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猪是中国特有的微型地方优良品种,又名“萝卜猪”、“ 冬瓜猪”和“珍珠猪”等。因其肉质香嫩,哺乳仔猪或断乳仔猪宰食时,不加佐料,味道清甜,无奶腥味或其他异味,故而得名,1980年香猪被列为中国八大地方猪种之一,1982年入编《中国猪种》第二集,原产于中亚热带气候区的贵州东部闭锁区。1992年9月在深圳召开的“中国养猪行业协会成立暨养猪行业交易会”上,香猪以体型小、肉质好等特点引起国内外畜牧界轰动。在1994年农业部公布的《国家畜禽品种出口管理分级名录》中,香猪被列为二级保护品种,实行有条件限量出口,原则是公母总数不能超过50头、或只出口公畜。香猪正以其独特的身价、良好的开发前景逐渐被人们认识,走俏市场,在国内外掀起一股开发热潮。据调查,香猪是在产区特殊的自然环境和农牧业生产条件差、饲养水平较低、精饲料匮乏、交通闭塞等社会、经济条件及当地少数民族生活习惯等形成的一个特定的环境下,经长期的自然、人工选择及高度的近亲繁殖而逐渐形成的珍稀的微型猪种资源。香猪的特点可概括为“一小、二香、三纯、四净”,即体型小,肉味香,基因纯,无污染。 香猪在特定的生态环境和粗放的饲养管理条件下形成, 且无外品种侵入, 经受了几百年的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 加上长期的近亲繁殖形成了不同的闭锁群体。因此其基因高度纯合,具有近亲繁殖不退化的特点, 遗传性能稳定, 在自然环境、营养水平、饲养管理条件等有很大改变的异地饲养, 其生长性能无显著变化。
1985年北京农业大学引种30头, 经一年饲养,香猪出现发情周期延长、发情持续期缩短、性成熟时间推迟、体重增加等变化;又经过一年低能量日粮饲养, 出现了体重下降、生殖生理复原等现象;再经过较长时间饲养, 香猪适应了北京的环境后, 其生殖机能、体重等几乎恢复到原产地水平。
1999年贵州大学刘培琼等做剑河白香猪种质测定时, 用白香猪与大约克猪杂交, 结果正反交F1代初生仔猪体高、体长有所差异, 但3月龄后差异不显著。说明杂交F1代生长发育性状显现了一定的杂种优势, 但体型趋向母本;杂交后个体增大, 但没有同条件下喂养的其它品种的杂种猪大。1995年第2次香猪品种资源普查结果证明, 近20年体尺、体重变化微小。黑香猪13月龄以上母猪第1 次普查平均体重35.41 kg、体长80.79cm、胸围73.02cm、体高43.72cm; 第2次普查平均体重35.72kg、体长77.91 cm、胸围73.22cm。
|