既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中国知识分子对故土、对现实的一种积极情怀,一种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人生态度。
勇敢、无畏、敢为天下先和不怕失败、不畏强暴、不迷信权威的精神。也有“勇气”、“创新”、“攀登”、“进取”之意,暗含强健体魄涵义。
毅力、坚韧、坚毅,意为具有坚韧不拔、顽强不屈的精神与意志,做到无坚而不摧、无往而不胜、不为暂时的失败所屈服,是成就事业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诚朴勇毅四字校训,以字起首并以之为核心,又结合我校的特色,同时有追求科学、追求真理、向往光明、健康向上的精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7-12 08:39:50 | 显示全部楼层
校歌
xxxxbz_pic03_big.gif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7-12 08:41:08 | 显示全部楼层
校旗
xxxxbz_pic04_big.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7-12 08:42:04 | 显示全部楼层
校名
nwsuaf.gif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7-12 08:50:12 | 显示全部楼层
校区分布
xydy_map.gif

学校目前占地45738亩,其中校园占地面积4900亩。主要分为南北校区,南校区包括国际交流中心、中心图书馆、科研主楼、体育馆、博览园以及林学院、农学院、资环学院、园艺学院、经管学院、成教学院、水建学院等单位,北校区包括水保所、后勤集团、产业集团、出版社、体育部以及机电学院、信息学院、动科学院、植保学院、食品学院等单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7-12 08:52:27 | 显示全部楼层
地理位置
xydy_dlwz_sm.gif
学校地处陕西关中腹地---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陇海铁路、西宝高速公路穿境而过,交通十分便利。校园占地面积3012698平方米,环境幽雅,风景秀丽,是学习深造的理想之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7-12 09:14:1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万水山 于 2011-7-12 10:00 编辑

校园风景
秦墙渭水.jpg 枫林小路.gif 湖光山色.gif 灯火阑珊.gif
桂花台.jpg 花篮喷泉.jpg 瑞雪西农.jpg 小桥流水.jpg 学生新区.jpg 玉树临风.jpg 紫葡长廊.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4-11-14 14:47,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