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政策的倾斜
据报道,哈佛大学曾录取过一个叫Liz Murray的纽约流浪女。另据《洛杉矶时报》披露:48岁的退役军人迪威特,是个流浪汉,申请伯克利大学四次被拒。于是,他求见校董会。虽然只有一分钟,但他强烈的求学意志打动了校董,得以入学。三年间,这个露宿公园、早上到学校厕所洗漱的流浪汉,各科成绩除了一个B+,全是A,毕业时,代表所有学生上台致辞。
不管是现代版的“灰姑娘”上哈佛,还是“流浪汉”读伯克利,都体现了美国高校在招生时向弱势群体倾斜的特殊政策。
美国公立中小学的办学资金主要来自学区的房地产税收。有钱人一般住城郊,富人的豪宅税收高,学校经费充足。穷人区房地产税低,尽管政府补贴,但经费仍严重短缺,因而校园破、设施旧、教学差。
这两类地区和学校毕业的学生,自然也有素质上的差异。美国高校招生时如何对待这种贫富差别?
如学生父母是教授,年收入20万美元,SAT得1150 分,平时成绩3.5,大学会认为这个学生家庭条件好,成绩应该更好。相反,若父母只有初中学历,其中一人还下岗,兄弟姐妹一大堆,申请学生是家里的老大,为了给家里分忧每周打工30小时,SAT只得1000分,平时成绩3.0。但大学会觉得,你不但对家庭有责任心,在困境中仍有此成绩,如给你足够的资助和良好的大学环境,你一定会取得更好的成绩。二者相比,大学很可能会录取家境不好的孩子入学。
基于美国贫富不均的现实,很多大学在招生时,不是一味的讲究“平等”,而是坚决向弱势群体倾斜。
但国内似乎并不如此。比如,我的家乡广西是少数民族地区,经济落后,但高考录取分数线却比北京高得多!
劫富济贫
教育公平是古老而现实的话题,西方哲学家如柏拉图、亚里斯多德等都有过论述。在东方,孔子的“有教无类”是最早的探索。但孔子的“有教无类”也有一个小小的前提:交10条腊肉做学费。
“有教无类”经过两千多年的演化,成了今天的“义务教育”。然而,在非义务教育阶段,不管是穷是富,统统收“10条腊肉”,似乎学费面前人人平等,实则并不公平。高校几年的学费,于富豪不过九牛一毛;但对贫困之家则是一辈子的储蓄。
美国高校也实行“有教无类”,但不一刀切;从录取到收费,既公平又合理。美国一流大学典型的录取政策是Need-blind政策。Blind指摸黑、不透光;Need指入学经费需求。大学在录取时,完全不考虑你的家庭经济状况,只用“三合一”的标准衡量你是否为他们想要的人才?如然,即使你的父母一文不名,照样录取。
录取名单形成后,将会送到学校的资助办,学校再根据你的家庭经济状况来决定给多少资助。如学生父母每年只能提供1000美元,而在哈佛上学每年需要50000美元,这就形成了一个49000美元的缺口,此时便产生了Need-based,即需要由学校补足的缺口。当然,富家子弟的学费,一分钱也不能少。
哈佛曾自豪地声称:给家庭年收入低于60000美元的学生提供免费教育;这种学生约占总人数的四分之一。
排名稍靠后一点的大学则采取Merit-based的政策,即谁的条件好,谁得的资助高,以此来吸引因一流大学的Need-based 资助政策而得不到高额资助的学生。如,根据我们家的收入,我儿子矿矿如果上实行Need-based 的一流大学,每年需交30000美元;但如果选择排名靠后一些的实行Merit-based的大学,不但不用交学费,还可以获得生活费。
给贫困家庭的孩子免掉的巨大款项哪里来?校友捐款,向富人征集。还有一种永远无法得到证实的说法:如果每名学生在校实际需耗费40000美元,则收费标准定为50000美元,多收部分自然可以匀出来给贫困的优秀生。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