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022|回复: 1

[分析] 广东省畜牧业将迎来“转型”大考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6-14 09:23: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十一五期间,我省畜牧业保持较快发展,产量产值不断增加,标准化规模养殖水平持续提高,2010年牧业产值、肉类产量排名全国第六,主要品种生猪、家禽出栏量分别名列第六、第二。畜牧业的快速发展,有效保障了畜产品市场供给,提高了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为改善民生福祉、建设幸福广东作出了重要贡献。

处于全国前沿的广东省畜牧业,如今也迎来了转型大考。面对土地资源紧缺、养殖污染治理要求越来越高等问题,如何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同步提高?面对全球的碳博弈,面对我国1/5耕地被重金属污染的严峻形势,如何做到无害化、健康养殖?面对终端消费者和出口加工企业的纠结,如何才能实现食品安全的可追溯?面对诸如此类的疑问,广东将给出怎样的答案,我们拭目以待。


一、十二五畜牧业发展环境分析


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五中全会对新中国第十二个五年规划作出的判断,彰显了这一时间刻度的特殊意义。我们思考广东畜牧业的发展前景,也必须在这样的大格局下进行。

未来五年,我省畜牧业将真正进入提质转型的关键时期,进入到产量、质量和效益并重,生产、加工、流通一体化经营的新阶段。在这个新阶段,随着国家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城镇化发展加快以及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畜产品的需求量仍将保持较快增长,这为我省畜牧业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天地。但广东畜牧业的发展也面临诸多挑战,实现目标的难度也较以往有所增大:一是饲料粮价格大幅波动,养殖成本不断攀升;二是动物疫情形势依然复杂严峻;三是动物产品安全监管难度仍然很大;四是畜牧业支撑体系不够健全;五是融资、环保与土地等问题将进一步制约畜牧业发展。

未来五年,我省畜牧业将发生巨大的变化,这种变化或许会超出许多人的预期。


1.1 有利因素

1、发展畜牧业生产的基础良好。一是地理环境优越,适合发展畜牧业,而且我省毗邻港澳,有利于掌握国际市场信息,生产适销对路的畜产品;二是畜禽良种资源非常丰富,全省现有地方优良畜禽品种17个,引进及新育成品种(品系)26个,种畜禽场1200多家;三是初步建立了畜禽良种繁育、饲料生产、动物保护、畜产品安全等四大体系,奠定了良好的发展基础。

2、宏观政策环境更加有利。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不断完善强农惠农政策,增加涉农补贴规模,畜牧业作为保供给、促增收的重要产业,各级财政的扶持力度进一步增强。《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的贯彻落实,更为全省加快畜牧业现代化建设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同时,一系列有利于加快兽医行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也已经接连出台。

3、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为畜牧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十二五期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步伐将进一步加快,预计到2015年养殖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有望达到40%。同时,全省各地发展生态与健康养殖意识不断增强,涌现出一批标准化规模化生态健康养殖典型,加快转变畜牧业发展方式取得了显著成效。

4、兽医管理体制和机制创新,为兽医行业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随着兽医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省兽医行政管理、执法监督、技术支持体系将更加健全,基层动物防疫机构和队伍将更加稳定,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和动物产品卫生质量安全监管机制将更加完善,兽医管理机构依法行政的能力将不断增强。

1.2 不利因素

1、畜牧业受土地和环保制约的问题日益显现。部分地方政府认为畜牧业生产对当地财政贡献不大、实施扶持政策给地方财政增加较大压力,常以环境污染和用地紧张为由限制生猪养殖,甚至出现强行拆除猪场等事件。这些人为制约因素增加了畜牧业发展不确定性。

2、畜产品流通、加工环节薄弱。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建设发展缓慢,主要靠小型批发市场和农村集市,小生产和大市场之间脱节的现象时有发生;畜产品以鲜活产品销售为主,深加工很薄弱,海外市场开拓力度不够,出口量多年停滞不前,制约了生产的进一步发展。

3、重大动物疫情形势仍然复杂。我省每年需从省外调入家禽近1亿只、生猪2000多万头、牛20万头、羊35万只,种蛋2亿多枚,直接导致我省疫情传入的风险较高。另外,整个动物防疫体系建设还不能完全适应现实发展的需要,突发兽医卫生应急反应能力也亟待进一步提升。

4、动物防疫信息网络系统不健全。我省尚没有全省性动物防疫信息管理与处理中心,没有建立起重大动物疫病应急指挥平台,地区间也缺乏有效的信息交换途径,使联防联控的措施难以落实到位。


二、十二五我省畜牧业的发展目标


针对未来五年广东畜牧业的奋斗目标,省农业厅表示,广东将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先行先试,继续推进生态与健康养殖,加快转变畜牧业发展方式,提高畜牧业整体效益、保障畜产品有效供给,为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作出更大的贡献。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中央关于党的农业农村政策取向发生重大转变,尊重农民地位、维护农民权益、增加农民收益、维护农村和谐已成为农业农村政策的基本目标和取向。《广东省畜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明确把农民来自畜牧业的收入比重稳步增长当作未来五年规划的一大目标,这是一大进步,也是一大突出亮点。


我省畜牧业发展到2015年,将逐步实现以下目标:

2.1 畜产品产量稳定增长。力争2015年全省肉类产量达到540万吨(其中猪肉320万吨、禽肉210万吨、牛羊肉10万吨), 蛋类产量40万吨,奶类产量23万吨,分别比2009年增长25%15%61%;实现生猪出栏4500多万头,猪肉自给率达到75%,肉鸡出栏10亿只,肉鸭3亿只,禽肉自给率达到100%;实现畜牧业总产值1200亿元,2009年增长33%

2.2 畜牧业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山羊、肉牛、奶牛等草食动物以及加工品的比重不断提高,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程度进一步提高,畜产品的质量明显改善,形成现代牧业生产体系雏型。

2.3 畜牧业的整体科技水平和综合生产能力增强。畜牧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提高到50%以上,有效缓解资源环境对畜牧业持续增长的制约,促进畜牧业向技术密集型、资源高效利用型、生态环保型转变。

2.4 建成畜禽良种繁育、动物疫病控制、饲料兽药生产、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等畜牧业生产支撑保护体系。有效控制重大动物疫病,提高畜产品的质量安全、生态安全、公共卫生安全水平。

2.5 农民来自畜牧业的收入比重稳步增长。畜牧业在大农业中的战略地位进一步提高,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40%


三、实现十二五规划的主要措施


为了达到以上目标,十二五期间,政府相关部门对畜牧业的支持与调控尤为重要。预计政府对行业的监管力度和行业生产标准化力度将前所未有地加强;在畜禽良种繁育、动物疫病防控、环保、安全、资源利用等科研领域将有新的探索与突破;在引导社会资本进入畜牧业,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促进行业兼并重组和推进产业化经营等方面将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
未来五年,不仅考验政府统筹兼顾的能力,也将彰显政府带领农牧企业建设广东畜牧强省的领导力
3.1 坚持依法治牧,加强畜牧业法制管理。进一步加大力度宣传贯彻《畜牧法》、《草原法》、《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3.2 贯彻执行强农惠农政策。十二五期间,我省将继续认真贯彻执行畜禽良种补贴、能繁母猪保险补贴、生猪调出大县奖励等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夯实畜牧业发展基础。
3.3 进一步贯彻落实《广东省生猪生产发展总体规划和区域布局(2008-2020年)》。加强县级规划的编制和出台,将目标任务分解落实,为生猪生产发展提供土地、环保、资金等强有力的政策支持。认真贯彻落实农业部要求,加快推进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并在良种引进、农机具购置、沼气工程、动物防疫体系、标准化建设等方面予以重点扶持。
3.4 加强畜禽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加大对列入《广东省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的17个地方品种保护、开发和利用力度;加强对未列入保护名录的品种的调查和保护工作;支持畜禽新品系的培育和推广,鼓励企业加大科技创新;健全畜禽生产性能测定体系,建设完善生猪、家禽、奶牛测定中心,推进种公猪站、公牛站的建设。
3.5 推动畜牧业生产方式转变。一是狠抓牧业结构调整,科学制定优势畜产品布局规划,发展规模养殖,积极探索畜禽养殖小区建设和发展的模式,实行专业化生产。二是积极推行标准化生态健康养殖,提高畜禽养殖水平和生产效益,确保畜禽产品质量安全。三是扶持龙头企业,推进优势畜产品产区建设,培育名牌产品,并提高产业化经营水平与市场组织化程度。
3.6 完善动物防疫体系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是省级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建设和东西两翼、粤北山区动物防疫基础设施建设,配备仪器设备和必要的执法监督用具,使我省所有市、县级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均达到国家《动物防疫机构实验室设备要求》。
3.7 创建动物防疫和畜产品安全示范点。以完善科学免疫程序、加强疫情预警监测、规范疫病预防、改进饲养管理方式、健全消毒隔离和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制度及设施为主要抓手,构建并认定一批防控体系比较健全的动物防疫和畜产品安全示范点,引领全省动物防疫和畜产品安全升级。
3.8 加强应急物资管理。进一步做好防疫物资的采购、供应和应急储备工作;建设、完善冷链设施,确保动物疫苗的保藏、运输条件达到规范要求;重点整合、调整、丰富应急物资的实物储备;健全重要应急物资监管网络和应急物资采购、储备及紧急配送体系。
四、重大项目工程资金概算

从《广东省畜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公布的内容来看,未来五年,广东省畜牧业重大项目工程的资金扶持将高达12个亿,其中畜禽良种繁育体系建设3.6亿元,动物防疫体系建设超过8亿元。巨量的资金投入和强力的政策,彰显了政府解决现有问题,建设广东畜牧强省的决心。但是,在这样给力的政策扶持中,也存在一些隐忧——政府对畜牧业的政策与资金扶持倾斜一年比一年大,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目前多数农牧企业面临竞争力并不强,抵御风险能力较弱的尴尬现状。
4.1 畜禽良种繁育体系建设
1、品种资源保护、利用和开发建设项目投入7600万元

1)重点支持列入《广东省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的17个地方品种的保种场建设,同时加大发掘、保护和利用未列入省级保护名录的地方品种,包括陆丰黄牛、广东小耳花猪、梅花猪等。预计每年重点建设3-4个保种场,每个场支持300万元,共5100万元。

2)支持畜禽新品系的培育和推广。每年重点支持5个畜禽新品系的开发和推广,通过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审定的新品系(品种)所在的场,将在相关建设项目中给予倾斜。每个场每年支持100万元,共2500万元。
2、种公猪站及种公牛站建设项目投入6000万元
1)制定我省种公猪站建设和验收标准与我省种公猪站建设规划,约需要资金200万元;每年投入资金800万元,支持5-10个建设单位,并对新建种公猪站和珠三角以外地区给予适当倾斜。五年累计投入4200万元。
2)以种公牛站为重要载体,加快我省荷斯坦奶牛的品种改良,扩大娟姗奶牛在我省奶牛改良中的应用,进一步推广南德文 西门塔尔利木赞等优良品种。地方种公牛站还应做好地方黄牛(雷州黄牛和陆丰黄牛)的保种建设。预计国家种公牛站建设资金500万元,地方种公牛站5个建设资金共1500万元。共1800万元。
3、畜禽性能测定体系建设项目投入5000万元。
1)优化提高省种猪测定中心服务水平,更新和增置种猪生长性能测定、精液质量监测定和种猪健康性能监测设备。中心建设资金约1000万元,测定和监测任务经费每年200万元。共2000万元。
2)建设省奶牛生产性能测定(DHI)中心。由省畜牧技术推广总站承担建设省奶牛生产性能测定、数据整理分析实验室150平方米,购置检测检验分析仪器和设备,指导和组织奶牛场开展奶牛生产性能测定,承担完成奶牛生产性能测定任务。投入资金1000万元。

3)建设家禽良种繁育中心1个。内容包括生产性能测定、品种鉴定、肉质分析、健康性能测定等功能区,承担和组织全省家禽性能测定工作。投入资金1000万元。

4)扶持各省级种猪场建立统一的场内测定体系,并配备完善的种猪生产性能自动测定系统、B超背膘和眼肌面积测定仪等测定工具,逐步实现数据共享和联合育种。每年将设立以奖代补资金500万元(每年奖励场10个,每个场奖励50万元),对达标的省级种猪场进行补贴。

5)以省级畜牧技术推广部门为依托,组织成立专家组,制定生猪、家禽、奶牛良种和养殖的标准,推动标准化生产。每年100万元,共500万元。

4、标准化生态健康养殖场建设项目投入1.59亿元

引导养殖场引进现代环保型养殖工艺和技术,对采用发酵床养猪法和母猪群体饲喂系统的养猪场给予补贴;继续加强对畜禽养殖场粪污处理和综合利用的支持,加大沼气工程项目建设力度;鼓励养殖场充分利用条件发展多元立体养殖,建立养殖和种植生产和生态协调发展的良好模式。将分批对18个畜牧类现代农业项目,200个生猪养殖场、70个家禽养殖场、30个奶牛养殖场进行建设,每个场建设资金50万元,共1.59亿元。

5、重大技术攻关项目建设投入1500万元

确定需要解决的良种繁育体系建设中的技术和工艺方向,支持由科研院所等机构进行专门研究攻关,实现产学研的紧密结合。主攻方向有科学饲养、遗传育种、肌肉品质、养殖设备、粪污处理和疫病防控等。每年将投入300万元,共1500万元。


4.2 动物防疫体系建设规划

1、动物疫病预防控制系统

动物疫病预防与控制系统是防疫体系的核心。省、市、县级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和乡镇畜牧兽医站应进一步细化和落实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职责,构建更有效的责任体系。坚持管理创新与强化措施并重,突出抓好重大动物疫情预警预报与风险评估,全面提升动物防疫长效防控水平。同时,必须设立防疫物资保障和应急储备系统,建立由动物防疫方面专业工作人员组成的应急预备队,做好人员储备。

2、动物卫生监督系统

强化养殖业主畜产品质量安全的主体责任,全面提升对动物饲养、流通、屠宰、加工环节检疫监测水平,控制和阻断跨地区动物疫情传播和扩散,依法对病死畜禽实施无害化处理,同时加快建立动物检疫和卫生监督网络信息化溯源机制,并对基层人员提供初步的动物卫生监督技术培训。据农业厅介绍,未来五年将在20个市(不包括深圳)建设无害化处理厂,在20677个行政村建设动物尸体化制池。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发表于 2011-6-16 10:16:50 | 显示全部楼层
广东的气候适合发酵床养殖吗?沼气处理粪尿真的有效果吗?从经验来看,建议采用微生物发酵有机肥的方法。

评分

参与人数 1论坛币 +10 收起 理由
system + 10 有奖答疑,系统自动奖励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4-12-22 17:11,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